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熱鬧!!



 




















2007年8月11日,我受邀到國立成功大學擔任大學研究所『蘭花生物技術學程』授課講師,這堂課的講題是  < 前瞻生物技術蘭花種苗產業-   科技、產業、整合  >,演講對象是成功大學研究所學生。

2007年8月26日,我在台北縣蘭藝協會有另一場演講,有關台灣蝴蝶蘭產業的最新發展趨勢,講題是  < 台灣蝴蝶蘭無病毒商業品系育種新知 /最新健康種苗量產技術介紹,演講對象以台灣北部的蝴蝶蘭業餘育種家為主。

其實這場演講祇要是關心台灣蝴蝶蘭產業發展的人都可以免費參加,希望大家來替台灣蝴蝶蘭產業美好的未來加油 !!。

SSKuo
----------------------------------------------------------------------------------------------------
----台北縣蘭藝協會2007年8月26日演講主題通知函-----

時間 : 12:30 報到 / 13:00開始演講 / 時程13:00~15:00
地點 : 板橋市民生路二段184號 (台北縣議員周勝考服務處)
報名 : 請洽 台北縣蘭藝協會 林進興總幹事 / 0953-292007
免費聽講/名額50名/場地有限/報名額滿截止

台灣蝴蝶蘭無病毒商業品系育種新知 /最新健康種苗量產技術介紹
主講者姓名  :  郭書祥博士 

演講內容大綱
郭書祥博士在本次演講中,首先將提供台灣蝴蝶蘭無病毒商業品系育種新知,針對病毒檢驗技術現況進行實用性的說明,並介紹一種台灣最新發展完成,全球領先的蝴蝶蘭健康種苗量產科技。

郭書祥博士提供蘭藝協會這次演講的原因,是有很多人十分關心及談論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在2007年7月18日,台灣的商業週刊雜誌以十分聳動的  “一個公司幹掉一個王國”  為標題,向大眾宣告台灣在蝴蝶蘭產業的王國地位,竟然在五年內已被新興的一家荷蘭花卉公司取代。  

商業週刊的這篇文章立刻引起很多的注意,台灣政府的農政主管官員一片愕然,不論是蘭花業者或是很多人都在問,這是真的嗎?台灣在世界蘭花產業執牛耳長達三十年的蝴蝶蘭產業,被政府列為四大旗艦農業產品之首的蝴蝶蘭產業,竟然莫明其明就輸掉了?

在2007年8月3日,政府方面推動蝴蝶蘭產業不遺餘力的台南縣長蘇煥智,旋即和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召開記者會滅火,力圖澄清這則不實消息,「貿易額統計基礎不一致」、「生產效益評估基礎不同」、「荷蘭蘭花產業發展條件優於我國」、「無病毒種苗成為獲利關鍵」等四大說明召開記者會,對外澄清事實。但流言仍然四起,並沒有完全解答大家的疑慮。

因此,郭書祥博士也將逐項檢討商業週刊最近這篇有關台灣蝴蝶蘭產業的報導,指出文章的內文有多項錯誤所在,商業週刊產業專業不足,報導偏頗,並檢討商業週刊此次以新聞炒作方式,來報導台灣蝴蝶蘭產業,其中有那些內容是明顯不當之處。 

本次演講中也將討論台灣蝴蝶蘭產業未來永續發展在創新科技及管理的重點項目。最後則是探討現階段台灣蝴蝶蘭產業及育種家的作為,尤其他們在世界和各國執行競合策略呼,郭書祥博士提醒蝴蝶蘭業者,台灣在國際行銷蝴蝶蘭時,千萬要小心養虎貽患。

主講者資歷  : 
德國杜塞道夫大學分子遺傳學博士/國立台灣大學植物學系研究所碩士
台灣蝴蝶蘭基因商業品種庫/蝴蝶蘭無病毒健康分生苗量產中心
亞太生技移轉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回應篇數共有  8  筆





































  回應代碼:6118


回應人媒體人   ( 2007/8/25 下午 02:59:30 )
帳號hsieh1698
內容郭博士

商業周刊的報導,我並未詳讀,但是對這個議題我也很好奇,可否從你的專家角度來分析台灣和荷蘭蘭花產業的現況比較。



















  回應代碼:6121


回應人榮譽版主 郭書祥博士    ( 2007/8/29 上午 04:27:54 )
帳號sskuo        >>> 
內容dear 媒體人謝兄 and all

台灣的蝴蝶蘭產業已有30年發展歷史,目前約有250公頃精密溫室,近400家蘭園,業餘及專業的蝴蝶蘭育種家合計近千人,荷蘭有業者估計台灣育種家則是約400人。台灣蝴蝶蘭的商業品系歷十數年來累積的數量十分驚人,至少有5000種以上,但商業化量產品系僅限一些開花期較長,對消費觀賞環境光度較不敏感、初次開花其花朵數至少有6~7朵以上的老商業品系,其總數大概不會超過50個品系。 

