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QQ图片20131122233518aQQ图片20131208221748aQQ图片20131208221825aQQ图片20131208221845aQQ图片20131208222026aQQ图片20131208222037aQQ图片20131208222143aQQ图片20131208222155aQQ图片20131208222205aQQ图片20131208222227aQQ图片20131122233519  http://twbusiness.nat.gov.tw/countryPage.do?id=10&country=NL

荷蘭扼歐洲地理要衝,自古貿易及運輸業相當發達,該國小國寡民,且天然資源僅天然氣略具規模,然多年來卻能在全球經貿體系中佔得一席之地,是小而強的經貿國家。

  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荷蘭經濟體系的特點為「波德模式(Polder Model)」的共識與協商,是荷蘭人團結合作的核心價值。每年勞、資及政府三方共同決定的「集體協議工資(CAO)」制度,在1982年曾幫助荷蘭扭轉經濟衰退、失業率高達10%的危機(即所謂的「荷蘭病」),實為當時的奇蹟,也印證該模式的價值。

  荷蘭產業結構以服務業為主,佔GDP超過70%,因位居歐洲交通有利位置,有歐洲第一大港鹿特丹及歐陸第四大機場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故運輸、倉儲、物流等業相當發達。製造業則以化學、食品、金屬、能源及資訊業為主,產值雖僅佔GDP不到二成,惟已產生飛利浦(Philips)、聯合利華(Unilever)、殼牌石油(Shell)、安科智諾貝爾化學(Akzo Nobel)等全球知名跨國企業。在農業方面,由於高度資本及技術密集,荷蘭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2大農產品出口國,尤其在花卉養殖、拍賣及物流方面享譽國際。

  2011年荷蘭經濟概況簡述如次:

(一)荷蘭經濟成長因歐元危機而減緩

  2008-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使荷蘭面臨自第2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依據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CPB)統計,2009年的經濟成長為負3.5%。然而2010年該國很快走出陰霾逐漸復甦,經濟恢復成長1.7%;2011年上半年大致仍維持成長局面,該年第一季在營建業恢復活力及投資資本財增加的情況下成長0.7%。惟由於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繼希臘之後亦發生歐元主權債務風暴,使得荷蘭經濟再也無法置身度外,國外因素加上國內失業率漸上升,消費者信心漸失,使得國內需求減少,第三季首見近二年以來的第一次經濟負成長0.4%,加上第四季亦出現負成長0.7%,連續兩季經濟負成長後,使得荷蘭經濟在技術上進入衰退期,經各季成長率計算後,2011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為1.2%,較2010年的成長1.7%已見減緩,表現不如鄰近的主要貿易伙伴德國的3%及法國的1.7%。

(二)對外貿易仍維持成長:

  2011年荷蘭經濟雖減緩,所幸經濟命脈所繫的對外貿易仍能維持成長,惟已無法維持2010年的二位數成長力道。據荷蘭中央統計局(CBS)統計,因再出口衰退等因素,2011年第一季出口成長5.7%,成長率僅為2010年第四季10.8%的一半,另進口成長5.4%,亦較2010年第四季成長9.8%遜色。10月時更出現近24個月以來首次的出口衰退,致2011年全年出口額為5,623億美元,較2010年的5,163億美元僅成長8.8%,另進口5,058億美元,較2010年的4,613億美元成長9.6%,2011年貿易順差565億美元,較2010年的順差782億美元減少217億美元。幸而2011年農業貿易表現仍相當出色,農業產品出口1,021億美元,較2010年的925億美元成長9.3%,進口671億美元,較2010年的568億美元成長18%,農業的貿易順差350億美元,佔2011年荷蘭貿易順差565億美元的61.9%。主要出口對象仍以歐盟國家為主,排名前五名分別為德、比、法、英、義等,前五名主要進口來源分別為德、比、中、英、美等,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分別為德、法、比、義,主要貿易逆差來源為中、俄羅斯。

(三)失業率上升但仍低於其他歐洲國家:

  歐元區風暴發生後,外在需求不振及內需萎縮造成的最直接問題就是失業率一路走高,由2008年的3.8%升至2010年、2011年的5.4%,係自2006年失業率自5.5%下滑後再度上升至令人擔憂的情況。據荷蘭中央統計局(CBS)所作的隨機調查,有65%的受訪人認為未來一年內失業率將再上升,由於擔心失業,一般人開始節省開支,家計單位也縮減開銷,進而使經濟發展更失去應有動能。事實上荷蘭約5%的失業率較歐盟27國或歐元區17國平均約10%的失業率仍低出許多,且歐盟對各會員國25歲以下人口失業率的統計顯示,荷蘭的7.8%仍是歐盟中最低國家之一,然對一個習於低失業率的國家而言,近來不斷上升的失業率已足以造成政府及民間的緊張,恐將影響許多人的生計並製造社會問題。

(四)消費者信心下滑影響國內需求及消費支出:

  2010年歐債危機發生初期,荷蘭消費者信心受影響有限,對未來經濟展望仍樂觀以對,該年第2及第4季的民間消費仍維持正成長的局面。然自2011年上半年起,因歐債危機有擴大現象,其對荷蘭的影響逐漸顯現,消費者受限於實質收入成長有限、房價下滑等因素,加上擔心退休基金給付縮水、失業率上升,在收入及資本財等兩項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表現均欠佳的情況下,消費者信心指數整年呈連續一路下滑狀態,2011年10月甚至出現自2003年7月以來首度的悲觀現象,至2012年3月信心指數已下滑至-39,是一年來全歐洲消費者信心指數滑落最嚴重的國家,顯示荷蘭消費者普遍對未來的經濟發展持悲觀看法。荷蘭家庭的支出自2011年7月起已連續6個月下滑,另2011年整體私人消費亦衰退1.1%,預計2012年將衰退0.6%,勢將影響2012年以後的經濟成長。

回頂端圖檔

二、天然資源

  荷蘭沿海地帶富含天然氣,存量約1.387兆立方公尺(2011年估計),在全球排名第23位,2010年天然氣產量約851億立方公尺,全球排名第9位,出口約577億立方公尺,全球排名第5位,在歐洲是僅次於俄羅斯及挪威的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

  荷蘭北海原油儲量約3.1億桶,每日產量約5.9萬桶,並不足以供應國內每日約100萬桶的需求,另荷蘭每日進口原油約250萬桶,是全球第7大進口國,每日出口約187萬桶,是全球第13大出口國。




回頂端圖檔                 

三、產業概況

(一)農業及食品業

1、農業

   荷蘭是一個低地國家,有1/4的國土面積低於海平面,從西元13世紀起荷蘭人就利用傳統風車圍海造田,幾百年來與海爭地,不但讓荷蘭人養成刻苦的個性,利用土地增加農業產能也成為荷蘭人的優勢之一。

  一般國人多知道荷蘭的飛利浦、海尼根、ING等知名品牌,還有曾賣給台灣的潛艦、Fokker飛機等產品,事實上,荷蘭迄今也沒放棄傳統農業的經營,除了商業上至少有8家公司名列世界500大,是商業大國外,在農業上也不遑多讓,不但目前有超過70%的土地用於農業,農業仍占荷蘭GDP的10%以上外,荷蘭在二次大戰候,更依據本國自然條件擬定一條適合國情的農業發展之路,迄今不但自給自足,也是歐盟乃至世界的主要供應國,自1989年後更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為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多項農產品出口亦居世界領先地位。

   荷蘭農業的優勢:

  • 效率世界第一

 

  荷蘭農業人口不到世界之0.02%,農業用地不到世界之0.07%,但人均生產效率稍遜美國,單位用地創匯名列世界第一。

  • 產品多項出口第一

     

      蔬菜、切花、花球莖、盆栽觀賞植物出口均居世界第一,鮮花出口占全球市場的60%。農業機械之馬鈴薯加工、奶酪加工及禽肉加工機械與設備均執牛耳。

  • 玻璃溫室的面積世界最大
  •  

      荷蘭玻璃溫室面積超過1萬公頃,占世界溫室總面積之1/4,主要用于種植蔬菜和鮮花。




    (1) 農畜產品

      根據荷蘭農業部資料顯示,2011年荷蘭農產品總出口達728億歐元,較2010年成長0.91%。外銷金額成長主要以乳酪、牛肉及雞肉等產品為主,蔬菜及水果的外銷較2010年減少,主要是因為蕃茄與大黃瓜受到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疫情影響,出口量大幅滑落。荷蘭產品主要外銷國家為德國,占總出口量的26%。

      荷蘭的蔬果生產主要專注在外銷市場,特別是歐洲國家。近三年來荷蘭已是全世界最大的蔬菜出口國,除了馬鈴薯外,蕃茄、包心菜、花椰菜、洋蔥及大黃瓜等是最重要的出口蔬菜,每年有上百萬噸的洋蔥出口到60幾個國家,蕃茄出口僅次墨西國。

      水果以蘋果跟西洋梨是主要出口水果。荷蘭的農業涵蓋了整個生產、加工、包裝、配銷等經濟活動,相關產業如育種、人工繁殖培種、飼料、農舍及溫室建築和農工設施等,此外與農產加工業如食品、飲料、包裝工業等亦密不可分。

      自1998年以來荷蘭農地一直在減少當中,占所有農地一半面積的草地,在2009年統計約有1萬1,700公頃。農場數量也是逐漸在減少中,主要是因小型農場消失,農業經營越來越企業化之因。2011年約登記有70,392家農業公司,其中以畜牧業占最大比例,有近38,000家。從90年代後期開始,荷蘭有機農業急速發展,特別是從1996年起從事有機農業的土地面積持續擴大,到2009年共有3,209公頃有機農地,登記的有機農業的農戶有1,236家。

    (2) 乳製品

      荷蘭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三分之二,目前約有超過2萬家畜牧農場。主要產品是乳酪(54%),其他像奶粉、奶油以及優格等。乳製品協會(NZO)有十幾個會員公司,包括Friesland Campina、CONO、DOC Kaas、Bel Leerdamer、與Yakult(養樂多歐洲公司)等大廠,這十家公司幾乎占了98%市場,年度營業額超過100億。

      市場占有率最高的菲仕蘭康匹納公司(Friesland Campina),也是歐洲前五大乳製品公司。旗下簽約合作的畜牧場散佈在荷蘭、比利時、德國,共超過15,000個,所雇用員工將近兩萬人,2011年營業額較前一年成長7%,將近96億歐元。

      荷蘭共有約50家乳品工廠,700家乳酪專賣店。目前荷蘭是全球第五大乳酪製造國,同時也是第三大乳酪出口國。2011年荷蘭的乳酪外銷達22億6,400萬歐元,主要出口至德國(34%)、法國(12%)、比利時(9%)、西班牙(5%)、希臘(5%)及義大利(5%)等歐盟國家,歐洲以外國家則占24%。

      在豪達(Gouda)與艾登(Edam)兩地所製造的乳酪占荷蘭乳酪總產量7成以上,在國際上知名度也很高,已獲得歐盟地理標誌產品的認證保護,除了在此兩地生產的乳酪,其他地方生產的乳酪產品不得再冠上豪達乳酪或艾登乳酪之名。

