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立中興大學農機系 陳加忠----傳奇作物 ──金線蓮




本省農作物中,金線蓮堪稱「傳奇作物」,傳奇的內容不僅包括它的藥效,還包括了它的售價與栽培方式。陳加忠博士在花卉栽培自動化技術的推廣過程中,經常遇見以下的問題,例如金線蓮要如何種植?台灣平地也能種植金線蓮嗎?為了解答以上的問題,陳博士特別參預了民間的試驗研究,且將其栽培方式明確的公開,以及從產業的觀點加以討論,以提供關心的讀者參考。  金線蓮是藥草或是草花?以應用的觀點,此作物主要用於藥用而不是觀賞,因此在農政單位將它歸屬於特用作物和藥用作物。但是以植物分類的觀點,金線蓮乃屬於蘭科(Orchidaceae)、金線蓮屬(Amoectochilus blume)植物。因此以個人之栽培經驗,此作物不像草花或禾本科作物,反而類似國蘭。從其原產地所在的環境,海拔1,500公尺 的闊葉林內、遮蔭且潮濕的腐植土上,即可知道此作物喜好陰涼的大氣環境,根部則喜歡鬆軟的介質,此點與國蘭生長習性相似,所以在進行栽培研究與病蟲害管理時,即可參考國蘭的栽培技術。




比人參還昂貴的作物

在民間傳說中,金線蓮號稱藥王,能治百病。在報章雜誌的報導下,這種草藥被形容成可以抗癌,可治療肝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種種疾病的珍貴藥物。其售價也有不同的報導。鮮物價格自每台斤3,000元至 5,000元,因而被形容為比人參昂貴的農作物。在台灣農業不景氣的時代,金線蓮為許多農民寄以厚望的作物。試想,一年若有200台斤的產量,全年收入則可高達60萬至100萬新台幣,實在找不到比這種作物利潤更高的農產品了。因此在兩三年前幾乎在多數農家的設施內,都可以看到他們試種數盤至數十盤金線蓮,我國近兩百家的組織培養苗生產者,幾乎有一半以上的業者都參與了金線蓮組培苗的生產,許多組培業者同時也擔任販賣瓶苗和收購成株的角色。除了品種之外,如培養基的配方各組培場也有其獨到之處。但是培養所處的環境卻少有在空調設備的栽培室內進行,主要都是在各種自然環境的設施中進行,而設施僅有遮蔭網與風扇環控設備。設備較完善的組培苗栽培場則有利用水牆與風扇,在夏天使溫室內溫度低於外界溫度。國內政府編列的推廣刊物《農民淺說》中有如下的敘述:「組織培養之環境,一般金線蓮多培養在溫度22± 1℃ ,若超過25℃ 以上,在瓶內發育不良,基至褐化死亡。」。以國內金線蓮各組培苗場實地量測結果,夏天瓶內溫度常高達30℃ 以上,而瓶苗仍然茁長健壯,由此可知民間業者之組培苗生產技術,已超越了政府推廣刊物之描述。然而以目前之組培苗生產技術,仍有許多改善空間,例如縮短瓶苗生長期間,以及提高瓶苗的生長整齊度等。




栽培技術是最大的挑戰




  組培苗在瓶內經過馴化後,種植於設施內之栽培技術對於一般栽培者是極大的挑戰。例如成長慢、病蟲害多、存活率低,以及成株重量不足等,這些問題造成了在栽培過程不易成功。而且國內相關之技術資料不多,種苗繁殖場於《豐年月刊》《花蓮農改場》《花蓮區農技報導》各有一篇推廣報導,其他學術刊物如《科學農業》《中華農學研究》,也有些學術性的文章。民間則已出版售價高達兩仟元的巨書《金線蓮繁殖技術》。這些文章與資料,尚未對於金線蓮栽培提供完整資訊,以改良場之資料為例,對栽培環境與利用之設施建議內容摘錄如下:

一、栽培環境: 光線為3000 -5000l ux,溫度在25℃ 以上氣溫下生長停頓甚至枯萎,最適宜的溫度是 1520℃ ;最適宜的相對濕度則為7585%

二、栽培場   以遮蔭網之設施為主的溫網室(即防雨網室)高2.53.0公尺 之屋頂,屋頂上下1公尺 為遮蔭網。栽培場地在平地,可在地面挖淺溝或以磚塊圍成淺水槽,上覆覆膠布,貯水於水槽內,以提高空氣溫度,但必須注意通風。


三、病蟲害   金線蓮的病害有鐮刀菌、疫病菌之猝倒病以及細菌軟腐病等。害蟲有蛞蝓、蝸牛、紅蜘蛛和璊類等。

四、採收   平地因夏季高溫多雨,70%以上植株容易猝倒死亡,因此平地宜於春秋兩季或是在冬天種植,但無法越夏。以海拔6001,000公尺 之地區為例,平均株重10個月株齡每棵約重2公克,18個月株齡每棵約重3.7公克。以一年至一年半的栽培期而言,每公頃產量可達2,000 3,700公斤