在2006年台灣的蝴蝶蘭產業共生產超過7000萬苗以上(包括約400萬開花株、2000萬大苗、3000萬中、小苗,及3000萬株瓶苗),供應全球,以北美、日本、歐洲為主。輸出到歐洲貿易商的數量估計可能是1500萬中、小苗及300萬大苗為主。台灣的蝴蝶蘭產業總體的年營業額約25億元台幣。

荷蘭花卉業者自2002年起將蝴蝶蘭視為重要新興花卉,要求的蝴蝶蘭品系特色包括耐低溫、開花性良好及花期長、株型為中小型(<40公分高)、多花分叉(>20朵)、花徑4-6公分、雙梗比例高、中苗可出梗、顏色多樣化等。

荷蘭花卉溫室栽培業者目前所需的蝴蝶蘭分生種苗及品種主要仍來自亞洲,以台灣為主、中國大陸目前全球供貨能力仍有待上昇(因其病毒比例非常高,瓶苗品質不穩)。荷蘭本土蝴蝶蘭種苗生產公司則以Floricultura為代表,種苗進口商以Anthura為代表。 荷蘭在歐洲行銷各式溫帶花卉及盆花已有百年歷史,自從荷蘭2002年起將亞洲的蝴蝶蘭納入重要生產項目之後,歐洲蝴蝶蘭的成品行銷數量每年據稱以30%的成長率上昇。 

不過以荷蘭2006年的在蝴蝶蘭項目共約投入75公頃精密溫室而言,每年的開花株生產數目理論值最高僅約為2500~3000萬株之間,和商週沒產業經驗基礎的記者胡亂引用學者所提供及推論未求証事實之資料,宣稱荷蘭2006年已能生產8500萬株商業成品實在相去甚遠,有嚴重歪曲事實之處。

在歐洲一株蝴蝶蘭的市場末端平均售價至2006年仍有12元歐幣的價位,荷蘭在歐洲各地開始行銷蝴蝶蘭,和台灣相較之下,荷蘭確實佔了很大的市場地利之便。在其它國家或地區,例如在北美,荷蘭已經佈局生產種苗,不過荷蘭仍未必能和台灣競爭。

在2007年08月17日台灣的商業週刊雜誌以十分聳動的  “一個公司幹掉一個王國”  為標題,向大眾宣告台灣在蝴蝶蘭產業的王國地位,竟然在五年內已被新興的一家荷蘭花卉公司取代。  

其實這是商業週刊記者以斷章取模式,所進行的一場惡質新聞炒作案例,標題原文是引用台灣兄弟蘭園育種家林永裕先生所提到的話,其實他說的是僅就品種育種而言,<安祖Anthura是潛艇式做法,他們缺少種源,蒐集個3-4年,已經把蝴蝶蘭所有的品種蒐得差不多了,台灣這個蝴蝶蘭王國會被安祖幹掉,一個王國會被一家公司幹掉>。

以上這段文字被商業週刊吳姓記者炒成十分聳動的文章大標題“一個公司幹掉一個王國”,請各位要特別留意,原來文句中<會>這個字己憑空消失,林永裕未來警語預測性的口吻,在商業週刊卻被故意歪曲成已經發生的事實,這是不是很差勁呢!!!  商業週刊記者水準淪落至此,令人惋惜該週刊先前多年經營的專業形象己蕩然無存!!!    

此外,商業週刊在台灣及荷蘭兩國近五年的蝴蝶蘭產能估計上也犯了嚴重錯誤,如前所述,在2006年台灣的種苗(含開花株、大苗、中小苗及瓶苗)其實際生產總數己接近7000~8000萬苗,然而任何蝴蝶蘭栽培業者都知道,荷蘭業者絕對不可能在歐陸本土的區區75公頃溫室中生產出8500萬開花株,真不知商業週刊如何胡亂搞出這個數字的? 玆事體大,即便是隨便引用外行學界的資料,不加求証,也是很不應該,實在太不專業了!!  建議隨便找個荷蘭業者問一下,就會知道商業週刊記者這種說法太扯!!!

養虎貽患! 台灣若在未來仍不斷的大量提供蝴蝶蘭新品種及中小苗給荷蘭業者,雖然某些台灣短視自利的蝴蝶蘭業者或是育種家會賺一些小錢,但荷蘭業者終究會有機會以其多年縱橫國際花卉市場的能力,踏在台灣品種及種苗量產技術的肩膀上,成為全球蝴蝶蘭末段市場的攏斷者。

己有荷蘭業者每年到台灣搜刮蝴蝶蘭新品系、再把這些蝴蝶蘭新品系送到大陸福建或廣東上海,用廉價的大陸女工大量生產分生種苗供荷蘭使用。
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的國際蘭展現場,每年都可以看到政府補助機票來臺的一群荷蘭人,他們正在把搜刮到蝴蝶蘭新品系用快遞送回荷蘭分析評估,花梗則當作組培材料開始大量copy... 

雖然這篇報導文章確實也提到了亞洲蝴蝶蘭產業的一些弱點,例如病毒和產品的整齊度。不過,文內報導不實(或是十分可惡)的事我還看到很多項,例如隨意污蔑台灣業者的蝴蝶蘭育成率到僅有5~6成,而荷蘭業者的育成率為9成..................另外例如還有公然替荷蘭業者向台灣業者搞心戰喊話招降的(我看是著了荷蘭人的道)...........

