牛樟與冇樟是二種形態上極為相似的樹種。本文從果實種子形態、精油組成與同功 分析等方面提供資料來彰顯二者之差異性。牛樟果實呈僧帽狀,長1.11公分,寬1.51公分,種子胚軸與果柄成一直線;冇樟果實呈長橢圓球,長1.62公分,寬1.17公分,種子胚軸常歪生。生樟木材以含松油醇為主,而冇樟則以黃樟油為主。牛樟與冇樟之同功 分析顯現酵素帶之形式(對偶因子)差異甚大區隔明顯。孝義冇樟與蓮華池冇樟是二種形態不同的冇樟,果實種子大小差異明顯,孝義冇樟果實之長與寬各為蓮華池冇樟之2倍左右,在同功 分析上GOT與MDH已顯現二生態型之間有明顯之分化。


牛樟、冇樟與樟樹為樟科樟屬內形態相近的相關種,三者在空間分布上,廣狹不同。本研究用ISSR分子標誌檢測三者之族群遺傳結構,並以NTSYS進行群團分析及主成分分析並以POPGENEAMOVA軟體分析其族群結構及變方。樟樹為廣泛分布種,樟樹台灣地區之樟樹與大陸地區之樟樹大致形成2個群團連結,再與恆春半島地區之種源聯結,並以日本琉球地區石垣島之樟樹作為對照。變異數分析(ANOVA)。結果顯示大陸產、台灣產與日本石垣島之樟樹間變方成分為45.40%,而區域內族群間之變方成分為26.64 %,族群內個體間的變方成分為27.96%。樟樹種內的遺傳歧異度為0.2564,就族群分化係數(Gst)來看,為0.4881,基因流轉(Nm)的數值為0.5244,基因流的數值則低於1,顯見兩岸之樟樹族群間存有交流障礙。冇樟為區域性分布種,本研究利用台灣地區之冇樟及大陸廣東地區之冇樟為材料進行分析,結果在群團分析及主成分分析上都可明顯分成2個群聚:第1群是台灣冇樟,第2群為大陸廣東地區的冇樟。在POPGENE之遺傳距離分析上廣東地區冇樟與台灣地區之冇樟相似性係數極低在0.54450.4316之間,兩區域間之相似性係數已低於種間的相似性係數之值。台灣地區之冇樟族群族群分化係數(Gst)為0.3021,在基因流轉(Nm)的數值為1.1548,基因流的數值高於1,顯見台灣之冇樟樹族群間不存有交流障礙。將大陸種源冇樟樹和台灣種源的冇樟當作2區域進行變異數分析(AMOVA),依據區域間、區域內族群間及族群內個體間等分析三個等級之變方成分。結果大陸產之冇樟、台灣產冇樟間變方成分為56.37%,而區域內族群間之變方成分為13.19 %,族群內個體間的變方成分為30.44%。牛樟為台灣特有種,在NTSYS軟體的群團分析及主成分分析上都可明顯分成2個群聚:1群是台灣牛樟,另1群大陸廣東地區的冇樟。在台灣牛樟族群無法區分各個族群。但台灣地區之牛樟族群的相似性係數與地理距離分布並無正相關。族群分化係數(Gst)為0.3490,基因流轉(Nm)的數值上為0.9328,基因流的數值則低於1,顯示牛樟族群間可能因近年來人為開採而導致族群減少,各族群間已有交流障礙產生。在POPGENE分析牛樟、冇樟和樟樹親緣關係,以牛樟與樟樹兩者之遺傳距離僅為0.0997來推論,印證藤田安二(1952)以精油成分分析,認為牛樟由樟樹演變而來的結果相符。cpDNA所建立的樹狀圖及距離矩陣都顯示出,本研究所使用的台灣地區之冇樟與大陸廣東地區之冇樟有著極大的差異存在。台灣地區之樟屬植物以葉綠體DNA中之2片段(PetD-PetBTrnS-TrnT)定序結果顯示,約略可將樟屬區分成樟組及肉桂組,其分子證據與傳統之分類處理大致符合。再以葉綠體DNA中之3個片段(PetD-PetBTrnV-TrnMTrnS-TrnT)定序結果以及Kimura’s 2-parameter distance遺傳距離顯示,菲律賓樟(Cinnamomum philippinense)應改隸為楨楠屬,學名應為菲律賓楠「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之開發應用」之主要執行內容: 1. 「牛樟根蘗苗試管繁殖及體胚分化」: 牛樟未成熟種子誘導之體胚於適當處理下,可產生次生胚,次生胚則於適當處理下可繼續產生新次生胚。 2. 「利用細胞繁殖拖鞋蘭」: * 已發表利用葉片細胞繁殖拖鞋蘭的方法. 3. 「擎天類及扇形花類觀賞鳳梨胚性細胞培養及體胚發生研究」: 擎天屬龍鳳擎天鳳梨由花瓣培植體接種於逆分化培養基,癒合組織發生率可達50- 80% ,將球狀體之癒合組織移至液態培養基振盪懸浮培養,約2個月可得均質之胚性細胞系。