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se.nchu.edu.tw /http://bse.nchu.edu.tw/
96年12月5日(週三)於國立中興大學
生機系舉辦組織培養苗量產技術訓練研習班。
研習時間自上午09:10至16:00,共計六小時。
報到時間:早上8:50 ~ 9:00
loomayorchids Product of mericlone culture.----------------------------------------------
|
|
印度”組織培養苗生產場認證制度”介紹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印度政府農業部於2006年3月10日通過一項法令 “印度中央政府授權科學與技術部,生物技術署作為植物組培苗生產場的驗證單位”。根據此法令印度相關部門制定驗證法規與成立相關認證委員會。由各組織培養場自行向驗證單位提出申請,由驗證委員會至現場進行勘查,勘查合格則再由驗證單位核發驗證證明。 印度組培產業生產對象為馬鈴薯,次要作物為香蕉、甘蔗、甜椒與竹子。印度的組培產業以內需市場為主,目的是生產無病毒的種苗提供國內農民生產,尤其是馬鈴薯。雖然蘭花種苗不是其主要生產對象,但是其組織培養場檢查制度可提供國內蘭花組織培養苗生產場自我檢測之參考。 組織培養苗生產場的驗證評估標準共計100分。現地查驗結果如果低於70分,此培養場的產品則無法出售(出售代表違法)。直到改進而重新驗証其分數高於70分後,生產場才得以售出其組培苗。在評分比重中,組培場的設備(包含健化場)占有50分,組培苗品管占40分,技術督導與人員訓練占10分。配分說明如下: 一、 組培場設備 50% A. 作業室占 30% 1. 清洗室 5% 2. 介質準備室 5% 3. 移植室 10% 4. 栽培室 10% B. 健化場 15% 1. 健化苗移植室 5% 2. 溫室設施區 5% 3. 健化苗栽培區 5% C. 備份電力 5% 二、 組培苗品管 40% A. 母株選擇與母瓶保存 5% B. 母株保存 5% C. 病毒檢查 10% D. 繁殖次數與分生苗整齊性 10% E. 組培苗整體品質 10% 三、 技術監督與監測 10% 生產過程的監測,技術人員的考核等
上述評估項目的細項檢查清單列舉說明如下: 一、 組培場設備部份 A1:清洗室 (A) 評估重點包括:a. 組培瓶清洗、乾燥、貯存時間,b. 清洗品質,c. 整體清潔性。 (B) 檢查項目
A2:培養基準備室 (A) 評估重點包括:a. 培養基製作與殺菌所用的設備,b. 化學藥劑的品質,c. 組培瓶的品質,d. 維護紀錄表,e. 每日(每次)作業效率,f. 整體清潔性。 (B) 檢查項目 1. 培養基準備室必須具有各項基本配備,包括電子天平、酸鹼計、電導(EC)計、微波爐、RO逆滲水製作機、高壓殺菌爐等。 2. 化學藥劑必須為AR級。 3. 製作的培養基必須紀錄,培養基貯存容器必須標記。 4. 與高壓殺菌作業相關的參數,例如殺菌開始時間、設定的壓力與溫度、殺菌過程的所有時間等,都必須紀錄。 5. 作業效率儘量提高以節省人力。 6. 培養基完成高溫殺菌後,最好貯放2-3天。如果培養基受到汙染,在使用之前即可以發現。 7. 培養基必須貯存於清潔的環境。 A3:移植室 (A) 評估重點包括:a. 設備,b. 無菌的程度,c. 作業人員的能力,d. 作業效率(每個作業員每日作業能力,組培瓶有否標誌,污染損失率等)。 (B) 檢查項目 1. 移植作業室空氣清潔程度至少為100,000級。 2. 移植室必須定期殺菌,進入之門口要裝置空氣氣浴門。 3. 無菌操作台的氣流必須定期檢查。 4. 除了利用火焰消毒,其他工具都要定期殺菌。 5. 使用玻璃珠高溫殺菌器取代酒精燈。 6. 經常檢測室內空氣的微生物數量。 7. 作業員必須更換作業衣再進行移植工作。