太晚了,下回再寫一些我在台灣蝴蝶蘭種苗產業第一線共12年來的科技及商業專業知識和大家分享......

SSKuo



















  回應代碼:6124


回應人birdnest   ( 2007/9/1 上午 02:08:12 )
帳號birdnest
內容Amigo我非常同意郭博士對商業周刊的看法和批評,不實產業報導確實會造成立即性傷害,而且很難澄清和彌補,商業周刊也沒本事負責,胡言亂語又不負言責,因此Amigo我祇好預祝商業周刊不肖記者生的小孩沒屁眼 (我祇是借用周星馳的名言,拜託拜託不要告我.....)

說真格的,Amigo我看商業周刊近年來水準真的是愈來愈差, 不過並不知道是老闆愈來愈心術不正(預祝老X 生的小孩沒屁眼,以示公平 ),或是商業周刊記者伙計們嫌薪水太差,拼命搞紕漏,報復一下,讓老闆倒楣。

例如最近的水蜜桃事件各位看倌知道嗎?
拜託看看下文,大家告訴大家,
更多大家就會知道商業周刊果然很 "商業" ,惡劣喔!!!!!!

商業周刊集團涉嫌詐欺與涉嫌侵佔??????

-----------------------------------------------------------------------------------------------
詐欺?侵佔?     檢視商業周刊的公益事業
http://www.abohome.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684

文/高金素梅   2007 07 11

 7月4日,我質疑商業周刊用〝水蜜桃阿嬤紀錄片〞募款的動機與流向。很遺憾!商業周刊一直轉移話題,不願面對我的質疑。今天,我只好進一步說明。 簡單說,商業周刊犯了三項重大道德缺失:

一、「商業周刊」涉嫌隱藏公開資訊,而且,隱藏的資訊是涉及1000萬捐款中的450萬。
二、「商業周刊」涉嫌用公益的宣傳,用公益的廣告,大賣〝水蜜桃阿嬤手繪本〞。銷售利益流入私人公司。
三、「商業周刊」涉嫌關係人交易:「郝廣才」募款購買「郝廣才」著作的阿嬤手繪本。

現在,容我詳細說明:

今年二月份,農曆年前後,商業周刊委託紀錄片名導演楊力州,赴尖石鄉泰崗部落拍攝“水蜜桃阿嬤“紀錄片。讓我先簡略說明一下過程。

四月二十四號,商業周刊關係企業的「城邦文化藝術基金會」以“水蜜桃阿嬤”的題材,向內政部申請公益募款。

五月二十二日,「城邦基金會」申請的公益募款,獲得內政部核准。

六月五號,商業周刊以“水蜜桃阿嬤”之名架設部落格。

六月十五號,“水蜜桃阿嬤”紀錄片在所有電視台與各大網站開始聯播。
◎圖一:〝點亮孩子的未來〞 廣告宣傳

六月十五號,商業周刊雜誌出刊,公佈“點亮孩子的未來”募款計畫。每人三千元認購一套“兒童生命教材”,捐給五個縣市,366所小學。
每套教材包含:
1.兒童生命劇DVD
2.《水蜜桃阿嬤》紀實片DVD 
3.《水蜜桃阿嬤》繪本。
此募款廣告,同步刊登在商業周刊網站、城邦基金會網站、水蜜桃阿嬤部落格、各大捷運站燈箱,直到今天‥‥。

◎圖二:七月四號,募款金額已達六百三十三萬。

同一天,中國時報刊出我的指控,商業周刊利用原住民家庭的悲慘遭遇募款,但募款卻一毛錢都沒有回饋到悲慘的原住民家庭身上,我質疑商業周刊募款的動機與流向。

七月六號晚上,范可欽在中廣的節目質疑兒童生命教材成本總共只需要一百一十五萬,為什麼要募款一千萬呢?在節目上的商業周刊品牌公關經理林秋寶無法自圓其說。

◎圖三:生命教育教材募款所得應用明細

◎圖四:生命教育教材製作費用預算表

七月七號凌晨十二點二十一分,也就是范可欽在中廣的節目結束後約五個小時,商業周刊網站緊急公佈“生命教育教材製作費用預算表”與“生命教育教材募款所得應用明細”。

原來募款廣告上,三項生命教材與所有的人事、行政費用加起來才五百五十萬,商業周刊臨時加上第四項用途“兒童劇團巡迴演出十場”,總計要花掉四百五十萬,加起來終於湊滿了一千萬。

問題是,從6月15日到7月6日23天如火如荼的宣傳、募款,但募款用途並沒有這四百五十萬的巡迴演出花費,商業周刊要如何自圓其說?