    (3) 花卉

      荷蘭花卉及觀賞植物的栽培為農業主力,每年歐洲花卉及觀賞植物市場將近2,000個新品種中,有65%是來自荷蘭。荷蘭有悠久的花卉栽培歷史,在花卉種苗、球根、鮮切花的培育與自動化生產方面占有絕對優勢,切花、盆花、球根類花卉聞名世界,以鬱金香為代表的球根花卉成為荷蘭的象徵。荷蘭花卉產值為歐盟之冠,切花出口更高達歐盟總出口量的71%,2011年荷蘭花卉及植物總出口金額52億4,280萬歐元,較2010年成長2%,出口仍以德國最多,占40%;至於切花出口金額為32億歐元,成長1.7%,亦以德國為最大市場,荷蘭仍保有「花卉王國」之美譽。

      雖然近年由於土地和人工成本的增加,致使荷蘭部分花農外移非洲,但收成後仍轉運至荷蘭拍賣。目前荷蘭花卉農業所占面積仍為歐盟之冠,為了讓荷蘭花卉產業立於不敗之地,荷蘭政府陸續成立了五個花卉產業部落區(Green ports);分別是

      *鹿特丹附近的威斯特蘭區(Westland)

      *鬱金香公園附近的沙丘球根區

      *史基浦機場旁的阿思密爾(Alsmeer)拍賣場

      *東邊與德國交界的芬洛(Venlo)

      *南荷蘭省的波思科博(Boskoop)

      這5個產業聚落不但原已是花卉植物的產地,具有不同特色的產品,花荷拍賣公司(Flora Holland)也都在當地設有花卉拍賣據點,並且都有便利的交通輸送網絡,以利荷蘭的植物花卉產品快速銷往世界各國。從生產、交易、行銷、運送,各環節一氣呵成,是荷蘭花卉產業之所以強勢的重要原因之一。

    (4) 蘭花

      依我國農委會的統計資料,2011年台灣蝴蝶蘭出口共計7,969萬美元,出口市場以美國為大宗,占42.3%,其次為日本,占27.5%,荷蘭以594萬美元排名第三,但僅占7.5%。台灣出口荷蘭以瓶苗為主,荷商接手後種成小苗,之後再賣給育苗花農種植到開花。

      荷蘭10年前市面上蘭花極為少見,且價格昂貴,但荷蘭花農利用深厚的技術基礎積極投入蘭花培育,並自適產蘭花的我國進口種苗改良,以科學化種植後,不但目前市面上各式蘭花觸目可見,已漸成為荷蘭人家居及送禮的主流花種,並在育苗上威脅我國蘭花的地位。依荷蘭Flora Holland協會的調查顯示,2011年荷蘭花卉拍賣市場上蘭花已占21%,銷量超過1億1000萬株,銷售值超過4億歐元。 荷蘭蘭花育種育苗廠商最大的為Floricultura,年生產3,000萬株蘭花苗,年出口1,200萬株,其餘種苗占荷蘭近6成內需蘭花市場。除上述廠商,其他荷蘭蘭花生產者幾乎都是育苗開花業者,生產主要集中在海牙以南,鹿特丹以北 這塊區域。

    荷蘭蘭花育種育苗廠商
    公司名網址
    Floricultura www.floricultura.nl
    Anthura www.anthura.nl
    Van Geest www.vgorchids.eu
    Peerderman www.peerdemanorchideeen.nl
    Bremkens (德國) www.orchideen-bremkens.de
    Sion Plantage www.sion.eu
    資料來源:Flora Holland

      蘭花切花市場市占逐年提升,主要蘭花切花種類以大花卉蘭(虎頭蘭)Cymbidium為大宗,其他部分為蕙蘭屬Cymbidium、萬代蘭Vanda、嘉德麗雅蘭Cattleya、兜蘭(拖鞋蘭)Paphiopedilum、石斛蘭Dendrobium、文心蘭Oncidium。由於切花市場是以大花卉蘭(虎頭蘭)為主,因此受限於生產季節,荷蘭本地生產的虎頭蘭切花主要從每年的9月開始到隔年的4月為止,之後則由南半球的紐西蘭、南非、澳洲生產的切花進口以彌補荷蘭本地無法生產的需求缺口。 盆栽蘭花以蝴蝶蘭(Phalaenopsis)為最大宗,2011年總拍賣數量是 9,568萬盆,遠遠超過其他品種的蘭花。盆栽蘭花以12公分盆哉為主,最小9公分,最大15公分,近幾年也發展6-7公分的迷你蘭花盆栽,做為婚禮上的贈品。 2011年蘭花在歐洲銷售以白色、紫色、粉紅色最為消費者接受,依統計,在歐洲10個國家中就有4個國家以白色蝴蝶蘭銷售居冠。在荷蘭白色蝴蝶蘭銷售遠勝其他顏色的蘭花,50%以上的消費者會購買白色蝴蝶蘭。

      台商在荷蘭產銷蘭花已有近20年歷史,當時荷蘭並無相關技術,因此為我出口荷蘭之黃金年代,惟近年荷蘭花農積極研發,將蘭花培育做為高科技產業經營,目前市面上多為荷蘭自產蘭花,而我商亦僅存台糖公司經營該項產品。台糖公司係於2010年在荷蘭成立分公司,位於Almere的3.7公頃蝴蝶蘭溫室於2011年底正式開始營運。主要運作模式是將成熟的蘭苗運抵荷蘭溫室培育,養育成花後販售,預計於2012第1季開始銷售,預估未來溫室滿載,可達年產200萬盆規模。

    2、溫室業

      為使一年四季皆有新鮮蔬果可享用、嬌豔花朵可欣賞,荷蘭農業與溫室營建業投入大量的金錢與心血於溫室技術研究,2011年溫室面積雖稍有減少,但仍超過1萬公頃,為世界第一。荷蘭溫室栽培主要集中在威斯特蘭產業聚落區,其中蔬菜面積超過4,800公頃,花卉植物則有5,400公頃。溫室蔬菜種植主要為番茄、甜椒、黃瓜,輸出以西歐國家為主。溫室花卉主要有玫瑰、香石竹、百合、菊花、鬱金香、非洲菊、觀葉植物等,其次為盆栽植物。 由溫室栽培衍生而出的溫室建築更已成為是荷蘭新興產業,不但建築技術及材料推陳出新,控制設備更居世界領先地位。目前荷蘭溫室建築面積約占全世界玻璃溫室面積的四分之一,無論是規模、面積、建造水準與科技等都居世界前茅,溫室及配套設施的生產已經形成一種高度專業化、國際化的市場體系。

    單位:平方公尺 
    荷蘭溫室使用面積
    項目200920102011
    整體溫室使用面積 103240571 103074941 102491890
    花卉 50052078 47743661 47051040
    植物 4322030 4914984 4947233
    水果 605020 553788 606631
    蔬菜 48261443 49862508 49886986
     

      荷蘭溫室的覆蓋材料、保溫材料大部份從比利時、瑞典等國進口,在荷蘭具有國際輸出能力的溫室工程公司透過市場調查獲得需求訊息,依照客戶要求提供工程服務,尤其是與開發中國家拓展合作業務。目前在荷蘭溫室建築業公會(AVAG)登記的公司有130多家,根據荷蘭應用科學研究機構TNO(Netherlands Organization for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統計,歐盟以外世界各地所使用之溫室,至少有80%是來自荷蘭,荷蘭的溫室建構標準NEN3859也在歐盟許多國家認定為溫室建構所必須達到的標準依據。

      重視環境保護及節約能源是近年來荷蘭溫室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須減少48%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至少使用20%永續能源。利用科技增進能源的利用效率,並且使用太陽能、地熱、農場糞餘、生質能源等以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同時溫室本身建構方式也更改為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以減少能源外洩。並且增強採光,改用LED照明也成為節能減碳的重要一環。荷蘭溫室建築業者約120多家,擁有玻璃溫室的農耕企業超過7,000家,南荷蘭省(Zuid Holland)是全荷蘭擁有玻璃溫室最密集的省份。全荷蘭玻璃溫室面積多年來維持在1萬公頃以上,近年來經營者的減少,相對的提高了個別業者的溫室面積。

     

      近50年來,荷蘭溫室工業技術領先全球,成為一項專業技術。例如避免溫室內部土質對作物產生影響之密閉性循環用水系統等。此外亦利用新的品種,在不同季節生產,以適應特殊之溫室氣候。新品種需對病毒、病菌均有抵抗力,且能維持更優良的品質。


    3、食品業

      荷蘭是歐洲最大的加工食品出口國,從業人員約14萬人,估計年營業額達500億歐元,占整個歐洲食品業5.7%。根據統計,食品加工業不僅是荷蘭最大的產業,在全球同業當中也居領導地位,其產值占國民生產毛額(GDP)10%,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國際企業集團聯合利華(Unilever)不僅為荷蘭最主要食品和家用消費品製造商,亦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2011年全球營業額超過227億歐元,旗下產品數百種,其中有25個知名品牌,包括食品、飲料、清潔劑、個人保養等等,全世界銷售據點達100個國家,全球員工超過16萬人。

     

      荷蘭啤酒也是世界馳名,最主要啤酒製造商為Heineken,旗下除了國際知名Heineken、Amstel品牌外,還有地方性品牌如Cruzcampo、Tiger、Zywiec、Birra  Moretti、Ochota、Primus、Star等。Heineken在全球超過65個國家設有啤酒廠,年產啤酒139億公升,2011年營業額達161億歐元。

     

    2011年荷蘭前五大食品公司的排名及各公司營業額資料如下:
    排名公司名稱營業額(單位:百萬歐元)主要產品
    1

     

    聯合利華Unilever 22,769 食品
    2 海尼根Heineken 16,133 啤酒
    3 菲仕蘭坎匹納Friesland Campina 8,992 乳製品
    4 Vion 8,870 肉類製品
    5 Nidera Handelscompagnie

     

    7,769 穀類、植物油
    資料來源:EVMI




    (二)物流服務業

     

      由於工業難敵周邊德、法大國,人口僅1600多萬的荷蘭就積極投入交通基礎建設,並利用彈性的稅負及優勢的語言能力將荷蘭建立為歐洲的物流中心,號稱歐洲的門戶。根據2010年世界銀行的物流產業調查,荷蘭物流業的表現名列前茅,其物流績效指標(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 LPI)在歐洲僅次於德國及瑞典,名列全球第4。目前有超過9,000家國際公司將發貨中心設於荷蘭,雇用超過80萬個員工,創造超過500億美元的營收,占荷蘭GDP的8%,是荷蘭經濟的重要命脈之一。荷蘭物流基金會(Nederlands is Logistiek) 前主席van der  Meij曾說過的:「荷蘭是一個因物流的知識經濟而成為大國的小國」。

     

      本非天然良港的鹿特丹港在積極經營下,早已超越臨近的漢堡與安特衛普,躍升成為歐洲第一大港,阿姆斯特丹機場也成為第3大貨運機場,佐以總長達12萬4,846公里的公路網,5,016公里的內陸水道網,以及2,792公里的鐵路網,讓荷蘭物流網路的四通八達,只需36小時貨物皆可送達歐洲各角落,尤其東歐市場的發貨業務,幾無敵手。

     

