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蓮霧提早催花調節產期技術應用(配合GA3+Cytocalin+Auxin使用)




果收生長素 (sodium
nitrophenol+sodium dinitrophenol+sodium nitroguaiacol) 




8 月份開始進行強剪... 施高磷、鉀肥及微量元素 1-2 10 月中旬左右,以高磷、鉀肥(要素含量54:32)採液肥方式全株噴灑 2-3 次誘發花芽分化之形成(配合GA3+Cytocalin+Auxin使用)11 月份開始進入蓮霧催花季節(使用 40.8% 陶斯松殺蟲乳劑 300 倍混合+ 1.95% 果收生長素溶液 500 倍及+ 33% 鋅錳乃浦可濕性殺菌劑 500 倍催花)一星期左右,須全園灌水,保持土壤濕潤狀態,經過 3-4 星期,可發現自枝條頂端心部萌發花芽(1215-20度佳,20-25度可)溫度低於 12 以下時,應設法抽取地下水裝設自動噴霧於夜間進行,讓全區果園空氣中保持水氣,降低夜間冷空氣寒害之發生寒流來臨前噴灑 1-2 次經由天然植物抽取之養分綜合劑,具有抗寒作用,效果良好。催花後花芽萌發期最容易受低溫寒害凍死,乃提早催花產期調節成敗之最重要關鍵,順利渡過該低溫期階段(國曆 12 月下旬 -1 月下旬),蓮霧催花已算成功, 2 月上旬以後氣溫逐漸回升 12 以上,不必再噴水,全棵蓮霧開滿花穗,豐收可期。嚴格篩選一棵留存 100-120 串花穗,每一花穗留 4-6 粒果實為宜果實套袋:當果實進入中果期,果皮呈現紅鐘期,即應進行果實套袋作業,應全區噴藥,尤其病菌危害應特別防治,用藥後 2-3 天內應立即套袋,宜選用質優之耐水紙袋,改良型下掀式窗開袋為佳,套袋主要功能為防裂果腐爛及果實蠅為害,同時生產高品質果實避免農藥污染,套袋為果實安全管理,食用者有健康之保障,套袋時期選定成熟採收前 4-5 星期內進行為宜。成熟採收:於上年度 11 月上、中旬進行催花處理之蓮霧,經過細心管理照顧下,約需 6 個月時間,於 5 月上旬左右,即母親節後可進入成熟採收,優質鮮紅豔麗之果實,脆度夠、甜度高,口感甚佳,經過催花提早產期,搶先上市,獨占市場行銷,且該時期並非水果盛產季節,競爭作物較少,必能為宜蘭地區果農帶來較高利潤。宜蘭地區蓮霧栽培,應努力思考從產期調節提早於 5 月開始供應上市,如配合氣候條件順利,果農精於細心管理照顧,屏東地區的蓮霧生產也已逐漸結束,對抗作物較少,且果實品質佳、脆感夠、甜度高,肉厚無種子,果色暗紅鮮豔,因氣溫仍低,病蟲害發生較少,絕非一般果農在正常管理下於 6-7 月才成熟採收之蓮霧品質可與之比較。 6-7 月份本地區因氣候炎熱,且高溫多濕,果皮呈白色或淡紅色,裂果率高,售價低,品質無法與上述提早催花產期調節之蓮霧相提並論,為本地區蓮霧產業長遠發展,兼顧提高果農收益,蓮霧催花提早搶鮮供應市場,應該是很好的生產模式,值得果農仿效與參考。


 


 