「商業周刊」涉嫌隱藏公開資訊

其實我們可以替商業周刊提出說明,請大家看五月二十二號內政部核准的募款申請計畫書。

◎圖五:內政部核准的募款公文

◎圖六:內政部核准的募款計畫書

大家請看,核准的募款計畫書上早就有“巡迴演出”這一項用途,而且內政部也核准了。問題是,在商業周刊集團23天的募款公開資訊上為什麼隱藏了這一項?今 天,如果沒有高金素梅出來質疑,如果沒有范可欽出面質疑商業周刊的成本,那麼,商業周刊也不會在七月七號凌晨緊急公佈這四百五十萬的演出計畫。那麼,這四 百五十萬會流向何處呢?

孩子的未來還沒點亮     商業周刊集團狂賣阿嬤手繪本

到今天為止,一千萬的募款尚未募足,捐款的用途也尚未執行,但是生命教材的有價商品已經在市面上狂賣。
◎圖七:誠品的水蜜桃阿嬤手繪本預購廣告
◎圖八:金石堂的水蜜桃阿嬤手繪本預購廣告
◎圖九:這是博客來的水蜜桃阿嬤手繪本預購廣告
◎圖十:這是yahoo購物中心的水蜜桃阿嬤手繪本預購廣告
商業周刊用點亮孩子的未來,呼籲大家捐款。但是,孩子的未來還沒點亮,商業周刊集團已經搶先削爆了!用公益的宣傳,用公益的廣告,〝水蜜桃阿嬤手繪本〞大賣的利益卻落入私人口袋。
請問:商周有付版權費用給阿嬤嗎?
商周敢公佈阿嬤的授權同意書內容嗎?
我們的社會可以認可這種「偽善的公益事業」嗎?

「郝廣才」募款購買「郝廣才」著作的〝水蜜阿嬤手繪本〞

讓我們再看一下,捐款所得要購買生命教材,生命教材中的“水蜜桃阿嬤手繪本”是由格林文化出版公司製作發行的。巧合的事情發生了!
◎圖十一:郝廣才‥‥郝廣才‥‥郝廣才

募款單位“城邦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是郝廣才,格林文化出版公司的發行人是郝廣才,水蜜桃阿嬤手繪本的作者是郝廣才。這不是左手募款買右手著作的有價商品嗎?

停止募款:600萬應成立七個小孩的教育基金

◎圖十三(聲明第一點) 

我在七月四號的聲明中第一點已經提到,“「商業周刊」應該受到譴責,並應立即停止募款,已募得的600萬應退還捐款者。”我今天仍然維持我的聲明中的這個要求。如果600萬無法退還捐款者,那就應成立七個小孩的教育基金。

社會大眾可以原諒商業周刊集團嗎? 

接下來,讓大家看一段七分鐘的影片。

水蜜桃阿嬤續集 

今天的事證非常清楚,商業周刊集團涉嫌詐欺與涉嫌侵佔,剛剛七分鐘的影片,大家都看到純樸的阿嬤充滿了無奈,她不願意追究,阿嬤願意原諒商業周刊集團的欺騙行為,但是,我們這個社會是否要原諒商業周刊呢?這必須由全台灣的民眾來決定。

缺乏社會責任的導演 不是共犯就是幫凶

至於楊力州導演,我還是維持我聲明中的第二點,“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應自我檢討,並回學院重修「攝影政治經濟學」。”一個有社會責任的紀錄片導演,不能推說 〝紀錄片是一個委託製作案,關於商周募款的方式及使用,我無法承諾也無權承諾。〞楊力州拍的紀錄片被商周拿去不當募款不當使用,即使不是共犯,至少也是幫凶。



















  回應代碼:6126


回應人cesar   ( 2007/9/4 上午 01:52:36 )
帳號cesar
內容hi, guys 
I found one article related to the issue for your reference ...........cesar
------------------------------------------------------------------------------------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70725
誰還要相信商業週刊?<水蜜桃阿嬤事件>      小杜白雲 2007/07/13
 
原本我以為只有政治界的人物比較會扯爛污,以為只有電子媒體的經營者比較沒水準。

原本我以為辦雜誌,做出版社的人,在媒體界裡面,總該算是比較有良心一點的一群。

沒想到商業週刊這次的行為真的是讓人無法茍同!相關報導請見:

1.消費水蜜桃阿嬤肥了誰?--「一台兩世」竟是這麼醜陋 

2.城邦基金會官方網站的生命教育教材製作費用預算表
簡言之,就是商業週刊利用報導水蜜桃阿嬤的故事,向大眾募款,總共募得超過新台幣600萬元(預計要募1000萬元)。但這些錢並不是用來救濟貧窮,而是用來做”生命教材”,再將”生命教材”捐給各小學。

而所謂生命教材,有三項:1、2007一台兩世紀實片DVD;2、兒童生命劇DVD;3、繪本(城邦集團格林文化出版);以及兒童劇團的演出10場次。

而以上的”生命教材”,均屬商業周刊或其同集團的出版社所出版,所製作。製作費中除了〔水蜜桃阿嬤紀實片拍攝與製作費用〕由商業週刊支付;以及〔繪本〕的製作費由格林文化贊助(但印刷費不贊助)之外,其他都由捐款來出哦!這其中捐款還要出60萬元的人力成本!