      荷蘭人驕傲的宣稱在所有的歐洲公路上都可以看到荷蘭的貨車,以轉運中心定位的荷蘭,不管貨物自空港或海港入境,幾乎80%的貨物是再轉運到其他國家的,因此荷蘭的物流運輸公司特別多,在荷蘭商會( Chamber of Commerce)登記的物流公司數量就超過1萬2,000家,在歐洲跨國界的貨物運輸公司有8%就是荷蘭公司。其中大約有500家大型和中型的公司可以提供全套綜合物流服務,亦即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而從3.5噸到16噸的貨車總數估計達到18萬輛。

     

      荷蘭本土最大的物流公司為天遞集團(TNT),在荷蘭物流與配銷協會(HIDC)公布的全荷蘭2011年前100大物流業者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僅次於與德國郵政結盟的DHL。TNT在荷蘭有60處據點,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則擁有超過2,000個服務據點。多年前荷蘭皇家郵政(PPT)因不堪虧損,由TNT接手業務,一夕之間TNT除了貨車車隊,還多了一支腳踏車郵件遞送隊伍,不過因業務量繁瑣,2011年5月TNT郵務自TNT快遞公司分出為另一獨立公司。然而物換星移,2012年2月TNT又由美國物流龍頭UPS所收購,未來歐洲市場將由DHL和UPS二分天下。

     

      荷蘭物流雜誌(Logistiek.nl)主編Verweij指出,荷蘭物流服務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排名第三的CEVA,Verweij認為擅於第三方物流(3PL)的美商CEVA,因著重於電子商務上的物流服務,營業額成長直逼第二名的天遞集團,可見電子商務已成物流服務中不容忽視的趨勢。而從這前100大物流業者的排行榜中,涵蓋多種不同服務項目的物流公司來看,可見荷蘭物流業的多樣化與專業化,如排名14名的Broekman,是專門處理車輛運輸的公司,第27名的Centraal  Boekhuis 則是書籍配銷的專業物流公司,而排名36的Klosterboer 則專精於冷藏冷凍食品運輸,而荷蘭每天有三分之一的卡車在運輸食品。

     

      荷蘭並不是只有民間業者具彈性與效率,一如荷蘭人一貫的實事求是,不做表面工作,港口既為鹿特丹市的意象及財源,如何讓鹿特丹港更有效率,更能招商就是當務之急。因此鹿特丹港務局自2004年起改為「鹿特丹港控股公司」(public  limited company),將鹿特丹港的管理機構從政府轉變為獨立的公司組織,人員聘用及服務內容都更有彈性,大至港口擴建,小至服務新來外商帶看辦公室,使鹿特丹港接近市場,更有效率。

      2009年,鹿特丹港與阿姆斯特丹港的資訊系統結合,成立一個港口資訊共享系统(Port Community System),稱為「港口信息庫」(Portbase)。透過這個數位化的資訊共享系統,不管是物流公司、海運公司、報關航、倉儲公司等等,都能隨時掌握包括運輸指令、國際鐵路運單、裝運通知、裝貨清單、貨物進出情况等,更能運用電子報關,爭取時效,提高效率。

     

      由於物流服務的精緻化,及網際網路的普遍,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服務已能成為客戶的虛擬銷售據點,減少業者的行銷成本。西歐多數國家所能提供的物流服務項目並沒有很大的差異,除了貨物的靠岸與運送,對貨物進行組裝、貼牌、重新包裝、等「加值服務」( Value Added )後再行配銷已是普遍做法。

     

      荷蘭部分物流廠商更提供短期辦公室供客戶進駐使用,儼然如Business Center 結合發貨倉庫。此地台商皆表示,荷蘭物流服務之所以吸引外商,在於它上自政府的彈性稅務措施,公正清楚的法令,下到民間公司的積極配合,容易溝通,因此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能提供高效率的服務,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荷蘭乃至歐洲的物流服務成本不低,我商利用該等服務時仍需仔細評估成本。

      拓銷行動力強大的台商自然也利用荷蘭的優勢,開拓歐洲市場,從早期的巨大機械,到近年的台積電、台達電、創見、華碩、堤維西、台糖等知名的台灣企業都在荷蘭建立起歐洲總部或流通與配銷中心,目前在荷蘭的台商企業將近200家,為因應台商物流服務的需求,一些台資物流公司也在近10年陸續於荷蘭設立服務據點。

     

      以空運貨物為主的我國上市公司中菲行(Dirmerco),自1997年起便在史基浦機場設立辦公室,服務內容包括清關、稅務、倉儲管理等。而2011年才在鹿特丹成立分公司的好好物流(Yes logistic),則是針對荷、比、盧地區之進出口廠商,提供由鹿特丹港及安特衛普港轉運至歐洲內陸各地的關務、倉儲、配送等物流解決方案。在台資物流公司中,TOPGROUP因擁有7,000平方公尺的倉庫,且具保稅倉庫執照,能提供的加值服務包括簡易的揀貨、包裝、標籤、置入附件、重新打盤、條碼編排,到高階的電子儀器重新裝配、軟體升級等等,客戶中也有很多我國電子業廠商。

      在荷蘭的台商中,超過一半是從事電子產品的貿易,據多數業者皆表示,荷蘭的物流公司所能提供的服務範圍廣泛,專業度與效率之高,在歐洲國家中首屈一指,而且荷蘭人語言能力強,除了荷文、英文外,會德語、法語或歐洲其他國家語言的人也相當普遍,對於75%以上是轉出口的電子業者而言,與終端客戶的聯繫效率上因而大大提升,而在業者跟物流公司的溝通上也方便許多。

     

      因為荷蘭物流業分工極細,最重要的是根據產品來選擇物流公司。因為貨物入境後的一切事務,如繳稅、提貨、倉儲、配銷等等,幾乎皆由物流公司處理,有經驗的物流公司較了解法令,若能主動為客戶選擇最佳方案,就能為客戶省下大筆成本。譬如貨物進口稅率各有不同,單就食品一項就有自3%到12%的差異,而荷蘭政府對某些產品又訂有保護政策,對於進口貨品採取配額(Quota)制,進口商若沒有配額許可證,那麼除了繳納產品本身的進口稅外,通常每10公斤還要徵收一定金額。因此廠商在篩選物流服務公司時,應多加詢問該物流公司的作法,以了解對方是否可為自己爭取到最大利益。

     

      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電子購物日興月盛,儼然成為未來商務的交易方式,應運而生的物流服務也成為業者爭取的版圖。我商Top Group物流與中菲行皆表示,雖然目前尚未與網路購物業者合作過,但電子商務漸成趨勢,物流業者很樂於跟廠商合作。貨主可以先將部份貨物存放在此地的倉儲,等有訂單,再由荷蘭倉庫發貨,如此比起每接一份訂單就從台灣出貨的情況,貨物送到買主手中的時間將大為縮短,成本也相對降低。根據業界表示,網路交易的出貨廠商應以CIF或 CNF的方式進行貨品遞送,如果是少數單件貨品,稅款金額在250歐元以下者,通常是由買主在收貨的同時,繳付給快遞公司即可。如果貨品數量較多,再與當地物流倉儲公司合作,以存放在保稅倉庫的模式,等買主取貨時,再完成清關,如此出貨的廠商才會冒太高成本的風險。

     

    2011年荷蘭前10名物流公司   
          排名     公司名稱    荷蘭境內員工數    荷蘭營業處總數    1DHL Supply Chain3,650302TNT Post Pakketservice3,030423DB Schenker2,600314Kuehne+ Nagel2500275SITA2230406CEVA Logistics2,100177SCS1,860128DSV1,630209Rhenus Logistics1,5003210Wim Bosman Groep1,4254



    (三)運輸工業


    1、航空業

      荷蘭的航空業有百年的發展歷史,提供超過12萬個工作機會,2011年總營業額近百億歐元,占國內生產毛額的近2%,強項為製造、MRO(維護、維修、營運)、研發、物流及電機。

      會員涵蓋航空業界95%成員的荷蘭航空集團(The Netherlands Aerospace  Group)目前有105個會員,各會員公司的業務項目包括以下類別:飛航零 件、維修檢驗、推進引擎、研究發展、機身內裝、教育訓練、飛航模擬、輔助系統、機場服務、航太系統及零件與機場設備廠商等。

      荷蘭皇家航空於2004年與法國航空合併後,仍以荷蘭皇家航空(KLM)之名營運,但屬法荷航空集團(Air France-KLM)100%持股的子公司。法荷航空集團年營業額超過200億歐元,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隨著荷航與法航的合併,荷蘭皇家航空工程與維修公司(KLM Engineering & Maintenance)與法國航空工業(Air France Industry)也合併而形成世界上第二大飛機維修公司,客戶包括全世界150家航空公司,在阿姆斯特丹機場的據點有5,000位技術工程人員。

      然身為歐洲最大航企法荷航空集團(Air France-KLM Group)仍經不起21011年經濟疲軟和高燃油價格拖累,2010年還有淨利潤2.89億歐元的狀況下,其2011年淨虧損達8.09億歐元。為了控制飛機艦隊成本,法航荷航集團表示未來三年的載客容量增長將不超2%,更於2012年1月宣布凍結薪水和招聘,並開始就每年節省20億歐元開支與工會展開談判,期望到2014年實現法國及荷蘭航空效率提高20%,並穩定法航荷航的薪酬成本。


    2、機場服務

      荷蘭政府持股占69%的史基浦集團(Schiphol  group),旗下包括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Schiphol)國際機場及荷蘭境內其他四個小型機場鹿特丹、海牙、安得厚芬(Eindhoven)、雷璃斯塔(Lelystad),另外還擁有美國甘迺迪機場第四航站與澳洲布里斯班機場股份,並在亞洲與歐洲許多機場都擁有合資企業或管理契約。主要業務與收入來源為航空、消費活動及房地產,而這三者成為荷蘭建立「航空城」的主要核心。而這三項業務的配合,使得史基浦集團年年獲利創新高。

     

      2011年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旅客量接近50萬人次,與2010年相比成長10.2%。貨物運輸量則維持與2010年相同情形,達150萬噸,基於上述數字,荷蘭史基浦機場正式名列全歐洲第4大的國際機場及第3大的貨物運輸機場。

     

      在2011年,荷蘭史基浦機場不僅再次得到國際最佳航空站之榮耀,也同時增加其飛行交通網路,從過去的301個點增加到313個直飛點,而主要是透過國際天空聯盟的策略結盟,使得荷蘭史基浦機場增加如廣州,里約熱內盧,布宜諾斯艾利斯,哈瓦那和奧蘭多等國際直飛點。而歐洲境內的直飛點也增加至169個點。而這分布完整的飛行網路使得荷蘭更具商業競爭力。

     

      在荷蘭有超過50家公司為機場建設提供服務,另外針對航空站、飛機跑道、停機坪、貨物站、轉運站等服務的供應商和硬體建造商共計超過100家。荷蘭機場科技集團(The  Netherlands Airport Technology Group)提供整合性的服務,集團內會員廠商十分廣泛,包含了多層面的業者,從機場設計規劃與建築(如土木工程、建築到水電工程),到機場管理顧問公司(專案管理、建築土木維護、水電維修、景觀設計等),此外亦包括機場經營層面(如機場財務、廣告、招商等)、多種供應系統及硬體設備(如貨物輸送系統、航班資訊系統、機場保全系統、電信系統、機場照明系統、導航系統、電力設備、防火設備、旅客輸送帶設備、機場內勤服務設計等)、及機場內各項相關的服務業。