  上述栽培技術中,最大的關鍵點在於設施結構與環控設備。以具有屋頂、四週有網、屋頂上下有遮蔭網的栽培設施,其主要的環控作業只有內遮蔭網的收啟。通風作業只有憑藉外界的自然風力。但是由於四周防蟲網與遮蔭黑網的阻擋,自然風力的通風量大減,少數設施雖然加裝了機械通風扇,但是由於通氣量不足,牆壁為防蟲網的網目非氣密物質,因此風壓生了短路無法有效進行內外換氣。對大多數的設施而言,除非位處山風盛強大的地點,否則在炎夏期間,設施內部都處於高溫高濕狀態,各種病害叢生。而在海拔1,000公尺 以上的山區,幾乎有半年仍無法逃避此種內部熱累積效應。在冬季,由於以網室牆壁為主,無法以溫室效應進行內部加溫,山區之氣溫更低,因此更不利金線蓮成長。在春天多雨季節,設施內部高濕加上通風不良更容易得病。因此在遮蔭網室內真正適合種植金線蓮的季節只有秋天。此外,設施內部以淺溝或淺槽聚水以增加相對濕度。春天的雨季,因高濕帶來大量病害。45月以後的陽光,在設施內部開始嚴重的產生熱累積,也正是病蟲害的高峰期,因此通過整年的考驗後,植株也就倖存不多,其鮮重也不足。此外,侵襲金線蓮的病蟲害有太多種類,推廣刊物內列出的種類僅為其中一部分而已。但是由於價位高,給生產者一個期盼,一個希望。希望在於「只要能夠種得活,種得久,一定能夠賺到錢。」在金線蓮的栽培環境中,主要的爭議點在於溫度。所有的推廣刊物均強調在2025℃ 之溫度範圍內。以國內的大氣環境而言,僅有冬天才有此環境,夏天以水牆降溫也只能維持溫室內部溫度於28℃ 。因此如果以溫度為標準,國內不論平地或高山都沒有種植金線蓮的條件,然而市場上卻見到鮮株的供應量,因此「2025℃ 之生長條件」,仍有爭議存在。在經過詳細的栽培試驗後,金線蓮的適合溫度應為 2030℃ ,而非2025℃ 。  在國內民間的實際栽培試驗研究中,已有成功的實例。在南投縣、屏東縣的兩處平地試驗場中,所用的溫室為以塑膠布為覆蓋物的半固定結構,不包括環控設備的造價每坪低於4,500元。配合遮蔭網、機械通扇和噴霧設備,使設施內部夏天維持在2530℃ 之間的溫度;冬天溫度則維持在2025℃ 之間。噴霧設備除了夏天降溫,也可以做為加濕設備。理想濕度為75%95%。內部光量藉由遮蔭網開閉加以調整。塑膠布溫室再搭配適切的防蟲網,以隔絕蟲類進入。進入溫室之介質,灌溉水,種苗均經過消毒或殺菌處理。依介質之水分狀態加以灌溉,並適當施用花寶肥料。在嚴謹的管理作業下,自當年九月開始種植金線蓮。到了第二年的四到五月間,植株已到達可銷售階段。經過九到十個月的栽培,每株鮮重平均約68公克,較大者可高達 12公克,而每一栽培盤種植88棵,每盤約有1台斤 ,溫室內植床上每坪可放置 22個栽培盤。在 一百坪 溫室內,以85%的栽培空間利用率,每期產量可高達1,800台斤 以上。在農政單位推廣手冊的資料上寫著,傳統栽培產期18個月,每株約 3.7公克。由此可見不同的栽培技術即有不同的顯著結果。  由民間成功的栽培個案可知,農政單位推廣手冊中所敘述的資訊(如溫度2025℃ ),因時間、空間的不同,並不是絕對的栽培限制條件。在設施利用方面,揚棄「以最低成本為選用標準而採用遮雨網室」,進而利用價格合理的半固定塑膠布溫室結構與環控設備,使內部微氣候得到調節,配合嚴謹的管理可杜絕病蟲害的侵入,如此可以使傳說中難以栽培的作物,成為工廠式的生產。由生產面積、生產季節的規劃,即可控制產量與產期。這種傳奇般的作物,只要用心研究,再結合設施環控等栽培技術,那麼,生產金線蓮將不再是神話,也不成問題,而真正尚待解決的問題,則是產品的利用與銷售。




