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
生於1942年10月19日,五歲就開始做平生第一個工作——在棒球賽中撿汽水瓶。他在阿拉巴馬州戴摩波里斯(Demopolis)長大後,得到獎學金去上耶魯大學,畢業後負笈英國,在牛津大學巴里歐學院(Balliol College)深造,擔任牛津大學划船隊隊長,創下自己的第一個金氏世界紀錄。他在美國陸軍服完役後,開始在華爾街工作,與索羅斯共創全球型投資合夥量子基金。1970年代,這個基金成長超過4000%,同期內,標準普爾五百種股價指數才成長還不到50%。然後羅傑斯以37歲的壯年決定退休,但是他並非從此投閒置散。 退休後,他曾經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所教授財務學,也在世界各地,擔任媒體評論家,著有《資本家的冒險》(Adventure Capitalist)與《投資騎士》(Investment Biker),目前住在紐約市。羅傑斯的網站:www.jimrogers.com
投資高手羅傑斯繼《資本家的冒險》後,首部針對商品多頭市場的投資建議專書!
下一個多頭市場已經來臨,不是在股市、不是在債券市場,而是出現在商品市場中,有些精明的投資人會利用這段多頭走勢,在未來的十年裡創造豐碩的報酬。
羅傑斯踏上征途,寫出暢銷書《投資騎士》(Investment Biker)和《資本家的冒險》(venture CapitalistAd)之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他和索羅斯(George Soros)共創量子基金,賺到非常多的錢,可以一輩子不必再工作,也不愁吃穿。雖然他很成功,在寫作本書之前,他從來沒有寫過跟實際投資建議有關的書,這是第一本。
羅傑斯在本書裡,說出今天和未來報酬最豐碩的商品市場內幕。一九九八年底,商品多頭市場在大家不注意之際悄悄展開。羅傑斯認為,商品多頭市場至少會延續十五年──他也心口如一,把錢投資在其中;一九九八年,他創設了自己的商品指數型基金,到現在為止,這檔基金淨值已經暴漲一六五%,投下的金額超過二億美元,是世界上任何資產類別中績效最好的指數型基金。商品的風險比股票低,活力比債券高,是今天和未來幾年資金匯流之所在。
羅傑斯的策略簡單而直接,你可以從少少的金額開始,只要幾千美元就夠了,重點是把錢投到你了解的東西上,投入每天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資中,例如銅、砂糖、棉花、玉米或原油。只要你了解本書所說的歷史性循環交易型態,你就可以上手了。
羅傑斯用絕佳的文采、平易近人的筆調,說明為什麼商品投資天地可能是最簡單的一種,也說明投資人可以把商品當成標準,作為評估企業、市場和整個經濟情況的依據,要成為真正傑出的投資人,一定要了解商品投資。
對散戶和頻頻交易的人而言,本書像黃金一樣美好,也像羅傑斯所說未來幾年會讓投資人賺大錢的其他商品一樣好用。
投資高手吉姆.羅傑斯從終極陸路之旅回來了,他十多年前騎著BMW重機車暢遊六大洲後,再度駕車環遊世界三年,締造金氏世界紀錄持續開車旅遊最長的里程記錄,羅傑斯被《時代雜誌》譽為「金融界印第安納瓊斯」,早年與投資大師索羅斯共創量子基金,十年創下獲利超過四十倍的記錄(同期內標準普爾500種股價指數上漲不到50%),以傳奇性投資成就與騎機車環遊世界聞名,曾經寫過一本暢銷之至的《投資騎士》(Investment Biker)。 他從這次環球之旅中,證明要從全球情勢中獲利最好的方法,是一哩、一哩的看世界。他寫道:「我從不嫖妓,卻知道跟老鴇或黑市商人聊天,比跟外交部長談話,更能了解一個國家。」 羅傑斯開著一部訂製的烈日黃活動車篷賓士車,跟未婚妻佩姬.派克,在一九九九年元旦,從冰島出發,展開「千禧年歷險」。他們旅行了一百一十六個國家,包括大家很少去的很多地方,如沙烏地阿拉伯、緬甸、安哥拉、蘇丹、剛果、哥倫比亞與東帝汶。他們駕車經過戰區、沙漠、叢林、疫區與冰風暴,幾次驚險逃生。他們在西撒哈拉沙漠中,跟遊牧民族和駱駝一起露營、吃過蠶蛹、鬣鱗蜥、蛇、白蟻、天竺鼠、豪豬、鱷魚和蚱蜢。 最好的是,他們從陸地真正的世界,從唯一能夠真正了解世界大勢的地利上,看清了真實世界的經濟、政治與社會狀況。 以下只是羅傑斯得到的一些結論: 新的商品多頭市場已經開始了。 二十一世紀屬於中國。 亞洲面臨女性嚴重不足的狀況。 巴基斯坦即將解體。 印度和很多其他大國一樣,會分裂成好幾個國家。 歐元注定會失敗。 