      由於荷蘭本地市場較小,許多的荷蘭公司將業務擴展到全球並參與國際間的機場工程。事實上,這些公司的營業額有大約90%是來自海外。在過去的數十年裡,荷蘭機場科技機構或顧問公司參與了許多機場建設,包括民用、軍用,國內小型機場或國際機場等。如英國的倫敦機場和曼徹斯特機場、法國戴高樂機場、香港赤.角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日本關西機場、美國紐約甘迺迪機場、埃及開羅機場、南非約翰尼斯堡機場以及北京首都機場,都可見荷蘭公司的參與。

     

      總經費達1億5,000萬歐元,預計2014年完工的中正國際機場的現代化工程,便是由荷蘭機場顧問公司(NACO)所帶領的荷蘭團隊負責。


    3、太空工業

      荷蘭也是歐洲太空總署(ESA)的會員國之一,荷蘭政府每年投資在歐洲太空總署的研究經費上約一億歐元,貢獻度在十八個會員國中排名第八。而荷蘭太空產業所應用的技術及知識如太陽能面板及傳導技術等,荷蘭政府也每年投資約200萬歐元來做研發。設在諾德懷克(Noordwijk)的據點即是以研究及技術為主的ESA據點。目前在荷蘭約有1,000人全職從事太空產業。

     

      太空科技的發展也成為荷蘭經濟成長的動力之一,導航及電信產業即是太空科技應用於商業領域的代表,著名公司如TomTom及RTL數位電視網路公司。荷蘭在太空教育上具有完整的佈局,其中最為人知的就是代夫特理工大學、屯特理工大學及地質信息暨地球觀察研究機構。

     

      荷蘭最大的航太公司—荷蘭航太(Dutch Space),隸屬於EADS(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and Space) Astrium N.V.集團,Astrium N.V.集團2011年營業額約5億歐元,主要產品線為太陽能電池、結構設計、太空儀器及認證檢驗服務。其中太陽能電池開發占整體業績的40%,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太陽能電池有3/4就是來自於荷蘭航太公司。近期荷蘭航太也積極鑽研太陽能電池運用於電信傳輸設備上,這將是其未來發展重點。Dutch Space同時也是全球臭氧層偵測儀(OMI) 與大氣掃描成像吸收圖譜儀(Sciamachy instrument)主要製造商之一,並在荷蘭主導的TROPOMI計畫中扮演重要角色,TROPOMI為荷蘭太空研究院(SRON)與應用科學研究院(TNO)共同研發出的光譜儀校準技術,運用於地球觀測與環境研究。此設備的建造經費1億3,300萬歐元,其中7,800萬歐元由荷蘭政府投資,預計2014年升空,2011年已開始著手建造。

      荷蘭太空工業已有相當成熟的產業聚落,產官學的三方合作形成

    荷蘭太空產業的強力後盾。相關單位如下表:
    Name          Website  

    Netherlands Space Office

    荷蘭航太局

    www.spaceoffice.nl

    ESTEC –    European Spa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entre

    歐洲太空研究暨科技中心

    http://www.esa.int/esaMI/ESTEC/index.html

    TNO-Netherlands    Organization for Applied Science Research

    荷蘭應用科技研究機構

    www.tno.nl

    KNMI – Royal Netherlands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
          SRON –    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Space Research

    皇家荷蘭氣象科學研究所
          荷蘭太空研究所

    www.knmi.nl
          English:
    http://www.knmi.nl/index_en.html
    www.sron.nl

    NLR -    National Aerospace Laboratory

    荷蘭國家航空實驗室

    www.nlr.nl
          English: http://www.nlr.nl/smartsite.dws?id=8650&l=en

    Space    business Park Geomatica Business     Park

    太空產業園區

    www.spacebusinesspark.nl
          English:
    http://www.spacebusinesspark.nl/Smartsite.shtml?id=68762
          http://www.geomaticspark.com/

    NAG-Netherlands    Aerospace Group

    荷蘭航空集團

    http://www.nag.aero/

    NSO –    Netherland Space Office

    荷蘭太空中心

    www.spaceoffice.nl

    Space NED

     

    www.spacened.nl

    TU Delft

    代夫特理工大學

    www.tudelft.nl
          English:
    http://tudelft.nl/en/

    Leiden University

    萊頓大學

    www.leidenuniv.nl
          English:
    www.leiden.edu

    University of Twente

    屯特大學

    www.utwente.nl
          English:
    www.utwente.nl/en/


    4、汽車工業

      荷蘭國土面積雖不大,但因工業基礎深厚,亦曾積極發展汽車工業,然最後不敵德、法等生產大國,目前僅貨卡車生產尚有可為,僅存的轎車代工廠Nedcar已奄奄一息。

     

      荷蘭汽車協會(BOVAG)統計,荷蘭汽車產業從業人員4萬5,000多人,雖然製造業多數已外移,但汽車產業供應鏈基本上尚稱完整。全名為Netherlands Car BV(NedCar)公司是荷蘭碩果僅存的轎車製造廠,該公司生產汽車已有44年的歷史,早期曾經是荷蘭DAF重車的乘用車與輕型商用車生產基地之一,80年代瑞典VOLVO投資入股,並導入旗下入門小型車系,包括340、440還有第一代S40車系均由NedCar製造,行銷西歐。到了90年代,因VOLVO與三菱自動車在歐洲市場策略聯盟,所以與第一代S40共用底盤的三菱Carisma與衍生的休旅車Space Star也由NedCar代工。

     

      不過到了20世紀末,福特集團併購VOLVO後,NedCar即中止與瑞典車廠的合作關係,反倒與1998年成立的DAIMLER CHRYSLER集團關係密切,而當年由三菱自動車與Smart車廠聯合開發的MITSUBISHI Colt-smart for  four即導入NedCar生產線,三菱與該公司的合作關係一直穩固發展。

      近年韓國車大舉進攻歐陸,市占率節節升高,日系車深受威脅,加上荷蘭工資高昂,成本居高不下,三菱不得不將NedCar 原生產的Outlander SUV和Colt兩款車減產,轉由泰國和日本工廠供應歐洲市場,產量亦已從1999年的25萬輛減少到2010年的5萬輛。事實上,三菱與NedCar的生產關係即將在2013年結束,如果找不到新的代工車款,Nedcar勢必走向關廠一途。根據荷蘭汽車代理業者表示,荷蘭生產成本與日本相較並無太大差異,尤其引擎等關鍵零件仍需從日本進口,只做裝配下,勞動成本就非常重要,雖有來自中國大陸及日本的車廠前往考察,但迄2012年4月,新東家仍未底定,員工亦多次抗議,情況似不樂觀。

     

      至於貨卡車可說是目前荷蘭較有競爭力的車款,因物流業發達之故,荷蘭的卡車製造相當有名,如Scania和DAF卡車公司現在不僅以每年生產約8萬輛現代化、高品質的貨車而聞名,而且同時還生產用於建築和廢棄物處理等專業卡車。2011年荷蘭共銷售1萬2000多台貨車及卡車,與2010年相較成長33.3%。

     

      在Nedcar所在的林堡省(Limburg),如Akzo Nobel(塗料)、HOOGOVEN(鋼鐵)、Corus(車身)和DSM(安全氣囊外殼)都在附近,構成產業供應鏈。此外,汽車工業在荷蘭也逐漸與高科技產業結合,近期荷蘭著重於智慧車輛的研發,以荷蘭的安多芬(Eindhoven)市為例,它不僅是高科技城,更是智慧車輛研發的重鎮。但荷蘭並不打算成為汽車製造的大國,其策略是定位荷蘭為汽車研發中心,提供新的技術給這些世上汽車工業大國,這樣的策略使荷蘭的汽車工業在全世界的汽車製造業裡占有一席之地。

     

    2011年荷蘭汽車產業概況
          行業分類     內    容    主要公司或機構  

    製造(manufacturing)

    卡車    生產84,025輛
          雇員6,500人
          巴士    生產3,200輛
          雇員1,700人
          小客車  生產59,306輛
          雇員2,000人

    DAF/ Scania /Terberg / Ginaf

    VDL Bova / Berkhof /

    NedCar(與Mitsubishi合資)/ Spyker

    零配件供應

    約300家公司
          雇員29,500人

    Inalfa / Polynorm / DSM
          Corus / GEPlastics
          TomTom / Nedschroef

    特殊車體/拖車

    雇員4,200人

    Carrosseriebouw / GMS

    研發機構

    大約有14個研發機構
          雇員2,000人

    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TNO)
    安得厚芬科技大學

      荷蘭小國寡民,但汽車擁有率卻很高,尤其上班族達到一個層級,公司通常會以配車做為福利,造成新車多數供應租賃市場,一般民眾則購置租賃期滿中古車之有趣現象,此可看出荷蘭人重實際的性格,多數人考量實用,不會炫耀品牌。

     

      荷蘭轎車市場仍以歐洲品牌領先,其中德國車最暢銷,但近年韓國車以低價策略攻城掠地,急起直追,依據統計,荷蘭2011年轎車銷量中已有2家韓國車廠擠進前10名,反觀日本僅剩豐田維持在第6名,韓國車已嚴重威脅日本車市場。

     

      根據荷蘭汽車雜誌《Rai Voorrang》數據顯示,2011年售出的汽車中,德國車占35.4%,而法國車則占21.5%。2011年荷蘭汽車協會(BOVAG)公佈的銷售量顯示,2011年荷蘭新車銷售近55萬6000輛,與2010年相較增加15.2%,其中最熱賣的5種品牌分別是:福斯(Volkswagen)、標緻(Peugeot)、雷諾(Renault)、歐寶(Opel)和福特(Ford)。最暢銷的5種車款則是福斯的Polo、雷諾的Twingo、標緻107、豐田AYGO和福斯Golf,可見荷蘭汽車市場還是以小型車為主。

     

    荷蘭2011年驕車銷量排名
    排名     廠牌    銷量(輛)  

    1

    Volkswagen

    60,881

    2

    Peugeot

    46,038

    3

    Renault

    44,510

    4

    Opel

    41,236

    5

    Ford

    41,050

    6

    Toyota

    35,485

    7

    Fiat

    29,343

    8

    Citroen

    29,309

    9

    Hyundai

    23,499

    10

    KIA

    23,223

     

    其他

    181,346

     

    總數

    555,920

    資料來源:BOVAG





    荷蘭2011年驕車依使用燃料銷量排名
         燃料    銷量(輛)  

    1

    汽油

    374.992

    2

    柴油

    156.738

    3

    天然氣/生質柴油(LPG/CNG/Bio)

    8.454

    4

    混合動力(Hybrid)

    14.874

    5

    電動(EV)

    862

     

    總數

    555.920

    資料來源:BOVAG

      在荷蘭買車所要付出的費用較歐盟其他國家高,因為除對汽車加收19%的增值稅(BTW)外,荷蘭政府也對車輛加收機動車稅(BPM),一如奢侈稅,造成荷蘭車價遠高於鄰國。另外,為響應歐盟保護環境的號召,自2008年1月1日起,荷蘭根據汽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進行徵稅,主要目的是限制大排量汽車的應用;荷蘭政府以240克/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為汽油車加稅的起點,以200克/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為柴油車加稅起點,且在新車註冊時向購買者加收部分稅款,如此也影響荷蘭民眾購車的選擇。

