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ari.gov.tw/霧峰總所/技術服務組/台灣農業研究/第54卷/54-2-3.pdf
http://agbio.coa.gov.tw/image_doc/劉祖惠-15-19.pdf
重要中藥丹參組織培養苗大量繁殖技術
| ||||||||||
|
丹參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藥材丹參
拼音名:Danshen
英文名: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57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乾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
本品根莖短粗,頂端有時殘留莖基。根數條,長圓柱形,略彎曲,有的分枝並具須狀細根,長10~20cm,直徑0.3~1cm。表面棕紅色或暗棕紅色,粗糙,具縱皺紋。老根外皮疏鬆,多顯紫棕色,常呈鱗片狀剝落。質硬而脆,斷面疏鬆,有裂隙或略平整而緻密,皮部棕紅色,木部灰黃色或紫褐色,導管束黃白色,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澀。
栽培品較粗壯,直徑0.5~1.5cm。表面紅棕色,具縱皺,外皮緊貼不易剝落。質堅實,斷面較平整,略呈角質樣。
取本品粉末5g,加水50ml,煎煮15~2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置水浴上濃縮至黏稠狀,放冷後,加乙醇3~5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數滴,點於濾紙條上,幹後,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亮藍灰色螢光。將濾紙條懸掛在濃氨溶液瓶中(不接觸液面),20分鐘後取出,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淡亮藍綠色螢光。
取〔鑒別〕(1) 項下的濾液0.5ml,加三氯化鐵試液1~2滴,顯汙綠色。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置具塞試管中,振搖,放置 1小時,濾過,濾液揮幹,殘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丹參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丹參酮ⅡA 對照品,加醋酸乙醋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暗紅色斑點。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甲烷-水(15:5) 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0nm。 理論板數按丹參酮ⅡA 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精密稱取丹參酮ⅡA 對照品10mg,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 中含丹參酮ⅡA 16μg)。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0.3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 小時,放冷,密塞,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丹參酮ⅡA(C19H18O3)不得少於0.20%。
丹參
釋名 赤參、山參、郗蟬草、木羊乳、逐馬 、奔馬草。
氣味 (根)苦、微寒、無毒。
主治
1、月經不調,產前胎動,產後惡血不下,冷熱勞,腰脊痛,骨節煩疼等症。用丹參洗淨,切片,曬乾,研細。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此方稱“丹參散”。
2、小科下血。用丹參十 二兩 ,加酒 五升 ,煮成 三升 。每次溫服 一升 ,一日服三次。不能飲酒者,可用水煎服。
3、寒疝腹痛(小腹和陰部牽引痛)。用丹參 一兩 ,研細。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4、小兒驚 發熱。用丹參、雷丸各半兩,與豬油 二兩 ,同煎幾次,去渣,取汁收存。用時,摩汁在兒身。此方稱“丹參摩膏”。
5、乳癰。用丹參、白芷、芍藥各二錢,口咬細,醋淹一夜,加豬油半斤,微火煎成膏。去渣,取濃汁敷乳上。
6、熱油燙傷與火傷。用丹參 八兩 ,銼碎,加水稍稍調拌,放入羊油二斤中煎過。取以塗傷處。
丹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以後歷代本草均有收載,《吳普本草》載:“莖華小,方如茬(即白蘇),有毛,根赤,四月華紫,三月五月采根,陰乾。”《本草圖經》稱:“二月生苗,高一尺許,莖幹方棱,青色。葉生相對,如薄荷而有毛,三月開花,紅紫色,似蘇花。根赤,大如指,長亦尺余,一苗數根。”《本草綱目》曰:“處處山中有之,一枝五葉,葉如野蘇而尖,青色,皺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細子,其根皮丹而肉紫。”綜合諸家本草所述,主要形態特徵均與現在所用唇形科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完全相同。
根主含二萜醌類色素,丹參酮(tanshinone)Ⅰ,ⅡA, ⅡB,隱丹參酮(cryptotanshinone),異丹參酮(isotanshinones)Ⅰ,Ⅱ,異隱丹參酮(1socryptotanshinone),丹參新酮(miltirone), 丹參酸甲酯(methyl tanshinonate), 羥基丹參酮ⅡA(hydroxytanshinone), 二氫丹參酮Ⅰ(dihydrotanshinone I),丹參新醌甲、乙、丙,次甲丹參醌(methylenetanshinquinone)和鼠尾草酚(salviol)。另報導合鐵銹醇(ferruginol)、Δl-丹參新酮(Δl-dehydromiltirone)、Δl-丹參酮ⅡA(Δl-dehydrotanshinone IIA)、丹參新醌丁(danshenxinkun D)和1,⒉二氫丹參醌等。
除二萜醌類化合物外,尚含原兒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β-穀甾醇和D(+)β-(3,4一二羥基苯基)乳酸(即丹參素,丹參酸甲),以及縮羧酸化合物(salvianolic acids)A,E等。
① 強心 加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臟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② 對血管作用 擴張冠脈,增加心肌血流量;擴張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腦血流量下降
③ 抗血栓形成 提高纖溶酶活性;延長出、凝血時間;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內cAMP水準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變學特性(血粘度降低、紅細胞電泳時間縮短)
④ 改善微循環
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作用
① 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
丹參製劑治療:壞死心肌清除快;纖維母細胞分化、膠原纖維形成較明顯;肉芽形成比較成熟。局部淤血減輕、血液迴圈改善,癒合時間縮短。
② 抑制過度增生 對過度增生的纖維母細胞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