用途廣泛的藥王

  金線蓮的用途是什麼?每一個銷售者可以從許許多多、古今中外的醫學書籍中找到利用的記錄。例如在農林廳的《金線蓮栽培》推廣手冊的附錄內容,即有淋瑯滿目的記錄,如1924年佐佐本舜一曾記載金線蓮可治療肺病、肝、脾諸臟疾患及毒蛇咬傷等。嘉義市藥用植物研究會中醫師宣稱金線蓮可消炎、解毒、止血降壓、強心利尿,且更列出治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青春痘、大小便出血、心臟無力、高血壓、糖尿病等種種藥方。由於民間傳說中有如此廣泛的用途,因此稱之為「藥王」。  在嚴格的醫學研究中,金線蓮研究文獻資料反而少見。通常業者提出資料不外乎是台北醫學院對台灣金線蓮與高雄金線蓮的藥效比較,實驗僅以動物試驗為主,尚未到達人體臨床試驗階段。由於金線蓮的使用尚未到達生物技術中成分萃取的階段,因此仍以鮮株食用或是加工成茶包、藥酒等方式。因此中藥素材尚未成為藥劑階段。目前的銷售方式大約有以下幾種方式:

1.
藥用:
  主要的販售店為中藥店鋪或青草藥店店鋪。除了嚴重病害(如癌症等),採購後直接大量服食之外,大多數的食用方式係以中藥服用方式,也就是與其他藥材共同煎服。


2.
食補 此種消費方式又可區分為鮮品與加工品,鮮品係以食補方式,與其他食物共同煮食,最有名的料理就是金線蓮雞這道菜,在加工品方面有茶包、茶露與金線蓮酒等方式。  不論是藥用的青草藥材或是食補用品,到底每年需求量有多少?輸出到日本的有多少?農政單位推廣手冊中,估計每年需求量約1,000公斤 ,國內報章雜誌曾經報導過每個月一個生產班就有 一千台斤 的銷售量,但確實的數目至今仍是個謎。因此產銷也未能夠透明化,更不用提及計劃生產了。

3.
易開罐飲料  在國內易開罐飲料中,市場已出現以『金線蓮*』為品名的飲料,雖然名字出現了包含『金線蓮』三個字,但是其主要成分係標稱「青草抽取液」,而未註明有無金線蓮原料。因此無法明瞭在此種飲料生產中,是否真正使用了金線蓮,更不能估算其生產時需要的原料量。




青草藥與生技工業的藥材   一種中藥農產品的應用是青草藥或是中藥藥材?這是絕然不同的結果。在青草藥的階段,用藥藥量屬於中醫師的估計,每一種疾病需不需要採用此種藥材?需要用多少量?這些都尚未建立規則性,因此也未有量化的需求數目?  中藥藥材是屬於現代生物技術的重要主題,自植物材料中萃取有用的成分,加以純化並進行量產,經過臨床藥理試驗、動物實驗、人體試驗等階段,並經衛生署等單位審查核準之後,才能正式成為藥物。在藥物階段,已有較一致的標準,可治療何種病?依病人身體狀態如何給予不同的劑量,至此階段用藥技術已完成建立。  從中藥的青草藥到醫學用藥物,此中有漫長且艱苦的路途。對於金線蓮此項作物而言,就是缺乏此研發階段。在國科會「生物科技於農業上之應用」所訂出的七大項目中,藥用植物為其中一項。金線蓮在台灣的生技工業上,應有其重要地位,這也正是研究主題的合適對象。日本每年透過貿易商收購乾料,但是在日本的用途未得而知,是製成健康食品銷售或進行藥物研究?如果是藥物研究成功,那麼台灣未來僅是原料供應國,仍然需要向外國購買昂貴的藥品。




品質日趨穩定   以種源的觀點,金線蓮正有其獨特地位,在中藥界上認為獨具藥效的品種有兩種,亦即台灣金線蓮與高雄金線蓮,兩者都是國內自有的品種。對於這種在中藥界藥效傳聞已久的藥用作物,自種源保存至量產技術均已完備,的確可稱為台灣農業界的傳奇作物。但是由於藥性研究工作遲遲未有開展,也未臻完備,所以此作物仍屬於青草藥的地位。如何促使此項作物、研究其獨特的成分、萃取量產此成分,並成為真正醫學藥物,這才是理想中的藥用作物。

  在農業生產中,對於此藥用作物,已能提供生產技術,而藥效的研究仍需要醫學界、生物研究界的投入。在完成藥材開發後,藥廠有了固定的原料需求,農業生產者才能持續的投入生產,也才能自生產、銷售中得到較好的收入。

  傳奇作物金線蓮已完成了前一階段的生產技術,目前需要下一階段藥材的研究。在過去的研究試驗中,已証實利用溫室栽培技術可以進行金線蓮的量產栽培。未來的期望在於農業界以外的藥學界、生物界研究群加以投入。期望未來金線蓮藥效能夠有個確實的結果,如果藥效得到証實,藥物煉製需求大量的原料,台灣農業也將多了一條出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