這種事情被人踢爆了,商業週刊居然提出來說要捐200萬元給水蜜桃阿嬤,這樣就算了嗎?會不會太離譜一點?
  
誰還要相信商業週刊?



















  回應代碼:6127


回應人moonflower   ( 2007/9/4 上午 02:06:34 )
帳號moonflower
內容大家好

2007.7.11 商業周刊為水蜜桃阿嬤事件向社會及高金素梅公開道歉影片
在    http://tw.video.yahoo.com/video/play?vid=782334
大家對這部影片的感想或意見又是如何 ????? 
 
哈哈--牠多年經營的專業形象己蕩然無存!!!    
moonflower



















  回應代碼:6142


回應人榮譽版主 郭書祥博士    ( 2007/9/9 上午 09:28:28 )
帳號sskuo        >>> 
內容dear all

昨天是TOGA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的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地點在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的國際花卉展覽中心,目前該會有個人會員684位團體會員有18家,贊助會員2位,尚未審查之新申請會員有137位。

本次會員大會也包括了理監事改選,聽說尤其是理事長寶座競爭激烈,會員出席情形十分踴躍,台灣重量級的蘭界人士,大多數有出現在現場投票,十足顯現台灣蘭業生產界及蘭界育種人士的活力和實力。

除了理監事改選之外,會員大家關心的話題,不外乎是有關蘭花生產、行銷的最新知識和最新訊息,以及提出一些蘭花產銷的困難或阻礙項目,希望有關單位能解決這些障礙。

有趣的是,在現場有很多會員在討論最近商周的這篇台灣荷蘭蝴蝶蘭產業比較的報導!很多人都是先試探性的詢問別人對此事的看法,再表達自己的觀點。

由大家的討論反應,可歸納如下數種心態

一、那祗是商周大搞媒體亂炒作,不要管它。
二、中興陳加忠太自以為是,太愛出風頭。
三、媒體不懂蝴蝶蘭產業,但亂報一通,會害死台灣這群玩蘭花的人。
四、台灣蝴蝶蘭的育種家、新品種超多,可望長期領先。
五、台灣蘭業是小農體質,長久而遠不會是荷蘭對手。
六、蝴蝶蘭生產流程長,種類多,形形色色,各階段需要的技術及經驗
         項目也多,真的很難搞定,生意愈來愈難作。

後紀 :  我的觀察是,這群人好像
              1. 提不出和荷蘭進行全球蝴蝶蘭市場競爭的具體策略。
              2. 針對全球蝴蝶蘭病毒控制問題,提不出有效又快速的方法。  

SSKuo的結論:  台灣蝴蝶蘭產業需要的是:
              1. 新的產業思維以形成正確的市場策略 (要有國際觀)
              2. 積極進行病毒管理以及發展健康種苗量產科技
              3. 尋求國際行銷用的資金資源



















  回應代碼:6167


回應人榮譽版主 郭書祥博士    ( 2007/10/6 下午 10:27:13 )
帳號sskuo        >>> 
內容dear all

現在全球及台灣蝴蝶蘭產業仍在十足蓬勃發展,此中雖然有荷蘭及中國大陸虎視耽耽,但2007年之後全球需求健康蝴蝶蘭種苗,光是台灣近年需求每年仍達八千萬蝴蝶蘭苗以上,近三年全球需求將達兩億苗。

前一陣子我還在憂慮台灣會不會錯失機會,現在台灣優質蝴蝶蘭策略聯盟(GOSA)則已經成軍,這是由台灣蝴蝶蘭界數十家產業中堅蘭園主動所新籌組的一個策略聯盟。我己受邀這個擔任台灣優質蝴蝶蘭策略聯盟(GOSA)代表,負責對國際洽談合作業務,也負責支援聯盟內的同業,提供多種品種優質及大量的蝴蝶蘭無病毒種苗。就在9月底我己代表GOSA向越南河西省訪團一行20人進行台灣蝴蝶蘭產業簡報介紹,洽商國際合作生產行銷計畫。

這些年來我所建立的大型台灣蝴蝶蘭基因無病毒品種庫(超過350種市售商業品系,採用蝴蝶蘭雙病毒雙確效分析系統),及超大型組織培養母瓶庫(於2008年全部完成),以及一套突破性的蝴蝶蘭組織培養科技,可建立超高效率蝴蝶蘭健康種苗量產科技。這些能量勢將成為台灣蝴蝶蘭在全球競爭力的主力,我成為GOSA主要成員之後,上下游整合的態勢己經成形。

我目前己可供應台灣蘭界每年達數百萬苗,產能在近期便可以輕易上到數千萬苗,因此自覺己有不錯的產業成果。我在蘭花產業科技的十年努力終於受到同業好友肯定,自信我對台灣蝴蝶蘭產業的未來將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大家來替台灣蝴蝶蘭產業加油,這已不是口號而已,這是化危機為轉機,化口水成為行動,化散沙成為力量。

SSKuo



















  回應代碼:6195


回應人榮譽版主 郭書祥博士    ( 2007/11/7 上午 11:00:26 )
帳號sskuo        >>> 
內容dear all

2007年10月28日起為期一週的台北國際花卉展又引爆<<台灣蝴蝶蘭王國>>的話題,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受世界日報(中方)訪問,標題竟然出現<<蝴蝶蘭王國美譽 台灣保不住>>!!