      至於在燃料方面,雖然節能高唱入雲,但荷蘭轎車仍以汽油燃料為主,非傳統能源的節能車僅占4.3%市場,惟荷蘭政府為推廣節能環保,對於電動及油電混合動力車是免徵收機動車稅的,因此未來混合動力及節能車款銷量將會持續增加,同時2012年95無鉛汽油油價已漲至1公升1.70歐元時,電動及混和動力車將更受青睞。


    5、船舶工業

      荷蘭曾是繼西班牙與葡萄牙後之海上強權,造船業發展歷史悠久更不在話下,勞埃德船級協會(Lloyd's List)將荷蘭列為世界重要的造船國之一,目前是世界第7大、歐洲第4大造船國。

      根據荷蘭造船公會(VNSI)的資料,荷蘭船舶產業聚落共有1萬2,000多家的廠商,擁有約18萬5,300名從業人員,年營業額可達到54億歐元,其中60%為外銷。不論建造大型遠洋船隻、船艦與、內陸運輸船、遊艇等都在國際間享有盛名,但基本上荷蘭還是以生產專業複雜之特殊用途船款如救難船、疏濬船及液化氣運輸船為主,加上具技術優勢的船機與操控設備,與低工資國家造船業區隔市場。

     

      荷蘭在豪華遊艇製造上也相當有名,根據Showboats International於2012 Global  order book中所做出的全球遊艇製造排名,在2011年荷蘭已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的巨型遊艇製造國。2011年遊艇建造總長度為1萬1,063英呎,平均每張訂單的長度約167英呎。在客制化遊艇接單上,荷蘭HEESEN遊艇製造商在2011年全世界排名第2,平均接單長度為159英尺。荷蘭遊艇生產聚落完整,透過垂直整合,生產效率高,近年亦積極擴展亞洲市場。部份荷蘭遊艇製造商已在中國建立工廠,就近服務亞洲客戶荷蘭曾是繼西班牙與葡萄牙後之海上強權,造船業發展歷史悠久更不在話下,勞埃德船級協會(Lloyd's List)將荷蘭列為世界重要的造船國之一,目前是世界第7大、歐洲第4大造船國。

     

      根據荷蘭造船公會(VNSI)的資料,荷蘭船舶產業聚落共有1萬2,000多家的廠商,擁有約18萬5,300名從業人員,年營業額可達到54億歐元,其中60%為外銷。不論建造大型遠洋船隻、船艦與、內陸運輸船、遊艇等都在國際間享有盛名,但基本上荷蘭還是以生產專業複雜之特殊用途船款如救難船、疏濬船及液化氣運輸船為主,加上具技術優勢的船機與操控設備,與低工資國家造船業區隔市場。

     

      荷蘭在豪華遊艇製造上也相當有名,根據Showboats International於2012 Global  order book中所做出的全球遊艇製造排名,在2011年荷蘭已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的巨型遊艇製造國。2011年遊艇建造總長度為1萬1,063英呎,平均每張訂單的長度約167英呎。在客制化遊艇接單上,荷蘭HEESEN遊艇製造商在2011年全世界排名第2,平均接單長度為159英尺。荷蘭遊艇生產聚落完整,透過垂直整合,生產效率高,近年亦積極擴展亞洲市場。部份荷蘭遊艇製造商已在中國建立工廠,就近服務亞洲客戶。



    6、自行車工業

      自行車在荷蘭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由於荷蘭地勢平坦,市鎮與市鎮之間的距離都少於7.5公里,因此非常適合行駛自行車,在荷蘭幾乎人人都有一輛自行車。荷蘭有1,600多萬人口,但自行車卻高達近1,900萬輛。政府為抑制小汽車增加,在多數荷蘭人的認同與支持下,自行車專用道與交通政策出爐,騎乘自行車不再受到汽車的威脅,也更帶動自行車的流行,10幾年前,荷蘭政府更推動騎自行車上下班可減稅的優惠,目前雖已停止,但可看出自行車與荷蘭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由於荷蘭政府積極倡導民眾騎乘自行車,再轉搭捷運,因此到處可見荷蘭人騎單車上班、上學、休閒與購物。目前荷蘭的單車專用道長逾1萬7,000公里,全境300多個車站也提供居民攜帶單車隨行運輸的服務。此外,荷蘭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居重要的地位,就連休閒渡假時自行車被使用的程度,更居歐洲之冠。

      根據荷蘭車輛產業公會(RAI)統計,84%的荷蘭人至少擁有一輛自行車,另外640萬個家庭甚至擁有3輛自行車。自行車平均使用壽命為12年,因此荷蘭每年約有100萬輛的市場需求。台商在荷蘭投資自行車產品規模最大者,首推台灣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捷安特)。荷蘭除了國內市場需求外,更因其歐洲門戶的地理因素,因此巨大公司選擇在荷蘭組裝產品,再轉銷至鄰近國家。

      荷蘭自行車市場目前已成飽和狀態,多數需求來自汰舊換新,以及荷蘭偏高的自行車失竊率所致。每年自行車的銷售旺季從3月份開始,荷蘭自行車的銷售通路仍然是以自行車專賣店為主,其次才是百貨公司、大型賣場、折扣商店、郵購、網路商店等銷售通路,估計荷蘭共有超過2,300家自行車零售店。由專賣店所售出的自行車超過八成,一般都是品質較佳的A級自行車,當然其售價相對高出許多,平均700多歐元。雖然近年來景氣不佳,但荷蘭人仍願意支付相對較高的平均金額來購買全新自行車,這樣的驅動力使得製造商願意投資財力在產品的開發。這些創新更帶動荷蘭的自行車行業持續向上發展。

      2011年荷蘭全新自行車銷售量約為117萬台,與2010年相比減少3.6%,全新自行車的平均零售價格從2010年的728歐元增加到2011年的745歐元(市場總銷售;包括百貨公司的特價銷售)。雖然一般自行車銷量衰退,但2011年電動自行車的銷售確是豐收的一年。儘管嚴冬和夏季天候不佳,2011年電動自行車銷售較2010年增加 7%。在IBD銷售通路總體營業額中的電動自行車的銷售更占44%。電動自行車平均零售價格均上升2%,破紀錄達2,138歐元。可見現在電動自行車是荷蘭自行車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各自行車品牌大廠無不卯足全力推出創新的電動自行車搶攻市場。

      荷蘭人注重自行車品牌,荷蘭最負盛名的品牌當屬擁有近120年歷史的荷蘭皇家Gazelle (Royal Dutch  Gazelle),是荷蘭唯一獲 ISO-9001認證的自行車廠商,目前在荷蘭Veluwse Dieren的工廠有450名左右員工,每年生產超過30萬輛的自行車。Gazelle的最大競爭對手是荷蘭另一知名自行車集團Accell Group,旗下擁有Batavus,  Sparta, Koga-Miyata en Loekie等知名自行車品牌。日前Accell  Group公佈其2011年營收與2010年相較成長9%,達6億多歐元。其中自行車配件部門營收成長最多,達15%。而營收成長供獻最多的地區是德國市場,成長26%,而成長主要來自電動自行車的銷售量快速成長。而目前在荷蘭大有名氣的台灣品牌為捷安特(Giant)、美利達。

      荷蘭最知名的國際自行車展,由阿姆斯特丹RAI會展公司舉辦,展期為每年2、3月間,全世界當年度最新設計的自行車就會在此展進行發表。



    (四)連鎖通路產業

     

      荷蘭消費者消費習慣向來保守,較不喜歡到不熟悉的地方購物,因而荷蘭人傾向到知名店面採購,間接助長了連鎖加盟店的盛行。連鎖店更是看準顧客信任的心態,進而推出許多自有品牌,加上自有品牌商品價格往往低於名牌商品,因而深受荷蘭人青睞。此外,連鎖商店偶有推出非原銷售通路所提供的產品(如超市銷售DVD放映機、名牌餐廚具、電腦、手機等商品),其市場接受度仍然受肯定。荷蘭人對商店忠誠度之高,往往凌駕正常的銷售通路。
    1、DIY建材零售市場

      因專業人工費用居高不下,一般住屋整修的小工程,荷蘭人已習慣自己動手做,所以DIY 建材市場一向熱絡。DIY業者經營項目包含室外建築材料、園藝用品、室內裝潢、機械五金和水電衛浴用品等應有盡有。目前荷蘭DIY用品店約2,500家,其中以專營建材五金有1,206家,油漆和壁紙專門店約868家,手工具店數量較少,約425家,過去幾年DIY 建材零售店家數有明顯減少的趨勢,但從業人員卻增加,因為部分零售商擴大營業,增加雇員,小型店家難敵連鎖店的強勢,只能退出市場。大型連鎖店因為採購量大,紛紛自己從事進口,以節省中間開銷。

      目前荷蘭較具規模的DIY百貨連鎖店有Gamma、Praxis、Karwei、Formido、Doeland等,分別隸屬三大集團;DGN擁有Hubo(227家)、 Doeland(74家)、Multimate(90家)等可說是業界龍頭。其次Intergamma集團擁有Gamma(601家)與Karwei(121家)。第三大集團Maxeda集團,擁有Praxis(132家)與 Formido(83家)。

     

    各DIY建材零售連鎖店數量參考表
         50家以內連鎖店    50—100家連鎖店    超過100家連鎖店  

    建材五金

    FixetServiceBouwmarkt Hornbach
          Wildkamp

    Doeland
          Formido Multimate
          Bouwcenter Imabo

    Gamma
          Karwei
          Praxis
          Fixet
          Hubo

    油漆、壁紙

    Decokay
          Interkleur

    Verf en Wand

    Decohome
          ProfielVerfenBehang

    資料來源: http://www.hbd.nl/




      此外,荷蘭居家DIY 電視節目眾多,且不斷地在節目中推出具教育性及新觀念的居家環境自己動手做節目,此類節目深受一般荷蘭民眾歡迎,因此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具有極大影響力。由於荷蘭人民普遍重視居家生活,特別樂意投資於室內和室外的維修與裝潢,因而對於各種屋內及花園所需的建材、手工具、電動工具及五金用品等的需求暢旺。近年來環保意識的提高,愈來愈多的民眾購買數於綠建材的DIY產品,例如儘量使用水溶性油漆、省水衛生設備或選用硬質木材等。

     

      2010年DIY建材零售市場整體營業額較2009年下降4%,總金額約37.5億歐元。在產品類別上也呈下滑趨勢,上架產品在2010年少了7%。


    2、日用品市場(HEMA)

      荷蘭人生性儉樸,惟對家居日用品的需求格外重視,尤其對捨不得花大錢裝飾家庭的荷蘭人而言,花點小錢於家居日用品上,除了可以稍微裝飾,亦可增添生活質感,因此大多數家庭都相當捨得花錢購買家居日用品。荷蘭本地的家居日用品生產有限,僅占總日用品市場的四成,故仍以進口為主。荷蘭家居日用品進口來源主要為德國、比利時、義大利和中國,進口產品中以金屬及塑膠製品居多。

     

      荷蘭家居日用品市場規模約15億歐元,零售店約1,800家,以Blokker居首,584家分店遍布荷蘭各地,Blokker所出售的家居日用品屬中價位,但不定期會推出低價產品,因而吸引許多消費者前往購買。另外分店在100家以上的還有Action、Kijkshop、Xenos及Marskramer。
    3、運動用品