泰國紅寶石(Thub Thim Chan)蓮霧介紹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  黃基倬)一、前言蓮霧為台灣重要的熱帶經濟果樹,由於產值高,為果農帶來優渥收入,除可內銷外更具外銷潛力。其栽培品種以粉紅南洋種及大果種為主,前者有果小、夏果著色不良及裂果等缺點;後者則常有果形表現不一、夏果著色不良、裂果及低溫落果之缺點。近來引進的泰國紅寶石(Thub Thim Chan)蓮霧,具有果皮深紅、果肉脆嫩多汁、糖度高及裂果率低等特性,為果農及消費市場所接受,深具市場潛力。因此,本文就此品系特性及栽培管理注意事項提出說明,供栽培者進行栽培管理時之參考。二、品種特性本品種枝條軟、分枝角度大,屬開張樹形,同時萌芽數多,常造成枝條下垂,嚴重者造成折枝;樹形隨樹齡逐漸高大,與一般粉紅南洋栽培種之枝條角度小、較直立,有明顯區隔。新芽呈暗深紅色,與南洋種及大果品系之紅褐色不同;葉片頂端漸尖,葉面平,無波浪狀,葉面泛光澤。其花芽常於農曆過年後約23月出現,與一般栽培種習性相同,若進行產期調節之各耕作管理(蓋黑網、浸水或環剝等),則可提前或促進花芽形成;小花蕾較圓,隨生育期漸拉長,外形明顯為長條形。果形較長,常由610個或以上果實所組成,果皮深紅或暗紅且具光澤,單果重約130200公克之間;果長約10公分,果寬約6公分,果長/果寬比介於1.41.8間。近果皮之果肉常泛紅,果肉密實呈現水浸狀等特點,成熟果之果漥表面呈現紅斑,果肉脆嫩多汁(視栽培地點及技術而定),但尚未成熟者,常有澀味及近似蒲桃果之特殊風味。糖度(可溶性固形物)近果頂部分為1012Brix、果臍部分則可達1214Brix,因果形長,不同果位常有24Brix之差距,糖度雖明顯較一般栽培種高,但仍受管理、樹勢及氣候因素所影響。至於裂果情形方面,冬果裂果率低於20%,至於春及夏果其裂果率約為2065﹪,均低於同期採收之南洋種及大果品系,但裂果程度仍受採收季節、果實之成熟度及氣候因素所影響。三、栽培管理注意事項()幼苗期管理:由於該品系樹勢強,因此,栽種行距及株距,仍以各為6公尺以上為宜,尤其是排水良好之砂壤土等,栽種後即立支架,避免風害。種植後注意蟲害防治,幼苗期間,應避免抽梢後之新芽或葉片遭受為害;至於種植初期至一年內,地面只施有機質及含氮較高之複合肥料及蟲害防治即可,以促進樹體發育為原則。()成株管理:至於二年生以上植株,即可準備經濟生產,催花時間可與一般栽培種相同,至於採行之產期調節方式,因此時屬幼年樹,樹勢尚未穩定,更應避免蓋黑網、剝皮或浸水等屬傷害樹體之耕作管理。初期生產應以自然來花、少量生產為原則,待34年生以上樹勢穩定後,即可依慣行方法進行生產。以下就管理注意事項提出說明1.採用合適耕作法進行產期調節:一般蓮霧產期調節可採用環狀剝皮、蓋黑網及浸水等耕作處理,是否適用於本品種,就初步種植試驗結果說明:(1)95%遮光率黑網遮光處理,常有嚴重落葉現象,尤其三年生以下應避免採用;遮光網使用不當,將導致嚴重落葉及抽梢,不利日後花果管理,蓋網前應注意樹勢及葉片生育期,調整合適蓋網或催花時機,並選用遮光度較小(8085%遮光率)之遮光網處理,應避免遮光時間不足無法誘導花芽,或遮光過久導致樹勢嚴重弱化,造成老葉或未成熟之綠葉提前脫落,將不利蓮霧生產。(2)環狀剝皮處理,則應避免三年生以下採用,尤其樹勢弱者更需注意,並縮小環狀剝皮寬度及傷口癒傷時間及程度。(3)浸水處理之果園,應避免三年生以下採用,尤其樹勢弱者更需注意,注意樹勢變化,避免樹勢過於弱化,影響植株生育及果實品質。2.避免低溫落葉及果實凍傷問題:本品種成年株之花芽,可經蓋黑網、浸水或環剝等產期調節之耕作處理後即可孕育而生,此與南洋種及大果種等管理模式一致,若樹勢不強或較弱者,花芽常可於蓋黑網前或浸水、環剝後1.52個月後,即可誘導花芽形成。