在安哥拉可以賺大錢。 非政府組織是騙局。 玻利維亞經過幾十年的不穩定後,未來展望很好,因為發現了數量驚人的天然氣蘊藏。 《資本家的冒險---量子基金創辦人的全球趨勢前瞻》讓你在一本書裡,看到最堅決不屈、最漫長、最富冒險性的旅程,是熱愛臥遊天下、全球投資人、汽車迷、有興趣了解真實世界的人絕不可少的最佳讀物。 我們都聽過所謂的麥當勞因素。兩個都出售麥香堡的國家從來沒有兵戎相見過。就台海兩岸關係來說,中國擁有龐大的勞動力與市場,台灣擁有技術知識與資本,兩者的配合極為完美,或許總有一天,連中國人自己都會說這樣是天作之合。 台灣的人口不多,只有2,400萬人,卻大致上靠著自己的努力,變成亞洲第五大經濟體。從1980年代以來,台灣的GDP每年平均成長8%,遠勝過美國的3%。台灣除了擁有世界前五大的外匯存底之外,也享有貿易順差,是世界上很多最大電子廠商的根據地,包括供應惠普(Hewlett-Packard)、戴爾(Dell)與東芝電腦零組件的英業達、宏碁和廣達。 台灣與大陸經濟互相依賴的程度一天比一天加深。2005年內,台灣將近一半的外國直接投資來自中國;同樣的,台灣現在是中國第二大外資流入來源。雖然台灣努力分散投資,2006年內,台灣63.3%的對外投資流向中國,比率比2005年高出10%。中國已經超越美國,變成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2005年內,吸納台灣21.6%的出口)。2006年內,兩岸的雙邊貿易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年成長率高達20%。 自從台灣政府放寬台灣投資中國的限制後,幾十萬家台灣企業擁進中國,設立工廠,利用大陸電信、成衣與電子業比較低的生產成本。台商爭相錢進大陸,到2006年,投資大陸的台商大約有75萬人。根據中國徵信協會的調查,雖然官方的限制還在,台灣250大企業中的213家,已經在中國大陸投資。 有力的企業領袖是推動台灣與中國衝突和平解決的最大推手,他們最清楚,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惡劣只會使台灣無法發揮全部潛力。兩個中國之間到現在還沒有直航是明顯的例子,因此台北的業務人員要到空中距離只有337英里的上海,敲定交易,必須花整天的時間在香港轉機。兩岸如果和解,教育是雙方可能密切合作的另一個領域,台灣有極多的大學,很多大學招生不足。但是中國只有530萬個學生有機會上大學,也就是只占有資格接受高等教育學生中的20%。不能上大學的人當中,很多人可能願意花大錢到台灣,接受用相同語言傳授的高等教育。 台灣與中國的衝突如果能夠和平解決,亞洲的夥伴國家也會大為獲利。隨著中國變的富強,中國不但成為更好的工廠,提供鄰國高品質的平價商品,也已經變成更好的顧客,讓鄰國賺取更多的出口收益。連中國的宿敵日本也逐漸依賴對中國的銷售,1999到2003年間,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增加五倍;2007年元月,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其中很多是半導體,比上年同期增加50%,中國已經取代美國,變成日本的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實施經濟制裁的可能性像現代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一樣,威脅著日本。中國也是南韓與北韓最大的出口市場,這些國家依賴中國,獲得持續的成長與繁榮,會繼續施加直接的壓力,促成中國與台灣的衝突和平解決。 這點不表示台海兩岸不會爆發戰爭,因為政客會做傻事。更大的問題是怎麼看出別人因為不切實際、擔心戰火、因而錯過的投資機會?投資大力參與中國發展的台灣公司,看起來似乎是違反直覺的做法,但是在眾多台灣公司把工廠和辦公室搬到大陸的時候,企業獲利應該會增加。台灣人管理世界上一些科技最先進的電子公司,雖然這個領域面臨激烈的競爭,若干績優公司一定會從中國大陸蓬勃的市場、以及從勞工成本的節省兩方面,得到好處。 你也可以投資我在後面章節中會討論的旅遊部門。台灣畢竟是中國最大的島嶼,位在大陸的東南方,擁有眾多高山景觀、峽谷、寺廟與海灘,如果旅遊限制放寬,台灣會變成大陸旅客樂於造訪的目的地。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