      荷蘭人普遍熱愛運動,雖是小國寡民,但在國際運動競技上,表現不凡。據統計,荷蘭大大小小運動社團共2萬9,000個,另外還有約2,000個健身中心,計約有470萬人登記為不同運動社團的會員,而固定上健身房運動的人口估計超過200萬人。高爾夫球是近年來成長最為快速的體育項目,其他受歡迎的項目還有足球、游泳、健身、溜冰等。2010年荷蘭運動休閒用品店約2,400家,雇用約1萬個工作人員。運動休閒用品店的83%是屬於連鎖或共同採購性質,其餘17%是獨立零售業者。荷蘭零售業公會(HBD)估計,運動相關產業--含運動服飾鞋帽,球拍球具,露營休閒用品等,整體市場值約達14億歐元,運動用品的銷售超過50%是透過運動休閒用品專賣店,但近年來透過網路購買的比率增加15%。

     

      USG  (Unlimited Sports Group)總部設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為荷蘭規模最大之體育用品零售集團,旗下擁有18個自有品牌,包括Champion, DIADORA, ellesse、le coq sportif等,並於歐陸地區如荷、比、盧及德國等地設有272家體育用品連鎖店。





    (五)綠能產業

     

      荷蘭可說是再生能源科技發展的先驅國家之一,其中又以風力發電及生質燃料科技最為人知。過去荷蘭政府並未有太積極的政策來輔導此產業發展,然自2010年歐盟訂下2020年再生能源使用率目標後,荷蘭政府即開始重視節能科技的發展,因此設下相當積極的政策目標,大力推廣節能科技產業。

     

    歐盟所訂定的2020節能目標為:

          1、14%-17%的用電來自再生能源

          2、年減少333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使歐洲能每年節省在購買石油上的花費,金額可達28億歐元。因二氧化碳排放而所需支付的費用能達到每年減少8.3億歐元。

      目前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在荷蘭僅達4%,要在2020年前達成14%的使用率是極為挑戰的目標。因此荷蘭也對能源政策的制訂採取「開源節流」的措施。在開源方面,荷蘭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科技,主要集中在太陽能、風力發電及生質燃料。以荷蘭能源研究中心(ECN)為首,研發更種替代能源的可能性。在這三者中,荷蘭以離岸風力發電為未來主要發展方向。

      荷蘭於2006年即建立第一座離岸風力發電渦輪機。當時被認為是綠色能源的開始,然過於昂貴的成本使得荷蘭政府急思解決之道,預計於2013年開始,荷蘭政府會將成本轉嫁給企業及家庭用戶,並預備開起SDE  (Subsidies Duurzame Energie)等相關政府電力收購制度的補助法則,吸引投資者投資風力發電建設。荷蘭政府數十年來已投入近3億歐元來研究離岸式風力發電,全世界僅次於美國及德國。到2035年前,荷蘭將與英國、丹麥、比利時和德國共同在北海商建造1.3萬個風電設備,相關供應鍊產業的發展備受期待。

      在能源「節流」方面,為了達到2020的政策目標,照明單位首當其衝,被直指是消耗最多能源的單位,因為在荷蘭許多交通設備及公共空間的照明,仍採老舊的系統,消耗許多的電力,因此,交通及公共場所照明的汰舊換新,勢在必行,荷蘭政府也已設下2011、2012及2013照明節能改善目標,主要重點放在四大領域:交通、公共空間、公司行號用電及居家照明。預計整體用電量能在2013年透節能計畫達到減少20%的幅度,2020年能達到減少30%的幅度。這樣的政策目標帶來節能科技產業的廣大商機,也大幅促進荷蘭節能科技的發展。



    (六)醫療暨生技產業


    1、醫療設備產業

      醫療設備在荷蘭是已開發且相當成熟的市場,在全世界醫療設備市場上荷蘭占1.1%。荷蘭約有200家醫療設備製造商,2011年醫療設備產業為荷蘭創造出1.9億歐元的經濟規模。Espicom預測荷蘭醫療設備市場到2015年會成長到2.4億歐元的經濟規模。隨著人口老化的態勢明朗,醫療設備需求是逐年提升,整體而言,荷蘭整年度在醫療設備的花費就占GDP的0.3%,占醫療花費的4%。市場不容小覷。

      隨著2010年右派政黨上台,荷蘭政府即消減醫療補助預算,健保制度也做出大幅度的改革,成為歐洲國家中最市場導向的健保制度,其中牙醫項目的改革幅度最大,除取健保給付外,也開放讓牙醫診所自行訂價,預期未來在荷蘭看牙費用會水漲船高。然也因此給予齒科醫療設備器材一潛在商機,未來此領域的商機發展備受期待。因為既然由市場訂價,則提供高品質且先進的服務是競爭的不二法門,創新齒科治療儀器設備將能滿足此需求。

     

      荷蘭門診醫療用品市場也有所變革,以往門診醫療用品的花費每年約1.2億歐元,過去的健保制度中只要所使用的醫療用品註明是長期所需的,即可報銷,然從2011年開始,荷蘭保險機構CVZ推動CLIQ專案,所有醫療用品都重新分類,這讓保險公司及醫療提供單位在採購價格及商品上有更多的籌碼及選擇。

     

      另外,這波醫療改革也讓荷蘭的醫療保險公司有機會介入醫院或診所所提供及使用的醫療用品,這樣的轉變也將影響未來荷蘭的醫療設備器材市場。現在荷蘭四大保險公司為:Achmea / AGIS、UVIT、CZ Group / Delta Lloyd Group、Menzis  Group。

      因為市場需求日益擴大,荷蘭醫療照護設備器材的需求越來越高,例如微型手術設備因在講求效率的原則下需求量大增,另外,篩檢服務(如健康檢查及全身掃描)及自我測試(如血糖測試等)的產品在過去5年內需求也是逐步增加,所以儘管經濟前景不明朗,但未來幾年在醫療設備器材市場上仍是需求看漲的。

     

      在荷蘭,醫療器材及用品採購商主要是醫院採購部門、專科採購團隊、健康照護公司及組織等。荷蘭的醫療設備及器材多仰賴進口,主要進口國為德國,政府所補助的教學醫院若採購金額超過26萬歐元,則必須公開在歐洲招標。另外在荷蘭也發展出「E-auctions 」電子競價的採購平台,在這電子平台上採購醫療設備及用品。荷蘭NVZ 所屬醫院已開使採用這線上平台來進行採購。


    2、生技產業

      荷蘭有全歐洲最大的生技產業,著重三大領域:「人類健康研究」,包括治療、診斷及預防。「一般性研究」包括生物化學、儀器及環境,及「農產食品生物科技研究」,包括保健食品、動物健康、植物/種子及飼料。荷蘭生命科學協會統計,本產業共約有900家公司,年營業額160億歐元,從業人員約60,000人。著名的廠商有DSM、Akzo Nobel,以及聯合利華(Unilever)等。

     

      位於瓦格寧根(Wageningen)的生物研究中心是歐洲最重要的營養成分研究中心之一,瓦格寧根也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產業聚落,荷蘭食品科技研究中心即位於此。荷蘭也在植物育種上表現傑出,特別是在植物基因組成的領域研究獨步全球。荷蘭企業也與當地的大學或相關研究機構合作,如萊頓大學(Leiden)、葛羅寧根大學( Groningen)、瓦格寧根大學(Wageningen)等著名學府。馬鈴薯基因組定序協會 (Potato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 ,便是由荷蘭基因組研究開創中心(NGI)與瓦格寧根大學共同推動創立。其他位於荷蘭較知名的生技相關公司包括Organon、Solvay Pharmaceuticals、Friesland Foods、Numico、Cosun等。

     

      荷蘭的生命科學產業有五個產業部落(Cluster),分別是:


    (1)   泛阿姆斯特丹地區  (Amsterdam BioMed Cluster )

      此區的生命科學相關企業超過300家,約有4,000位員工。由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院,自由大學醫學院以及幾所阿姆斯特丹區大型教學醫院所組成的「阿姆斯特丹生命科學中心」(The Life Sciences Center Amsterdam)專注在生物資訊、傳染性疾病的基因治療、腫瘤學的研發。


    (2)   北荷蘭省份 (The  Northern Netherlands)

      此區由Groningen、Friesland、以及Drenthe三個省份組成,逐漸從平穩的農業發展移轉到較活躍的生物科技產業,目前約有80家生物科技及醫藥公司,並聘請了7,000位員工,以葛羅寧根大學醫學院為據點,自許為「生物醫藥城」(BioMed  City),特殊專業領域在生化工程與微生物生理學的高效能篩選研究、先進的投入藥物傳輸系統與遺傳基因設備。


    (3)   海爾德蘭省 (The  Province of Gelderland)

      海爾德蘭省有兩個著名的研發中心;位於奈梅根(Nijmegen)的生物醫藥研究中心(Health Valley),以及位於瓦格寧根(Wageningen)的食品科技研究中心(Food Valley),分別屬於奈梅根大學以及瓦格寧根大學,近300家生命科技產業設立於此區域。特殊專業領域在食品與健康、遺傳基因與生物科技資訊、生物醫藥與生物原料。


    (4)   萊頓生物科技園區  (Leiden Bio Science Park )

      此區有超過70家的生物科技公司,聘用了3,500名員工,是西歐最大並富盛名的生物科技研究發展中心之一。許多知名公司如Astellas、Crucell、Danisco Genencor、Galapagos、Janssen Biologics、OctoPlus和Pharming等都設立在此,特殊專業領域在新藥開發、抗體研發、功能性基因體研究等。


    (5)   烏特勒支省(Utrecht  Science Park)

      烏特勒支省有40家以上之生命科學與醫藥科技公司,聘請了2,100名員工,且85%以上皆以研發為主。特殊專業領域在遺傳基因、基因蛋白以及生物資訊、核磁共振譜、臨床免疫。

     

      荷蘭生物科技相關的進口項目包括技術、原料、試劑、化學製品、實驗室設備等,主要進口自歐洲其他國家、美國、加拿大及日本。荷蘭生技研究借重如來自德國、美國的外國研究人員的情形相當普遍,近年更積極引進他國之生技公司投資,並給予補助。如我國設於萊頓生物科技園區之柏登生醫繼2012年初獲荷蘭政府50萬歐元補助生物鏡片計畫後,2月間再獲荷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Maxime Verhagen頒發300萬歐元之創新信貸補助(Innovation Credit),支持柏登研發魚鱗製成的人工眼角膜計畫。柏登生醫荷蘭子公司Aeon  Astron Europe是荷蘭第一家取得政府創新信貸基金的公司,柏登主打的ologen自有品牌已開發出世界第一個眼組織修復產品,目前全球已累積超過16,000例自費手術使用,並自2011年得到捷克及瑞典的健保給付,預計2012年有機會取得美國及德國的保險給付許可。




    (七)電子業與ICT產業


    1、電子業

      提到荷蘭電子業,首推全球知名的電子巨擘飛利浦公司,該公司在27個國家設有生產據點(production sites),銷售服務據點則遍及100餘國,2010年銷售額超過250億歐元,目前全球員工數接近12萬人。

     