胚性細胞系經平板培養,以SH 半固體培養基組合N A A 2ip可誘導胚狀體,將成熟胚狀體移至1/2SH 添加N A A 培養基中已有胚苗生成。目前亦參試扇形花類之玉扇鳳梨及金馬鸚歌鳳梨,以小花附屬器官為培植體,接種於1/2M S逆分化培養基單獨添加2,4-D 或組合BA ,經2-3個月可得胚性癒合組織。並將進一步建立胚性細胞懸浮培養體系。日本女貞其組織培養之微體繁殖體系。初步結果如下:本試驗以日本女貞之成熟種子為培植體進行培養。將成熟種子先以流水處理24小時,先以1%安其消毒液浸泡20分鐘做表面清潔,再以70%之酒精浸泡5分鐘,最後在5 NaOCl水溶液(含約0.1%(v/vTween20展著劑)中超音波震盪30分鐘,種子可達100%之無污染率。在器官形成方面:種子與成熟胚植於WPM1/2MSMS三種基礎培養基中以WPM對於無菌苗之誘導效果最好。以胚軸為培植體,以WPM為基礎培養基在光照環境下,添加0.5 ppm 2,4-D培養,可獲得大量淡黃色、鬆軟之癒合組織。以無菌苗之頂芽為培植體,以WPM為基礎培養基在光照環境下,可順利發根。無菌苗之頂芽,在含有0.01 ppm
IBA
1 ppm BA WPM培養基中,光照環境下可誘導出多芽體。誘導出之多芽體以WPM空白培養基在光度20±5μmol m-2s-1時,抽長效果較好。日本女貞細胞液態培養以0.1 ppm 2,4-D配合10 g/l 蔗糖之WPM培養基最為適當。台灣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 var. formosana與大葉桉Eucalyptus robusta 的芽體與懸浮培養細胞為材料,利用玻璃質化法進行超低溫保存之研究,並檢測PVS2的毒性、LN(loading solution)試驗及不同濃度的PVS2處理,以找出最佳的配方與處理方式,提高冰凍後細胞之活力。大葉桉以MS培養基添加0.5ppm BA1ppm NAA誘導多芽體,單一芽體平均產生10個芽,並以5ppm 2,4-D誘導癒合組織得到最佳結果;台灣扁柏以WPM培養基添加0.5-1 ppm BA時多芽體誘導率最高,以NAA 5ppm誘導癒合組織得到最佳結果。將大葉桉懸浮細胞浸置PVS2溶液15分鐘以上會使活性降低至35%以下,但台灣扁柏懸浮細胞浸置30分鐘以上卻依然有60%以上的細胞活力;LN(loading solution)試驗則可降低PVS2對其懸浮細胞的毒性使細胞活性經PVS2處理15分鐘後仍維持將近60%的活性。先以50PVS2處理大葉桉懸浮細胞5分鐘,再以100PVS2處理10分鐘,細胞活力可以高達68%,並能誘導出癒合組織生長,而芽體經50PVS2處理60分鐘再以100PVS2處理60分鐘,可使細胞活力高達82%。而臺灣扁柏多芽體先以50PVS2處理,再以100PVS2處理60分鐘,細胞活力可以高達76%,並有33%的芽體能誘導出癒合組織。毛柿成熟胚培養於MS培養基可促使胚發芽,外加生長節劑則會抑制發芽作用。成熟胚培養於添加0.10.5 ppm 2,4-DMS培養基,胚軸具膨脹反應,將膨脹之胚軸繼代培養於添加0.3%w/v)活性炭之MS培養基,可誘導直接體胚與間接體胚發生。毛柿成熟胚之胚軸培養於添加0.1 ppm 2,4-D0.2%(w/vPVPMS培養基可誘導直接體胚發生,培養於添加活性炭之MS培養基則無反應。0.1 ppm TDZ0.1 ppm 2,4-D之組合較單獨使用2,4-D可獲得較高之體胚發生率,BA2,4-D之組合較單獨使用2,4-D並無顯著效果。毛柿體胚發生需培養於光照環境,黑暗環境雖亦有體胚發生現象,但效果較培養於光照環境差。誘導體胚發生所需之蔗糖濃度為3%w/v)或4%w/v),蔗糖濃度過低或過高皆不利毛柿體胚發生。毛柿成熟胚之胚軸培養於修飾過之MS培養基,以KNO3濃度為28.2 mMNH4NO3濃度為10.3 mMNO3-/NH4+比值為3.7,可得最佳體胚誘發效果,將發展至球形階段之體胚培養於分化用之空白培養基,MS培養基氮濃度減半具促進體胚發芽之作用,維持原氮濃度,體胚可發芽、發根及胚軸伸長,提高氮濃度至原MS培養基之3/2倍,可促進體胚胚軸伸長。