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度對芒果栽培生產的重要性 (文.圖: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
邱國棟‧李文立)台灣位於亞熱帶,氣候資源豐富,但對於果樹生產的各類氣象災害亦多,如強風、淹水、乾旱、寒害、焚風等,農民經常蒙受損失。加上受全球暖化的影響,未來發生異常氣象災害的機率將逐漸升高,造成的農業損失必然會增加。在芒果的栽培上也深受這些天然災害的影響,尤其是溫度方面,不但影響植株和果實的生長,也常導致大小年現象,造成產量不穩定及農民損失。溫度對芒果生產上的影響層面,約略有以下幾點:一、生育適溫一般芒果不耐寒,若氣溫降至1℃時,幼齡樹會遭受傷害,開花期間氣溫如降至6℃以下,花穗及幼果會遭受寒害,生育最適宜的氣溫在24~27℃間,葉片光合作用最適合的葉溫為26~33℃。芒果雖性喜高溫,但遭受過高的溫度,如37℃以上的乾熱風(焚風),則會使枝梢受傷。另外,沿海的芒果園(枋山地區)枝梢在生長期遭高溫及帶有鹽分的風吹襲,也會造成枝葉乾枯,植株生育受損。而芒果果實發育的速度也受到溫度影響,果實發育期間氣溫愈高,果實愈早成熟,這是台灣芒果產期依序由南至北,以屏東最早,約在5月成熟,其次為高雄、台南,約在6~7月成熟,中部地區最晚,約8月成熟,晚熟芒果品種甚至可遲至10月才採收的主因,農民均利用此一生長特性調節芒果生產期,以免產期重疊影響價格。二、花芽分化溫度是控制芒果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大部分品種花芽分化都在冬季進行,需要一段時間的低溫,當春季來臨時,芒果的芽體是抽營養梢還是花穗,深受溫度的影響。低溫15℃左右可誘導芒果花芽形成,在25℃以上則促進營養生長,不利花芽形成。因此,12~2月間已停梢之植株,須維持在低溫條件,若突然遭遇高溫(暖冬),且溫度達25℃以上,會使得原本已進行花芽分化的枝梢,又逆轉回營養梢而無法形成花穗,影響之後的產量。三、花粉活性與花粉管生長芒果花粉之發芽對溫度極為敏感,據相關試驗結果顯示,溫度在15℃ 時,發芽率趨近0%,當溫度升至20℃ 時發芽率仍低,在25℃ 時才達良好發芽率。溫度也會影響花粉管生長,在低溫10~20℃ 下,會抑制芒果花粉管的生長,而降低授粉率,使芒果結果變少四、小花之花性芒果花性可分為兼具雄蕊與雌蕊的兩性花,及另一種只具有雄蕊的雄性花。開花期間的高溫具有增加兩性花之比率,及加強雌性花器發育之效果;而低溫則增加雄花的比率。因此,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會減少可結果的兩性花數目,使結果率下降五、結果率芒果開花期大部分集中於1~2月,冬季寒流來襲,氣溫下降至15℃以下,雖不致於造成花穗的寒害,但影響花粉活性及授粉媒介昆蟲的活動,往往導致芒果開花不結果。本年(2009年)1月份寒流(台南7.3℃、恆春15.2℃)、2月份高溫(台南30.6℃、恆春31.2℃)且降雨,月平均溫度創歷年來新高(以上氣溫資料源自中央氣象局),導致1月中、下旬及2月中、下旬這兩期開的花受寒害或乾枯,而無法正常結果,影響芒果今年的產量。六、果實貯藏熱帶果樹的果實常發生寒害現象,主要是因為低溫敏感的組織,暴露在低於12.5℃一段時間所造成,但臨界低溫因品種及器官不同而異;一般認為芒果寒害的臨界溫度在10℃左右。芒果最適合的貯藏溫度因品種、栽培環境、採收成熟度、採後處理等有所不同,如「大益利」(Dashehari)為9℃,「肯特」(Kent)為13℃以上,硬熟期的「愛文」在10℃下會寒害、但已後熟果實則可貯藏在5℃,「金煌」在10℃以下則會發生寒害。七、果實後熟芒果品種的不同,催熟所需的溫度也不相同,一般催熟時的溫度越高,芒果後熟速度越快。「愛文」用益收生長素處理,在30℃下約2天可後熟完成、20℃需5天、15℃則需8天。「金煌」芒果催熟適合溫度在25~30℃,但以30℃最佳、轉色溫度以20~25℃最佳。「海頓」芒果後熟溫度以25℃最佳。「台農1號」屬於較容易催熟的品種,25~35℃下皆可正常後熟。綜合以上,芒果不論植株或是果實生育上皆受到溫度影響深遠,一般栽培上須適地適作,避免植株栽種於不適合環境,或將果實放置於不適合貯藏及後熟溫度下。芒果每個生育步驟都要供應一專屬的適宜溫度才能順利進行,若遭遇氣候異常或處理溫度不當,都很容易遭致反效果,以致歉收或傷害。天然災害雖然很難用人為方式去克服,但對於開花期遭遇寒流或熱風,可能造成芒果開花不結果之情形,除加強本身植株之樹勢或其他防護措施外,亦可以栽培方式,應用摘除花穗技術,延遲開花期,避開逆境,不但可穩定生產,且具延長產期之效果。但採用摘花技術的前提,除須考慮品種,僅限於具有開第2次花的品種,如「愛文」、「凱特」、「聖心」等,另外須考慮植株樹勢與氣候環境條件等,對第2次花(腋花穗)誘引的影響,否則亦有失敗之
http://tw.myblog.yahoo.com/loomayorchids/article?mid=2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