之後,秘書長隔幾天祗好出來在自由時報(台方)進行一場平衡報導,寫一篇<<蝴蝶蘭的美麗競爭>>。唉!媒體作戰真是挺累人的。說實在的,這篇的標題下的還真是很不錯喔!

SSKuo
----------------------------------------------------------------------------------------
蝴蝶蘭的美麗競爭 /自由時報/2007-11-05
林豐沛(作者為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

七月間,某周刊大幅報導荷蘭已超越台灣蝴蝶蘭王國,這次國際花卉展展覽期間又見相關新聞。事實上,若從單純的表象比較台灣與荷蘭的蝴蝶蘭產業,有失公允。

因為,荷蘭業者有歐盟廣大高消費力市場做為經營腹地,有利拓展產業規模,台灣則完全依賴海外市場經營;荷蘭有兩百年花卉產業的發展經驗,溫室設施尤其普及,因此將其他花卉轉型種植蝴蝶蘭速度亦非常快。台灣一年的花卉總產值約台幣一百五十億元,而荷蘭的總產值絕對在台幣四千億元以上。媒體報導產業競爭,應更謹慎持平才是。說明如下:

一、貿易額統計基礎不一致:荷蘭每年從台灣、中國、泰國、德國進口的大量瓶苗、大、中、小苗皆算入荷蘭的總產量,台灣的統計則以大苗為主,瓶苗的部分則被忽略,因此統計出的兩國全球市佔率並不準確。

二、生產效益評估基礎不一致:台灣是以生產瓶苗、大、中、小苗等半成品輸出,荷蘭則以開花株成品輸出,開花株生產期只需四個月,瓶苗培育至大苗卻需十五個月左右,成本不同,且衍生利潤價差甚大,生產效益因此亦有差別。此外,台灣業者以出廠價統計,荷蘭以末端銷售價統計,其間尚有國際貿易、關稅、包裝費、運費等落差,因此兩者生產效益很難正確評估。

我國蝴蝶蘭產業近三年來之出口值分別為九十三年之二三三九萬美元,九十四年二七○五萬美元及九十五年三五三八萬美元,逐年成長,今年上半年為二一六七萬美元,較去年同期一七六八萬美元增加二十三%。九十三年間台灣更成為全球蝴蝶蘭唯一能帶介質輸美之國家,增加了出口競爭利基。

當然,荷蘭花卉經營模式有其值得借鏡之處:

一、國際市場影響力:台灣目前的外銷成長率與國際成長率相近,但台灣不應只看成長率,也應重視市佔率,這關係著台灣對國際蘭花市場的影響力。

二、產業定位:蘭花在每個階段的產品皆可成為商品,業者應針對目標市場而定出精準的育種與生產計畫,使專業分工,強化研發。

三、成熟的產業環境:農委會對內除了加速種苗法的實施,九十五年更積極輔導業者申請海外品種權,九十六年歐盟二十七國與日本已同意台灣可以台灣自然人名義提出申請,同時並享有優先權。另外如輔導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委託學術研究單位成立蘭花生物技術產業服務團,打造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解決業者大規模土地取得的困難等等,對業者都是莫大鼓勵。

只要我們清楚產業國際化的定位,借鏡荷蘭,在高競爭門檻之下,台灣仍有機會因地理位置而成為亞太花卉樞紐!

--------------------------------------------------------------------------------------
蝴蝶蘭王國美譽 台灣保不住/世界日報 2007-11-01

  2007年台北國際花卉展31日在世貿中心展覽一館揭幕,美麗的花卉相互較勁。荷蘭也參展,強調科技培育花卉的能力。業者預估,荷蘭今年底將躍居蝴蝶蘭一哥,產量將超越台灣。 
 
【本報台北訊】台灣生產蘭花全球第一,號稱「蝴蝶蘭王國」,近10年來荷蘭透過自動化大量生產,挑戰台灣。台北花卉產銷公司估計,荷蘭產量到今年底,將首次超越台灣,台灣輸給荷蘭一至二成。加上大陸也急起直追,全球蝴蝶蘭的戰爭開打。
歷經12年,行政院農委會31日再度舉辦國際花卉大展,素有「花卉王國」美名的荷蘭也有參展,以「荷蘭花卉:世界級的高科技達人」為主題。荷蘭的高科技生產,衝擊台灣蝴蝶蘭產業。

據估計,台灣蝴蝶蘭業者約有500多家,蘭花出口金額約18億元,蝴蝶蘭就占12多億元,業者每年獲利空間平均約一成至一成五,有業者經營規模夠大,獲利可達三成。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表示,全球蝴蝶蘭市場,生產者有荷蘭、大陸及台灣三大區塊,其中大陸部份為台商設廠,現已落地生根,產量大部份供應大陸內需市場,但對台灣也形成競爭壓力。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林豐沛指出,荷蘭蝴蝶蘭的崛起,帶給台灣業者很大的壓力,尤其是整個歐洲市場,荷蘭本身為花卉王國,歐盟體制下,歐洲可說是荷蘭內需市場,在通路強盛下,荷蘭蝴蝶蘭很快崛起,且來勢洶湧而猛烈。