喜樹(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aisne)富含camptothecin10-Hydroxycamptothecin等生物鹼成分。以胚為培殖體誘導癒合組織結果顯示:胚在MS基礎培養基中添加IBA 0.5mg/lBA 4mg/l Picloram 0.5mg/lKinetin 4mg/lNAA 4mg/lBA 2mg/l及單獨添加NAA 1mg/l之處理下,可以得到較佳的癒合組織生長,其中以NAA 4mg/lBA 2mg/l組合所誘導出癒合組織較為鬆軟且生長快速,可作為懸浮培養試驗的材料。在多芽體誘導方面,以MS基礎培養基添加IBA 0.5 mg/lBA 0.5mg/l的誘導效果最佳。根的誘導則以MS基礎培養基添加IBA 2 mg/l效果最佳。利用喜樹癒合組織細胞建立懸浮培養系統,選擇salicylic acidchitinjasmonic acidmethyl jasmonate等四種誘發劑,來探討其10-hydroxycamptothecin生產的影響。添加100μM salicylic acidMS液態培養基中,經7天培養後10-Hydroxycamptothecin產量887.5μg/g。而加入chitin懸浮3ml/25mlMS液態培養基中時,10-Hydroxycamptothecin含量可達2502.7μg/g效果較佳。另外jasmonic acid濃度為100μM10-Hydroxycamptothecin之含量可達10246μg/g,為四種誘發劑當中效果最為顯著。而當methyl jasmonate濃度為200μM時,10-Hydroxycamptothecin之含量可達3836.6μg/g。青剛櫟(Cyclobalanopsis glauca)未成熟胚之培植體為材料。將未成熟種子去除其基部的殼斗後,先以稀釋500倍的安期消毒劑清洗10分鐘,再以70%酒精浸泡5分鐘,最後以5 NaOCl水溶液(含約1%(v/vTween20展著劑)為消毒劑,在超音波震盪15分鐘,剖開種子取未成熟胚進行無菌培養,在黑暗的培養環境下,癒合組織誘導率較高,平均為91.17 ﹪,其中以植物生長調節劑濃度為1 mg/l2,4-D誘導率最高,達到94.52 ﹪。在黑暗中培養40天之癒合組織,其重量平均增加8.79倍,其中又以0.5 mg/l2,4-D處理較高,增加17.97倍。在36個試驗細胞株樣品中,5種預定目標成分中僅檢測出(+)-catechin (-)-epicatechin 2種成分,(+)-gallocatechin(-)-epigallocatchinrutin則沒有發現。每1公克新鮮癒合組織細胞內平均含有186.21μg(+)-catechin54.28μg(-)-epicatechin 紅檜未成熟胚播種在WPMWoody plant medium)修正培養基添加3mg/l
2,4-D
0.5mg/l BA,在黑暗中培養。經過1個月後,誘導到黃白色、濕軟之癒合組織進行懸浮細胞培養,經過生長曲線測試及光學顯微鏡觀察後取得生長最旺盛及具有體胚分化能力之細胞1g放入含WPM修正培養液50ml250ml 三角錐形瓶放大培養,接著取 20 g之懸浮培養細胞,移入2L攪拌通氣式之生物反應器,內含1.2L WPM 修正培養液+ABA之培養液。培養中持續通氣及攪拌,經過2個月後可得到心型、魚雷型期體胚,再將體胚置入固體培養基促使其成熟 。以誘導出臺灣扁柏芽體、紅檜體胚為材料,將其與3 % Sodium
alginate
放入漏斗中均勻攪拌,使其滴落於 25mM CaCl2.2H2O中,1分鐘之內可製造出130顆以上之人工種苗,其中約有60顆為成功之人工種苗,另有一半為空粒。將其播種在無菌培養基中,具有72.6%發芽率及59.2%的發根率。以臺灣扁柏莖頂、芽體為材料,市售之藥用褐色透明膠囊製作膠囊型人工種子,其發芽率為53.6 %,發根率達25.6%臺灣鐵杉(Tsuga chinensis (Franchet) Pritz. ex Diels
var. formosana (Hayata) Li

Keng
