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zupei.com/news/hydt/13287.html














      脫毒馬鈴薯具有很大的增產潛力,應使其盡快應用於生產。 馬鈴薯是以塊莖作為繁殖器官進行無性繁殖,在育種上是採用有性雜交、無性繁殖的程序。 首先根據育種目標選擇性狀符合要求的親本,進行雜交授粉。 採得實生種子後,播種育苗,從雜種實生苗中選擇符合育種目標的、綜合性狀優良的單株進行單獨收穫,再用其塊莖進行無性繁殖。 在無性系裡經比較、鑑定並繼續選擇,直至選擇出適合在生產中推廣的優良品種。 由於馬鈴薯經雜交後均採用塊莖進行無性繁殖,不再經過有性世代,所以目前生產中推廣的優良品種均為雜種一代。 由於馬鈴薯在其無性繁殖過程中易受病毒感染,病毒隨著無性世代在塊莖中積累,導致馬鈴薯病毒性退化,失去原有種薯的技術研究,此項技術已在國內進行了推廣。 脫毒種薯在國內生產上已大面積應用。 但在無性繁種過程中,還會受到病毒的再侵染,因此要在繁種過程中採取措施進行預防。


    下面將馬鈴薯莖尖脫毒組培技術及馬鈴薯良種繁育技術介紹給讀者,以供參考。 寄生在馬鈴薯塊莖中的病毒,隨著塊莖芽眼萌發長成植株的生長過程,也在馬鈴薯植株體內進行病毒粒子的複制繁殖,但病毒在馬鈴薯植株內的分佈是不均勻的。 據研究,在代謝活躍的莖尖分生組織中沒有病毒。 可能是由於莖尖分生組織中的細胞分裂速度 很快。 超過病毒粒子的複制速度,使病毒粒子在復製過程中得不到營養而受到抑制。 也可能是由於分生組織中某些高濃度的激素抑制了病毒。


    以上原因的機理尚未搞清,但通過對莖尖(帶有l2個葉原基,小於02毫米)組培苗進行病毒檢訓末發現帶有病毒,而大於02毫米的莖尖卻常能檢測出病毒。 這點便成為莖尖脫毒組培繁殖無病毒株的重要依據。馬鈴屠脫毒技術就是利用莖尖部分沒有病毒的特性、通過連續切莖尖,在無菌 環境條件下,利用人工配置的培養基,培育出無毒試管苗,然後利用試管苗在防蟲溫室或網室內繁殖微型薯原原種。在人工隔離或天然隔離條件下,利用原原種繁殖一級原種和二級原種。二級原種在天然隔離條件(高緯度或高海拔冷涼地區、風速大的海島等地)繁殖一級良種供生產中使用。


    由於我國侵染馬鈴薯 的病毒多達七種,加上紡錘塊莖類病毒,使種薯在開放條件下的繁殖過程中,不可 避免地還要受優良種性,產量大幅下降,同時降低了其商品價值。自七十年代中後期我國進行了馬鈴薯莖尖脫毒生產無病到病毒的再侵染,因此, 脫毒種薯存在使用壽命年限。 在北方地區,一般為四至五年。 而在南方地區壽命僅為二至三年,由於目前微型薯原原種的成本較高,還不能直接用於生產,必須經三年以上繁殖才用於生產,加之繁種過程中需對病蟲害加以防治,以保證種薯的質量,所以生產中需年年更換種薯,確保生產田年年保持高的產量。


     利用莖尖進行組織培養,首先要在推廣優良品種中選擇健壯並具有本品種典型性狀的單株,利用其所結的塊莖,經渡過休眠後進行室內催芽,待芽長至4—5厘米還未充分展葉時,將芽剪下。 先將外面幾層葉片剝除,然後將其放入燒杯,用紗布封口,在自來水下沖洗半個小時,取出放到無菌室進行消毒。 一般先在​​95%酒精中迅速沾一下,然後在5%漂白粉液中浸泡5—10分鐘,再用無菌水沖洗4—5次。 將消過毒的芽放在40倍解剖鏡下,用消過毒的刀剝取帶有1—2個葉原基的莖尖,長度約02毫米,接種到有培養基的試管中。 放在培養室中培養試管苗。 培養室的溫度要保持在25,光照為20003000勒克斯,每天16小時光照。 約經3040天,莖尖可明顯伸長,4個月左右發育成3—4片葉的小苗。 此時可將其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單節切段,並種於帶有培養基的三角瓶中,繼續培養。 25天左右又可進行單節切段擴繁。


     成苗後,應取兩瓶苗進行病毒檢測方法是將試管苗移栽到防蟲溫()室內的盆中,培育成植株,多次取樣檢測有無病毒。 當確認無病毒後,還需鑑定其是否具有該品種的典型性狀,以防止在剝離莖尖培養過程中發生無性變異。 當確認試管苗符合品種特性並不帶病毒後,即可繼續擴繁試管苗,待到一定數量時,移栽到防蟲溫()室內繁殖微型薯原原種。



      針對當前馬鈴薯組織培養快繁過程中組培環境要求苛刻,需要在嚴格無菌條件下進行,操作程序煩瑣、污染率高、接種速度慢、培養成本高、移栽成活率低等問題,甘肅農墾集團與濟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進行了馬鈴薯開放式組織培養與工廠化生產的技術合作。本次合作可實現馬鈴薯組織培養脫離嚴格無菌的操作環境,在自然、開放的有菌環境中進行馬鈴薯高效率、低成本工廠化快繁。
    
生產過程中以不耐高壓滅菌的圓形或方形塑料盒作為培養容器,傳統的馬鈴薯組培快繁中,培養容器需選擇耐高溫高壓的玻璃瓶或塑料瓶,為避免污染,瓶型比較小,接種數量芽一般在30株左右。 而在本次合作中,採用圓形塑料盒作為培養容器,接種數量高達80株,由於採用抗菌培養基,污染率不超過0.3%
   
由於不需要高壓滅菌,大量節省了培養基配製時間,同時由於培養基不經高壓滅菌,營養成分無損失,組培苗生長周期由原來的20天,縮短到12;不借助超淨工作台,在開放、有菌環境下接種,操作簡單,接種速度是傳統方式的4倍;在開放、有菌的溫室內培養,馬鈴薯組培苗生長健壯,煉苗成活率高。
     
農墾集團和濟南普朗特的成功合作標誌著馬鈴薯工廠化生產的水平達到了行業的最高水平。目前合作基地馬鈴薯脫毒原種基地佔地700畝,八一農場60000畝土地為原種和一級種薯生產基地,可年產8000萬株馬鈴薯脫毒苗,提供2億粒脫毒微型薯。 2011年已完成3000萬株,品種包括費烏瑞它、夏波蒂、克新一號、隴薯3號、庫爾班克、大西洋等品種,微型薯的銷售現在已經開始,大量供應時間為10月份。公司規劃在3年內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馬鈴薯生產企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