林豐沛說:「蝴蝶蘭的賽跑現在才要開始。」雖然荷蘭的產量到了明年將超越台灣,但比賽還沒到終點,台灣的優勢在於種苗育種,且以國際合作方式取代國際競爭,台灣業者分別與荷蘭、德國、美國及日本合作,從台灣輸出瓶苗,後段合作國家業者接著培育,形成完整產業供應鏈。







關鍵詞:¯﹎.  ¯﹎.  ¯﹎.  ¯﹎.  ¯﹎

很好奇是否有人會回應你這則留言,果不期然,等了這陣子,看到一直沒人幫的上忙,因為你這個case 並不是個案,台灣很多生技學子中,我想有很多人都有類似你的境遇,但大家都沒有找到好的答案,因此當然也就幫不上忙,大概也就無法給你好的實質建議。

但至少你比其它學子要 " 優秀 " 一些,因為你會投石問路,主動找協助。另一方面,我也欣賞你很誠實,確實在生技中心當工讀生,在大學部作專題研究,這些所學其實都很有限,這些也不是甚麼偉大的經歷。

留言是想要告訴你,路是人走出來的,興趣/能力/時機/貴人/毅力,會成就一個人未來的事業發展方向。把我的際遇描述一下,也只是讓你參考參考,你就會發現上述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也需要時間去緼釀。

早年,我大學時代在台大植物系真菌分類學研究室,跟隨陳瑞青教授學習溫帶菇的分類鑑定時,曾一心認定,非得要考上台大植物研究所,一定要把台灣北部新店溪上游的北勢溪及南勢溪的紅菇科(Russlaceae)溫帶菇類資源,作最完整的科學紀錄及分類,完成一本台灣自然生態論文,這應是一生最重要的職志。

但真的考上台大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組之後,卻因緣際會的去投入到酵母菌分子生物學,在中研院師隨郭宗德院士,研究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在酵母菌的基因表現,此時期有幸和台大陳定信教授合作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計畫,我成了台灣分子生物學本土訓練完成的第一代碩士學生。我這個植物所碩士生竟然在搞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計畫,造化弄人。

而我心目中,那原本在最完整的台灣紅菇科溫帶菇類科學實體紀錄及孢子分類系統建立的台大神聖任務,好像就算沒去完成,也不會影響任何事或任何人。

就在台大植物學研究所讀完兩年碩士時,我認定這輩子一定是和酵母菌分子生物學研究分不開了,因此,一心想找一個國際級的酵母菌分子生物學研究權威,來當指導教授讀博士班。 這時期,在高縣岡山空軍官校服完空軍預官役之後,回到中研院植物所馮騰永教授(他是我的師兄)的實驗室當研究助理,繼續從事酵母菌分子生物學研究,以及準備找機會出國深造。

運氣還算不錯,當年中研院植物所有一位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研究員杜鎮博士(我平常都是尊他為杜老大),我得到他的指點和協助,取得德國政府提供的DAAD獎學金五年半,也找到德國杜塞道夫大學微生物學研究所所長CP Hollenberg博士當指導教授,每個月2000馬克,好不優哉,繼續我最喜愛的酵母菌分子生物學研究,平常開口閉口,談的都是酵母菌。

1994年,在德國順利取得博士學位,我幾乎更是肯定,這輩子一定是真的和酵母菌分子生物學研究分不開了,於是我就想去跟隨另一位曾在德國海德堡EMBO總部,進行酵母菌學術研究的Murray JA 教授當Post-doc。

Murray JA 教授在1994年當時己回到英國的萊斯特大學任教,是第二代的國際酵母菌分子生物學研究權威,我寫信和他聯絡,告訴他我想去他的Lab作幾年的博士後研究,Murray JA 教授告訴我,那陣子英國失業率高的嚇人(>11%) ,經濟蕭條,研究經費短絀,可能他是養不起博士後研究員,不過,我若是去找他作短期酵母菌分子生物學研究,他很歡迎也可以支付生活費(下機後由他全程支付)。

於是我就試著聯洽我的德國DAAD獎學金單位,他們也很慷慨地答應我DAAD會支付來回機票,這時事情好像可以順利動了。但我想了好一陣子,覺得畢竟是台灣人,留在歐洲的學術界,就算可跟到名師,加入好的團隊,長遠而言還只是個高級學術外籍傭兵而已,於是決定儘快回台找機會, 結果進了生技中心,一待就是十年。

有意思的是,當時我在德國的指導教授 CP Hollenberg博士在我畢業時,他也和我討論,建議我應該去從事一些 “非酵母菌相關” 的研究工作,他原本要介紹我去加拿大他的好友Richard麗實驗室當 Postdoc。 當年其實我搞不懂,為何Hollenberg博士會如此建議,事隔十四年,現在我終於懂了,即便是長達六、七年的博士研究主題,其實也只是一場高級、昂貴而冗長的教育訓練而已……