)之成熟胚為培植體進行培養。將成熟種子先以流水處理48小時,再以70%酒精浸泡兩分鐘,最後在5% NaOCl水溶液(含約1% (v/v) Tween20展著劑)中超音波震盪20分鐘,可達零污染率。取成熟胚進行培養,在添加0.1% (v/v)
EM-X
溶液之培養基培養可大幅提高發芽率。以MS為基礎培養基在黑暗的環境下,添加1ppm BA2ppm 2,4-D培養,可獲得大量淡褐色、鬆軟之癒合組織。以MS培養基在光照環境下,添加0.1ppm TDZ培養可促進幼苗生長。以SH培養基培養,無論添加BATDZBA2,4-D之組合,皆可獲得不定芽。在黑暗的環境下,BA2,4-D則可誘導出白色堅硬的癒合組織。將具不定芽之培植體移往不含生長調節劑1/2 SH培養基,以含活性炭與不含活性炭的培養基交互培養,可得小植株。青剛櫟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之未成熟胚為培植體,置入含1 ppm NAA 0.5 ppm BAMS培養基中,可誘導出無菌苗。分別以未成熟胚及無菌苗之胚軸、子葉為培植體誘導癒合組織結果: 未成熟胚、胚軸在MS添加1ppm NAA,子葉在MS添加0.5 ppm2,4-D效果最佳,而三種培植體中,以未成熟胚誘導出的癒合組織最多。當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同,誘導出的癒合組織形態也不同,其中以2,4-D誘導出胚性癒合組織,可作為懸浮培養的材料。另以未成熟胚、胚軸、子葉進行體胚的誘導,結果:以胚軸及子葉誘導出的體胚數量不多,且部份會形成癒合組織,未成熟胚進行體 胚誘導效果最佳。在直接體胚誘導上,最適合青剛櫟的auxincytokinin的組合為使用0.5 ppm NAA 0.5 ppm TDZ,其誘導的體胚質與量均佳。促進體胚成熟時,加入0.51 ppm ABA,可使體胚正常發育台灣雲杉(Picea morrisonicola Hayata)成熟胚為培植體進行培養。將成熟種子經48小時流水處理,以70%酒精浸泡2分鐘及浸在4% NaOCl水溶液(含約1%(v/v) Tween 20展著劑)中超音波震盪10分鐘,污染率為零。取成熟胚進行胚培養,於每一個50 ml三角錐形瓶中的20 ml固體培養基上放置10個胚。在全光照及黑暗的環境中培養,產生癒合組織的不同:全光照下誘導出綠色、緊實之癒合組織,在黑暗下則為黃色、鬆軟之癒合組織。將黃色、鬆軟癒合組織培養於添加2ppm 2,4-D1 ppm BAMS培養基中,在黑暗環境下經過四個月,可誘導出白色黏質的胚原性癒合組織,其含有具胚性端及胚柄細胞的前子葉期體胚;最後將胚原性癒合組織移至添加0.1ppm2,4-D1ppm BA2 ppm ABAMS固態培養基中,經過兩個月全光照的培養,則可誘導出綠色短軸之子葉期體胚。臺灣肖楠(Calocedrus formosana (Florin)Florin)、臺灣穗花杉(Amentotaxus formosana Li.)與臺灣紅豆杉(Taxus mairei)三種樹種其組織培養之微體繁殖體系。初步結果如下:臺灣肖楠表面消毒試驗之結果,種子可達90%之無污染率,未成熟胚則可達零污染,4-6個月實生苗莖段可控制在92.5%無污染率,2-3年生實生苗莖段控制污染僅能達到57.5%之無污染率,且培植體於消毒後都褐化死亡。在器官形成方面:成熟胚培植於WPMMSB5三種基礎培養基對無菌苗之誘導效果最好。未成熟胚培養於添加600mg/l casein hydrolsate500mg/l yeast
extract
0.5ppmBA1ppmNAAWPM培養基中,可誘導出多芽體。無菌苗帶節莖段在添加0.05ppmNAA0.5ppmBAWPM培養基中可誘得最多腋芽之發生。4-6個月實生苗針狀葉帶節莖段在含有0.05ppm NAA1ppmBA之處理可誘導腋芽之發生,鱗狀葉培養於1ppmBA0.05ppm NAAWPM培養基中可誘導形成腋芽,但芽體叢生狀並玻璃質化,而在含有0.01ppmTDZ0.05ppmBA之處理可獲得60%之不定芽誘導率。癒合組織在含有1ppmNAA0.1ppmB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