此品種忌低溫,經產期調節各耕作處理後之樹體,常由成熟老葉所組成,加上果農常噴佈市售有機磷劑如:速滅松(註:此非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編印之《植物保護手冊》內所列蓮霧病蟲害防治之推薦藥劑),施用後則老熟葉片易黃化及脫落,低溫下更常造成嚴重落葉,管理時需特別注意。入冬後之810℃低溫,常造成花蕾受害、果實凍傷及葉片黃化脫落;因此,建議三年以下幼齡株,先採行正常24月來花、68月間採收;至樹勢穩定後,漸改採催7月早花、國曆12月前採收,或8月催花處理;農曆過年前後採收為宜,但需注意低溫寒害發生。3.調整催花後之枝條修剪方式:蓮霧樹頂梢或枝條上,可目視鏢形花芽萌生時,則可進行枝條修剪,每次修剪時宜適量修剪,避免修剪後葉芽由修剪之傷口大量萌生,尤其幼齡樹更需注意。先將徒長枝適時適量修剪,待花芽萌生確認後,另進行細部修剪,促進樹體內葉芽萌生,有助於枝條及葉片更新,促進花芽及果實之發育。4.加強疏花或疏果作業:該品系屬多花果,常有610粒以上小果所組成,將造成果實互相競爭,導致發育不良,影響果形或果重之表現,因此,應於豆粒期或謝花後約2週內,個別進行疏花及疏果作業,控制單穗內之果粒數及單株之套袋數,有利於該品系果形及果色表現。5.注重營養管理:由於該品種果皮易轉紅,國曆12月間所採收之冬果,常有深紅或暗紅色表現;且夏季高溫、強日照生育環境下,均較南洋種及大果種果實易轉紅,果皮色不懼夏季高溫、強日照環境,常可有深紅或暗紅果色表現,為本品種引進台灣種植之最大優點。雖本品種果色表現佳,但栽培管理時,更應注意施用之營養物質種類及用量,尤其有機肥更應適時提前施用;葉片及幼果發育初期,應施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之複合肥料,至於開花後則需改變為以磷、鉀肥為主,尤其鉀肥可以有機及化學形態肥料施用;微量元素則均需於適時補充,有益於果實品質提昇。6.注意三、四月間之裂果及落果:清明前後為氣溫回昇之際,樹體常於此時抽梢旺盛,若此時果實正值轉紅或成熟之際,將造成葉片與果實營養競爭外,更易造成成熟果產生裂紋,除產生裂果外,更加速落果發生,此時果實若尚未成熟,則全無商品價值。因此,為避免裂果及落果發生,除可調整修剪、控制抽梢量外,亦可利用人工捻除方式,控制適量抽梢數及葉片數,可減緩裂果、落果發生與促進果色及果形之表現。7.適時採收,注意成熟度:由於果皮轉色時間早,因此,成熟度之判斷上,需與南洋種及大果品系有所區隔,並非果皮轉紅即成熟可採收,應避免未熟果採收。本品種成熟時具有果色深紅或暗紅、果皮微呈透明狀具光澤、果窪面泛紅斑之特徵,採收時需特別注意;但成熟度愈高,裂果常伴隨發生,因此,何種成熟度採收,仍需視供貨量或售價衡量。四、結語由於本品種具有長果形、果色深或暗紅、果肉密實且多汁、糖度高(1014Brix)、風味特殊等特點,上市後已獲消費市場所青睞,確有其推廣空間,尤其農曆年節前後、各節慶假日及夏季期間更可取代現行品系。由於果皮深紅之特性受消費者所喜愛,目前栽種面積(含嫁接更新)逐漸增加中,且栽培地點除高屏地區外,已有逐漸北移之趨勢,全台各地果農朋友,均受本品種具有果皮色紅、裂果率低、省工低成本、單價高及成本回收快等特色所吸引而改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的頭像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TTCKMC 台灣蔡大川 六美生技 中草藥 組培工廠 蝴蝶蘭組培教學(From1984).全年生產 管理 瓶苗 幼苗 專門外銷!!!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