      依產品性質主要分成三大部門;消費性生活電子產品、照明與醫療設備。2010年照明設備部門的銷售額超過75億歐元,是飛利浦三大部門中成長最多的,成長率達15.4%。其次是醫療設備部門,銷售額超過86億歐元,成長9.7%。消費性電子產品方面,雖然年銷售額仍高達89億600萬歐元,但因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競爭激烈,成長空間有限,成長率僅有1%。 雖然該公司大部分的製造部門皆已外移至工資較低的國家,但是飛利浦的全球營運總部及研發中心仍位在荷蘭南部的安得厚芬(Eindhoven),且以照明及醫療器材事業為主。

     

      另外占全球市場65%的半導體產業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 Holding N V.),在15個國家設有60個據點,2010年銷售額45億歐元,比2009年成長了43%。目前ASML是唯一的超紫外光微影(EUVL)設備供應商,目前全球僅有六個客戶擁有此種先進設備,其中包括三星與我國台積電。ASML公司的客戶以全球各大晶圓製造商為主,包括飛利浦,英特爾以及台積電等,全球前20大半導體廠中,有超過一半是ASML公司的客戶。


    2、ICT產業

      2011年荷蘭登記的ICT公司超過3萬家,以軟體服務為大宗,從業人員近30萬名,其中55%是在ICT公司工作,45%則是受雇於各公司行號ICT部門。荷蘭在歐洲寬頻網路與E化普及率居於領先地位,  2011年經濟學人(Economist)將荷蘭列在全球IT產業競爭力排名第5。荷蘭政府大力推動ICT 產業,透過創投基金投資、跨國合作及共同研發等方式來發展。多數跨國公司如思科(Cisco),都選擇荷蘭作為前進歐洲市場的基地。

     

    (1)   軟體服務

      荷蘭軟體產業年營業額250億歐元,占荷蘭GDP2.8%。其中包括客戶指定設計的軟體,營業額約94億歐元,嵌入式軟體(embedded software)營業額8億歐元,為第三方程式設計(Programming for third parties)則達40億歐元,而在管理測試與維修上也有38億歐元的營業額。這些軟體公司為荷蘭創造至少19萬2000個工作,其中有6萬8000個工作在軟體開發上,有1萬4000個工作在研發單位。


      荷蘭有65%的軟體靠進口,主要是防毒軟體、遊戲軟體、CRM、ERP、物流管理(SCM)及產品資料管理軟體 (PDM)等,但因荷蘭人力成本昂貴,中小企業對可協助辦公室自動化的軟體需求甚殷,因此也培養一些軟體業者,如EXACT等,該等公司亦將觸角伸往包括我國在內的亞洲市場。


    (2)   電子商務

      由於荷蘭完整的網路基礎設備,再加上其作為主要傳輸中心的地位,荷蘭已成為歐洲電子商務世界中的佼佼者。完善的傳輸網路令荷蘭成為開展跨國電子交易的理想之地。此外,由於電子資料交換(EDI)廣泛而成功的部署,荷蘭公司在從事企業(B2B)電子商務時,比其他歐洲對手具有領先優勢。全球企業如PeopleSoft、HP等眾多公司早已利用這優勢佈局歐洲市場。


    (3)   有線電視

      荷蘭的光纖有線電視在荷蘭的家戶比高達95%,是全世界密度最高的國家。光纖有線電視網路在荷蘭發展寬頻和電信服務領域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透過有線電視網路能提供充足的網路容量,適合向終端消費者提供多媒體和網路服務,幾乎所有的有線電視供應商提供用於語音和資料通信的租借線路。在荷蘭主要由 UPC NL、KPN、 Ziggo三大家公司主導該市場。除經營傳統有線電視市場外,各家公司也都全力進軍數位電視市場。根據荷蘭市場調查研究公司Telecompaper日前發佈的荷蘭電視使用者季度報告,2011年第4季,荷蘭數位電視使用者增長了2.7%,達到605萬戶。這其中包括了342萬同時使用類比電視和有線數位電視的使用者。Ziggo公司是荷蘭最大的數位電視提供商, 2011年第四季度,用戶已經超過了200萬戶,緊隨其後的是KPN公司(DTT和IPTV用戶數共計140萬)、UPC公司。儘管隨著IPTV(網路電視)和FTTH(光纖數位)的發展,傳統有線電視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但目前有線電視使用者占數位電視使用者的比例仍然可達到近57%。

      數位電視的發展主要是受到越來越多電信及寬頻廠商開始推出三重播放服務的驅動,例如,Vodafone Netherlands就通過光纖數位網路推出了三重播放服務。數位電視發展的另一個驅動力則是“第二螢幕”電視服務的發展,使用者可以“第二螢幕”服務在平板電腦、電腦和行動電話上收看電視。各種設備尤其是在平板電腦上不斷提升的視覺體驗可能會提高消費者對數位服務的興趣,促使他們儘快完成類比到數位的轉換。大多數大的荷蘭電視提供商都已經推出了類似的“第二螢幕”服務。KPN引領了這一服務的發展,2011年九月,KPN將電視直播服務添加到了移動設備應用中,並於今年三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有關第二螢幕可行性的廣告宣傳。2011年底,Ziggo也推出了帶有電視流媒體服務的iPhone/iPad應用。

     

      基于網際網路協議(TCP/IP協議)的三網合一可以實現網絡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被認為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電信、網際網路和有線電視服務提供商中,由誰來主導三網合一,將決定產品發展方向。

     

      在荷蘭雲端軟體產業的供應鍊都是由中小型公司所串連而成,如此段開頭所述,荷蘭不管在ADSL、VDSL還是電信電纜普及率上都在世界上排名屬一屬二,不管是企業還是家庭使用網路的程度也都幾乎達到100%,在阿姆斯特丹更重要的光纖及網路交換中心 - AMS_IX,為歐洲最大的網路交換中心,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對荷蘭發展雲端產業更是如虎添翼。

     

      荷蘭在IT產業競爭力指標上為全世界第5,更被公認為是全世界最具創新能力的ICT國家之一,因此許多新的研發都在荷蘭進行。




    回頂端圖檔                 

    四、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及經濟展望

    (一)政府重要經濟措施

    1、尋求財政穩定降低赤字:

      過去荷蘭財政一向穩健少有赤字,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後政府迅即挹注376億美元及125億美元分別至ABN Amro及ING等兩家銀行及加以國營化,並對受到美國次級房貸影響的其他金融機構亦注入大筆資金,又為救國內經濟,加速基礎建設投資、提供企業租稅優惠以免使失業惡化,並延展出口優惠措施。此一連串的施政作為,使得政府財政由2008年的盈餘GDP的0.7%變成2009年的赤字5.4%及2010年的赤字5.3%,政府總負債佔GDP的比例也節節升高,由2007年的45.3%升至2010年的62.9%,2011年再升至65.2%。因此Rutte新政府上台後的施政訴求之一是以減少政府支出而非加稅來追求政府財政的穩定,預計在2015年前共將減少政府各項支出180億歐元,以符合歐盟2013年前各會員國的預算赤字不得超過GDP的3%之規定,相關措施除包括政府精簡以減少支出85億歐元、減少兒童白日照護及租屋補助款61億歐元及在軍事、文化及創新等各項支出等外,並致力於以下的改革措施:

      (1)醫療改革:政府以增加醫院間的競爭來促使醫療服務降價,將醫院與被保險人議價範圍由提供醫療服務項目的31%增加至70%;將對人民醫療照護的責任由中央下放至地方醫療中心;檢討國家特殊醫療費用保險機制(AWBZ),將對坐輪椅及殘廢人士提供照護的責任交由地方政府並給予預算,老人照護中心租金將不由中央補貼,2014年廢除受垢病的私人照護預算等;

      (2)多年來荷蘭一直是全球主要對外捐助國之一,在金融危機後政府面臨財政赤字的情況下,如何降低財政赤字是政府施政重要一環,而減少對外捐款是政府作法之一,Rutte政府除將援外發展計畫(ODA)預算在2012年前從佔GDP的0.8%(以2010年為例約為63億美元)降為0.7%外,並把過去35個受援助國減至最迫切需要的15個低度開發國家,援助項目亦侷限在安全與法治、食品安全、水資源、HIV/AIDS及生育衛生等四個荷蘭較專長且能對這些國家作出有效貢獻的領域;援外的另一變革就是慎選執行單位,一改過去將援外預算的26%分散給聯合國、世銀、世衛、世界勞工組織等國際機構的作法,未來將視各組織的執行效力情形及是否能為荷蘭的四項優先領域提供附加價值來分配資金;

      (3)房貸改革:由於荷蘭房屋所有人的房貸利息支出可百分之百自所得稅中扣除,加上房貸金額可達房價的106%,使得人民勇於借錢購屋,且還款意願不高的現象,造成荷蘭全國的房貸債務佔GDP的比例高達128%,是全球各國房貸佔GDP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2011年IMF及OECD即對此提出警告,同年12月荷蘭中央銀行及金融市場管理機構AFM亦促請政府改革,其中央行建議政府降低100%的所得稅扣除比例至90%,另荷蘭政府為減少房屋所有人的房貸負擔,亦將規畫調降房貸稅稅率或根本予以廢除;調高國家房貸保證基金(NHG)提供房貸保證金額之上限由26.5萬歐元至35萬歐元;提高申請房貸之費用由房貸金額的0.55%至0.7%,增加NHG的收入,降低萬一出問題時政府需承擔的財政風險;

      (4)退休金改革:荷蘭約有450個各大小不同的退休基金,近年由於營業利潤下滑、低利率及人口老化等因素,部份退休基金紛紛出現準備金不合105%規定的現象,造成其中約有130個基金將可能自2013年4月起支付保險人約低1%至7%的退休給付,受影響的退休人士約佔荷蘭人口的40%,政府為改善此一現象,將規定大型退休基金應在一年內將其財務安排恢復穩定; 另在2020年前將退休年齡由65歲提高至66歲,使得就業人口增加及退休支出減少,為政府再省下20億歐元;另政府提撥退休金的比例調降0.25%,又可省下7億歐元。



    2、鼓勵研發創新::

      2012年荷蘭產、官、學界將投入28億歐元從事科學研發創新工作,其中政府透過NOW及應用科學機構如TNO、DLO、ECN、NLR、Marin & Deltares等,加上中小企業創新基金800萬歐元合計共投入10億歐元,產業界投入18億歐元,以進行結合資訊及電腦製造之汽車意外事故警告系統、生命科學運用醫療影像系統以偵測癌症等疾病等,其中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提供創新及創投計畫的貸款最低門檻金額將由30萬歐元調降為15萬歐元,且創新過程中一旦失敗,該貸款將自動轉成政府的補貼而不需償還。另自2013年起,政府提高研發人員支出抵稅金額,由850萬歐元增至1,200萬歐元;修訂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motion Act,將產業研發人員薪資可用以抵稅的薪資由11萬歐元提高至15萬歐元,鼓勵企業界將利潤再投資於研發,並以自行研發來取代將研發外包的現象。荷蘭產業界研發向來踴躍,以目前歐盟正推動中的第七科研架構計畫(FP7)來說,據歐盟科研創新執委Geoghegan Quinn表示,荷蘭企業提出研發獲歐盟核准的比例為24.5%,高於歐盟會員國平均的20.6%,荷蘭企業共取得FP7計畫的7%。

    3、2012年賦稅相關措施:

      (1)   廢除7項雜稅:包括包裝稅、地下水稅、道路使用捐等,預計可為荷蘭企業及外商節省2,800萬歐元;

      (2)   2012年暫時將房屋買賣印花稅由6%降至2%;