在生技中心服務十年(1994-2004.)期間,我讓自己像海綿一樣吸收各種生物科技領域知識,用心去熟悉實際生技產業的商業特性,建立自己的應用科技領域基本能量和人脈。

回顧我在台灣生技界的領域中的經歷,其中付出努力、或者說是學習的項目太多了,跨了微生物學、真菌應用、基因選殖分子生物學、高經濟花卉、生物反應器、組培科技、中草藥、植物分類學、蝴蝶蘭種苗量種科技、植物病毒管理、天然成分濃縮萃取科技、特殊有機肥料農業、生技化妝品、科技管理、國際技術移轉、科技商業化整合服務、協助募資等。縱橫生技基礎訓練研究、推廣、發展自己有興趣及有優勢的生技產業科技項目,此時驀然回首大學時代的懵懂己過三十年。

2004年我自己籌集一些資金也找一些支持我的好友投資(貴人),本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親自投入台灣生技創業市場之後,選擇幾項我認為較有潛力的主戰場 (三個商業主題領域,蝴蝶蘭種苗量產、生技化妝品以及天然成分濃縮萃取科技),厚植實力能量,等待市場時機成熟和第三次貴人的出現。 


在最近這些年來,適逢國際及台灣蝴蝶蘭產業蓬勃發展,2007年之後全球需求健康蝴蝶蘭種苗孔急,光是台灣近年需求每年達八千萬蝴蝶蘭苗以上,全球將達兩億苗。

我默默所建立的一個台灣蝴蝶蘭基因無病毒品種庫(超過350種市售商業品系,採用蝴蝶蘭雙病毒雙確效分析系統),及其組織培養母瓶庫(於2008年全部完成),此時這些資源便可以派上用場,勢將成為台灣蝴蝶蘭在全球競爭力的主軸。

此外,我自行研發出一套十分突破性的蝴蝶蘭組織培養科技,達成建立高效率蝴蝶蘭健康種苗量產科技的目的,近年己可供應台灣蘭界每年達數百萬苗,產能在近期便可以輕易上到數千萬苗,因此自覺己有不錯的產業成果。

我十年在蘭花產業科技的努力也終於受到同業好友肯定,台灣優質蝴蝶蘭策略聯盟(GOSA)是由台灣蝴蝶蘭界數十家產業中堅蘭園,所新籌組的一個策略聯盟組織。最近我受邀這個擔任台灣優質蝴蝶蘭策略聯盟(GOSA)代表,對國際洽談合作事業,也負責提供同業優質及大量的蝴蝶蘭無病毒種苗,我過去在蝴蝶蘭的努力成果,自信對台灣蝴蝶蘭產業的未來將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這一切的一切,當然是始料所未及。無法想像,若我當年一直堅持在酵母菌分子生物學找事業機會,今日又是如何?


現在全球及台灣蝴蝶蘭產業仍在十足蓬勃發展,此中雖然有荷蘭及中國大陸虎視耽耽,但2007年之後全球需求健康蝴蝶蘭種苗,光是台灣近年需求每年仍達八千萬蝴蝶蘭苗以上,近三年全球需求將達兩億苗。

前一陣子我還在憂慮台灣會不會錯失機會,現在台灣優質蝴蝶蘭策略聯盟(GOSA)則已經成軍,這是由台灣蝴蝶蘭界數十家產業中堅蘭園主動所新籌組的一個策略聯盟。我己受邀這個擔任台灣優質蝴蝶蘭策略聯盟(GOSA)代表,負責對國際洽談合作業務,也負責支援聯盟內的同業,提供多種品種優質及大量的蝴蝶蘭無病毒種苗。就在9月底我己代表GOSA向越南河西省訪團一行20人進行台灣蝴蝶蘭產業簡報介紹,洽商國際合作生產行銷計畫。

這些年來我所建立的大型台灣蝴蝶蘭基因無病毒品種庫(超過350種市售商業品系,採用蝴蝶蘭雙病毒雙確效分析系統),及超大型組織培養母瓶庫(於2008年全部完成),以及一套突破性的蝴蝶蘭組織培養科技,可建立超高效率蝴蝶蘭健康種苗量產科技。這些能量勢將成為台灣蝴蝶蘭在全球競爭力的主力,我成為GOSA主要成員之後,上下游整合的態勢己經成形。

我目前己可供應台灣蘭界每年達數百萬苗,產能在近期便可以輕易上到數千萬苗,因此自覺己有不錯的產業成果。我在蘭花產業科技的十年努力終於受到同業好友肯定,自信我對台灣蝴蝶蘭產業的未來將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大家來替台灣蝴蝶蘭產業加油,這已不是口號而已,這是化危機為轉機,化口水成為行動,化散沙成為力量。

                 


           好熱鬧!!-------------- TT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的頭像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TTCKMC 台灣蔡大川 六美生技 中草藥 組培工廠 蝴蝶蘭組培教學(From1984).全年生產 管理 瓶苗 幼苗 專門外銷!!!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