室外穿著的鞋具不可進入移植室內。 8. 只有經過完整訓練的人員才可進入作業室。 9. 每次作業,只能進行一個品種,以避免混雜。 10. 作業員的效率要儘可能提高(每次搬運的組培瓶數目、繁殖倍率、污染損失等)。 11. 工作記錄資料如品種、母體、繼代數目、使用的培養基、作業員姓名等要加以保存。 A4:栽培室 (A) 評估重點:a. 使用的設備,b. 有適當設備維持特定的環境,例如溫度,c. 無菌的程度。 (B) 檢查項目 1. 栽培室能控制溫度與相對濕度。 2. 室內空氣其微粒數目要維持於100,000級以內。 3. 室內定期殺菌。尤其在雨季,要加強空氣清潔管理。 4. 除了工作人員,限制其他人員出入。 A5:備用電力 檢查項目:具有連續性備用電力。 B1:健化作業區 (A) 評估重點:a. 移出培養基的處理方式,b. 適當容器與介質的選用。 (B) 檢查項目 1. 每次取出組培苗只限於相同品種。
B2:溫室/設施/遮蔭網室 (A) 評估重點:健化苗生長環境必須控制其溫度與溼度。 (B) 檢查項目 1. 通風良好以避免高濕環境。 2. 對植物避免給水過多。 3. 植物必須定期檢查生長狀態與病蟲害徵象。 4. 死亡植株迅速移除以避免病菌繁殖。 5. 高濕氣候 (例如雨季)容易感染真菌,需要使用殺菌劑。 6. 在溫室內避免適用堆肥,以免造成污染。 7. 所有施用的化學物包括肥料、殺菌劑、殺蟲劑等都要加以記錄。 8. 所有死亡損失的植物數量都要加以記錄。 B3:健化苗栽培區 (A) 評估重點:a. 有適當空間與設備用以進行灌溉作業,b. 有適當的管理。 (B) 檢查項目 1. 栽培區要具有遮蔭設備,以進行健化工作。 2. 只有完全分解的有機肥才可使用。 3. 植床要避免積水。 4. 經常去除雜草。
二、 組培苗品管部分 B1:母株選用與母瓶保存 (A) 評估重點:a. 選擇高產量品種,b. 母瓶保存於無菌環境。 (B) 檢查項目 1. 選用母株必須具有如下紀錄:(a)母株栽培地點,(b)母株的生長性狀(高度、莖徑、產量…等),(c)母株的種源生長方式(種子播種、無性繁殖等),(d)株齡。
B2:母株採用:側芽或頂芽 只選用側芽或頂芽,都必須留下紀錄,包括1. 自母株取下的位置,2. 取下材料的日期,3. 取下後進行的處理工作。 B3:病毒檢測 (A)評估重點:植物在進行組培苗繁殖之前,必須先針對已知病毒進行檢測。 (B)檢查項目 1. 進行組培苗繁殖之前,種源必須先完成病毒檢查。可以在自己實驗室進行,也可送交其他以通過認證的實驗室檢測。 2. 帶有病毒的植株,必須以生長點繁殖法,化學法、高溫法或綜合技術以去除病毒。 3. 只有無病毒的種源才可進行微體繁殖。 B4:繁殖次數與整齊度 (A) 評估重點:a. 繁殖次數,b. 所有繁殖作業是採用側芽體(axillary shoots),而不能使用是不定芽體(adventitious),c. 由分子檢測法以確保整齊性,d. 組培苗在大量生產之前要經過田間試驗以證實其產量。 (B) 檢查項目
B5:整體品質評估 檢查重點:1. 組培苗在出貨之前,必須確保達到健化程度,其植株尺寸大 小,要達到適合移植的階段。 2. 組培苗選交農民時,要提供此作物的資料。
三、 技術監督與監測 C1:生產過程的監測與生產人員管理 檢查重點:所有生產過程都必須監控,包括所有生產活動與作業空間,包括 介質調製室、接種室、栽培室與健化區。 C2:管理人員技術的完整性 檢查重點: 1. 涉及生產的所有人員包括管理經理、研究人員等,都要具有完整的技術知識,足以解決生產流程產生的問題。 2. 生產場至少要有兩位經理。一位負責自清潔區至全部作業區,另一位負責健化區至田間生產。 C3:作業人員 檢查重點:操作人員不需要具備與管理經理相同程度的技術,但是必須經過 完整的技術訓練。
|
[ 上一頁 ] [ 首頁 ] [ 向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