       (3)   研發、創新等之減稅措施:為鼓勵企業進行員工教育及研發,將給予1.2億歐元之租稅減免;創新部分,給予2.5億歐元之租稅減免;

       (4) 荷蘭派外人員及外國企業派駐荷蘭人員年收入在35,000歐元以上始可申請所得稅減稅;

       (5) 汽車購買稅將依二氧化碳排放量調整。

    4、支持歐盟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

      由於荷蘭是歐洲最大的貨物轉口貿易門戶,全球輸往歐洲產品有極高比例經由荷蘭進入歐洲市場,反之歐洲各國產品亦經由荷蘭輸出全球市場,所以貿易是荷蘭的經濟核心,自由貿易有利於荷蘭企業發展,故該國支持歐盟對外洽簽FTA。目前歐盟已與韓國、南非、象牙海岸、墨西哥、智利、土耳其、安道爾、聖馬利諾、法羅群島、阿爾巴尼亞、蒙特內哥羅、波土尼亞與赫塞哥維羅、塞內維爾、阿爾及利亞、埃及、摩洛哥、突尼西亞、約旦等國完成簽署,談判中的有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烏克蘭、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南方共同市場、海灣合作理事會國家等,而研議中的有日本、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汶萊、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厄瓜多、玻利維亞等國。

      歐盟對外洽簽FTA有時有經濟以外的考量,如2011年10月起歐盟與地中海南方國家埃及、約旦、摩洛哥及突尼西亞等四個正進行「阿拉伯之春」民主改革的國家開始進行FTA談判,以鼓勵該等國家能將改革擴至經濟層面,故將之列為優先談判對象。由於該等國家已享有歐盟的GSP優惠,故FTA將擴及經援、貿易能力建構、人員移動簽證等。FTA」,並認為FTA將撤除關稅及貿易障礙,有助於荷蘭化學品輸往韓國。

    5、荷蘭貿易政策

      荷蘭經濟部於2009年底提出荷蘭貿易政策之立場,其重點如次:

    (1)   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荷蘭反對部分國家以法規或其他措施做為貿易障礙以保護其產業,例如俄羅斯增加汽車、鋼鐵及農業機器之關稅,以保護相關產業,改善國內經濟。荷蘭支持市場開放政策,並期望WTO於2011年底完成杜哈回合之談判。

    (2)   支持市場持續開放:

      由於荷蘭為全球最大消費產品之貿易門戶,美國、日本、中國等輸往歐洲產品大部分經由荷蘭進入歐洲市場,同時歐洲各國亦經荷蘭輸往全球市場。國際化及市場持續開放,將使荷蘭企業受益。

    (3) 國際貿易為荷蘭經濟動能:

      對荷蘭而言,國際貿易為經濟復甦之動能,荷蘭許多就業機會依賴國際貿易,並有1/7就業人口係服務於外國企業。



    (二)經濟展望

      歐元區部份會員國主權債務危機的發生,是近年歐洲面臨最大的經濟難題。雖然區內已採取一連串的穩定金融市場的措施,包括哥本哈根協議下各國財長同意設立7,000億歐元永久性的歐洲穩定機制(ESM)用來強化應付歐元區發生危機的能力,但預計2012年上半年整個歐元區經濟下滑的趨勢仍將持續,區內整體經濟仍將衰退0.5%。其中相對表現較佳的德國經濟預計不會像其他歐元國家一樣面臨較深的經濟回軟,而由於德國是荷蘭主要的貿易伙伴,德國的表現將有利於荷蘭的出口及經濟發展,使荷蘭經濟走軟的情況不致如預測般嚴重。荷蘭認為歐洲各國會採行措施防止債務問題惡化,但短期內仍無法解決歐元危機,歐洲金融市場仍將面臨一些重大問題,但也不致於再進一步惡化。雖然國內對是否繼續以納稅人的錢支持希臘等出問題的歐元國家異聲不斷,然一般認為荷蘭是歐元區的核心國家之一,未來仍將繼續支持歐洲整合,也將支持由德國領銜的歐元區紓困方案,對部份出問題的會員國進行嚴格的金融財政監控。

      荷蘭政府是在2010年10月由VVD、CDA、PVV等三黨勉強以76席比一半多一席組成,初期各黨大致上能相互尊重彼此支持,但2011年9月,自由黨(PVV)為2012年政府預算、是否支持希臘財政等議題與Rutte總理漸生歧見,另PVV也主張在政府減少對外援助經費之前,該黨將不支持政府額外的精簡支出措施,此一立場除挑釁基督教民主黨(CDA)的主張之外,代表業者的荷蘭工業及僱用人聯合會(Confederation of Netherlands Industry and Employers, VNO-NCW)的主席亦大力反對,認為削減政府支出會增加失業及造成經濟停滯。而原來180億歐元的省錢方案顯然不夠,一般估計政府將再撙節需160億歐元始有機會達成降低赤字至GDP的3%的目標,所以未來移民法的修訂、對歐元區出問題會員國是否支持等問題都在在考驗聯合政府是否能繼續運作,也牽動整個政府的能否維持穩定及目前財經政策是否能持續。在組成政府的各政黨意見分歧的情況下,政府是否能存續廣受各方討論。雖然Rutte總理在2012年3月間對外排除提早舉行大選的可能,但英國經濟學人EIU即大膽預測荷蘭政府應會在2012年或2013年倒閣,而削減公共支出將最可能成為2012年中即倒閣的主要原因。

      預計2012年荷蘭國內經濟因受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之累恐難有突出表現。依據荷蘭經濟部經濟政策分析局(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CPB)於2012年3月公佈的2011-2015年各項經濟指標資料,2012年荷蘭的GDP將負成長0.75%,出口(不含能源產品)衰退1.75%,其中荷蘭產製產品出口衰退0.5%,再出口衰退3%,進口衰退1.75%;預算赤字佔GDP比例為4.5%;失業率5.5%;CPI上漲率2.25%,平均購買力衰退1.75%。2013年的GDP將成長1.25%,出口(不含能源產品)成長3.75%,其中荷蘭產製產品出口成長3.5%,再出口成長4%,進口成長3.25%;預算赤字佔GDP比例為4.5%;失業率6%;CPI上漲率1.75%,平均購買力零成長。該局認為2012年荷蘭經濟衰退0.75%之原因除延續2011年第四季經濟成長低於原先預期的走勢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退休基金縮水及房價不振等因素使得消費者紛紛縮減支出所致,此將使得Rutte政府預定5年執政期(2011-2015年)平均每年GDP成長率僅達1%,低於2010年底R氏就任時預估的1.25%。




    回頂端圖檔                 

    五、市場環境分析及概況

    (一)貿易立國

      在16、17世紀海權時代,歐洲各國急欲向世界擴張之際,荷蘭是這時期的海洋商業霸主。優越的地理位置,促成荷蘭興盛的貿易景象,龐大的資金流動,荷蘭在當時因而成為歐洲商業活動最頻繁的國家、世界的貿易金融中心。而自16世紀開始便擁有「海上馬車夫」之盛名的荷蘭,可說是以貿易立國,累積幾世紀以來的貿易經驗,讓荷蘭人非常清楚自己在歐洲市場甚至全球市場的定位,因此社會開放多元,教育也鼓勵學習外國語文,維持競爭力不墜。

      時至今日,荷蘭除了擁有世界知名品牌,如Philips、ING、Unilever外,荷蘭商人跟著數百年來殖民地的爭奪足跡,也掌握大宗物資的銷售通路。譬如阿姆斯特丹目前為世界的菸草、花卉及咖啡的集散地,使得現代荷蘭人能持續享受祖先創造的財富;荷蘭雖不生產半導體,但半導體設備廠商ASML卻是我國該產業設備的最大供應商,荷蘭商人及企業可說無所不在,亦造就荷蘭活絡的進出口貿易,及旺盛的經濟活力。 

      荷蘭人口僅1,672萬,內需市場有限,無法與其他歐陸國家如英、法、德等大國比擬,但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資料,其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 per capita)在歐洲各國中占第2位,顯示荷蘭購買力不可小覷,市場潛力十足。近來受全球融危機及歐元主權債務影響,財政赤字升至4%,失業率上升,造成荷蘭國內需求下降,市場萎縮,2012年的經濟亦面臨負成長的壓力,使購買力大受影響。



    (二)市場特性

    1、多元種族形成需求多樣化

      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荷蘭對外人包容度較高,且政策上也鼓勵外商投資,不但活絡經濟,也讓社會豐富多元。目前荷蘭境內外國移民超過300萬,占總人口約20%,儘管民族不同,生活習慣及信仰各異,但基本上皆能和睦相處,對各族群的傳統食、產品亦能接受,因此市場需求呈現多樣化。譬如,在食品方面,以基督教、天主教為主的荷蘭,穆斯林的Halah食品也很容易買到,賣東方食品雜貨的小店亦無所不在,甚至連荷蘭本土的連鎖超市AH以及C1000都可買到東方醬油、壽司及中式炒麵。至於在一般產品方面,各種價位、樣式及風格都有顧客,因此荷蘭市場上販售的產品,包裝上多半會印上各種語言,除了荷蘭文,英文、德文、西班牙與阿拉伯文較常見。

    2、零售通路有限

      荷蘭為照顧小商店的生意,基本上不歡迎什麼都賣的大型非會員制賣場,如Walmart、Carrefour,因此荷蘭只存在嚴格檢查會員卡,且設於工業區的萬客隆(Makro)。一般人購物除造訪百貨公司外,就是成衣、食品、電器等依產品區分的連鎖加盟店,一來有保障,二來購物環境較寬敞。連鎖店更是看準顧客信任的心態,進而推出許多自有品牌,而這些自有品牌商品的價格往往低於名牌商品,因而深受荷蘭人青睞。此外,連鎖商店也常推出非原銷售通路所提供之產品,例如超市有時搭配幾項貼牌的DVD放映機、運動服、電腦及手機販賣,雖然顯得不搭調,但因便宜又有保障,消費者的接受度仍高。

    3、不重視名牌

      荷蘭人重實際,多數人不追求名牌。荷蘭目前名牌專賣店極少,一般年輕人亦不談論名牌,與亞洲國家年輕女性人手一隻名牌包無法相提並論。

      不過儘管消費者對價格敏感,但產品品質及造型設計還是很重要,荷蘭年輕人喜歡趕流行,個性化商品頗受歡迎,因而中等價位、兼具質感、並且外型設計和顏色又能跟上流行腳步之產品,最能吸引年輕消費者,一般年長者還是希望買品質好價格合理又耐用的產品,是不是所謂名牌不是那麼重要。

    4、轉口市場,外派人員消費力高

      荷蘭因工資高昂,已不適合發展生產事業,但荷蘭人亦能找到利基產業,利用本身地理位置的優勢,發展陸、空、海港便捷運輸網路,造就歐洲門戶的美譽。雖然多數物品轉口他處,但占GDP近八成的服務業裡面,物流業就業人口可觀,這些人耳濡目染,觀念開放,對外來及新奇產品接受度強。 

      因地利之便,目前在荷蘭設立據點的外國公司大約 6,000家,共提供78萬2,000個就業機會。大部份的外國投資案來自亞洲,幾乎達55%。北美國家占32%,是第二重要外資來源。這些外派人員多屬高所得,消費力高,亦是值得重視的消費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