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TC16.jpg a  TTC14.jpg a  TTC19.jpg a  TTC20.jpg a  TTC21.jpg a  TTC22.jpg a  TTC24.jpg a  TTC26.jpg a  TTC25.jpg a  TTC27.jpg a  TTC28.jpg a21.jpg a25.jpg a32.JPG a33.JPG a37.JPG DSCN5221.JPG DSCN5222.JPG DSCN5232.JPG DSCN5233.JPG DSCN5234.JPG DSCN5235.JPG s35.jpg s36.jpg  貴州省民族醫藥產業園  專案計畫書!!!   

中國民族醫藥產業園  專案計畫書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名稱:中國民族醫藥產業園

(二)建設地點:貴州省

(三)建設內容:

1、科研開發區建立中醫藥科學技術研究院及標準化實驗室。

2、教學培訓區建立中醫藥大院及中醫藥技術培訓基地。

3、醫療臨床區建立三甲中醫醫院及特色診療中心。

4、養老養生區建立養老公寓和養生會館以及健康產品商城。

5、種植觀光區建立中草藥種植提煉加工基地以及中醫藥展覽展示、觀光園。

(四)專案規模總占地面積約為3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約為60萬平方米,預計投資總金額約為30億元人民幣。

二、項目緣由   我國是一個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許多屬於世界獨有的文化傳承,中醫及醫藥防病治病,保健養生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領域之一。中華民族經歷了數千年的醫學實踐經驗,積累了豐富的中醫藥臨床經驗及效果,中醫藥已統計的秘方、驗方達30萬,有記載的達6萬多,目前已生產的中藥僅有6千餘種,中藥的研究開發還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同時,由於中醫藥的形成是由歷史的經驗而來,缺乏科學的統一標準,現代化的藥理基礎,使得我國中醫藥在國際社會還得不到廣泛的認可,走出國門受到了重重阻礙,這樣以來對中國中醫藥的發展和進步極為不利。中醫的四季食療,運動養生等簡單而有效的傳統健體強身方式雖已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認可,但還遠遠沒有形成系統方式,沒成規範和標準,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和效力。伴隨著改革開發的不斷深入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新的醫療改革政策和體制的出臺,人民群眾對健康的渴求,尤其是中高端人群對養生保健消費投入的不斷增加,對健康保健養生產業不斷提出更新的需求。鑒於上述原因,國家將加強中醫藥標準化建設,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建立國家中醫藥標準物質庫和資訊中心,努力將我國中醫藥優勢技術提升至國際標準。為配合國家堅持以中醫為主,逐步建立國家在國際植物藥領域的主導地位,努力將中國中醫藥優勢技術提升到國際標準的計畫,我們提出建立以中高端傳統中醫藥綜合醫療服務為特點和強項的綜合養老、養生、保健項目。專案的建立一是立足于傳統中醫藥的發掘和提升,致力於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的中醫藥治療、保健、康復及養生服務,使這一服務體系有效化、規範化、系統化,使中醫藥保健養生這門傳統學科在全球和全人類的醫療健康事業中得到廣泛的認同、認可和發展;同時促進中醫藥產業的迅速國際化、標準化、現代化,為中醫藥產業走向國際打下堅實良好的基礎而竭誠服務。二是建立中醫藥治療保健服務平臺,充當國家制定中醫藥產業發展政策及實施指導方案的試驗田(或試驗基地),為國家醫療體系改革及其不斷完善提供真實可靠的社會人群需求資訊和制定中醫藥保健服務標準的事實依據,並成為國家級新型中醫中藥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中醫藥高級人才的培訓和實驗基地。三是創建具有跨行業、產業鏈、高標準、高附加值的,以全方位中醫藥健康保健醫療服務為特色內容依託的健康地產創新品牌。因此,本項目立足于傳統中醫藥行業的發掘和提升,促進中醫藥產業的國際化、現代化、標準化。致力於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中醫藥治療、保健、康復服務,使這一服務有效化、規範化、系統化,使中醫藥治療保健在世界上得到廣泛的認同、應用和發展,以造福於全人類。

三、專案總體目標  2013年開始,用五至八年的時間,把中國民族醫藥產業園建設成為科技研發體系、教育培訓體系、醫療服務體系和養生保健體系健全完善的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綠色生態的國家級產業園。

1、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中國民族醫藥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

2、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中國民族醫藥產業園的科研創新體系、教育發展體系、醫療服務體系和養生保健體系。

3、用五至八年的時間,完善上述四大體系,並搭建起國際中醫藥人才交流、國際化的中醫藥貿易、中國最大的中醫藥科技研發和名貴中醫藥期貨貿易等四大平臺。與此同時,協助國家擬定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政策法規,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協助國家有關部委,建立中醫藥服務標準;積極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人才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業務培訓,培養壯大中醫藥服務人才隊伍;通過重點扶持、分類指導,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級企業和知名品牌,走出一條專業化、科技化、集團化和國際化的發展中醫藥事業之路,把中國民族醫藥產業園打造成為國際一流、國內唯一的中醫藥特色產業園區;打造成為中國中醫藥產業的科研創新高地和產業矽谷;打造成為生態和諧、環境友好的綠色產業園區。

四、貴州狀況  貴州地處我國大西南的東南部,雲貴高原東部,居長江、珠江兩大河流上游的分水嶺地帶,是隆起於四川盆地和廣西、湘西丘陵之間的亞熱帶岩溶化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起伏,西高東低,平均海拔1100,最高處1900,最低處137米。貴州的氣候屬亞熱帶高原山地型,具有溫暖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熱水同期的基本氣候特徵,同時,氣候垂直差異又十分明顯,各地年平均氣溫在8-20,大部分地區在15度左右,年降雨量為850-1600毫米,多在1000-1300毫米,多數地區無霜期為210-350,一般在270天左右。貴州特定的山區環境,複雜多樣的自然條件,溫暖的氣候,蘊藏著豐富的藥用植物種質資源,是藥用植物種質的不可多得的天然寶地。(一)貴州中草藥現狀  貴州省是中藥資源大省,特定的氣候條件適宜多種藥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而且品質好;複雜的地質條件,地下礦藏豐富,蘊藏著許多礦物藥。據中藥資源普查統計,全省現有中藥品種4802種,其中植物藥材4419種、動物藥材301種、礦物藥材82種,中藥材種類數位居全國首列。據有關考察研究文獻等資料統計,貴州植物種類在6500種上下,其中有藥用植物27513844419,約占全國主要藥用植物的61.2%,並且藥用高等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種類2802,約占貴州植物種類總數的43.1%。貴州省中藥材蘊藏量達6500多萬噸,民族藥品種1500餘種。目前,貴州省已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77個,種植面積達近300萬畝。到2015年,貴州省中藥材種植面積要達到500萬畝。 目前,貴州省珍稀名貴品種有珠子參、蟲草、艾片、麝香、牛黃、穿山甲等。道地品種有天麻、杜仲、石斛、厚朴、黃柏、首烏、膽草、天冬、黃精、銀花、桔梗、吳茱萸、黔黨參、五倍子、半夏、桃仁、雷丸、南沙參、毛慈姑、馬檳榔、仙茅、冰球子、白及、重樓、茯苓、朱砂、水銀、明雄黃。野生變家種及引種成功,並能提供一定商品的大約有80種。主要有天麻、杜仲、厚朴、黃柏、吳茱萸、金銀花、烏梅、茯苓、石斛、五倍子、白術、雲木香、麥冬、山藥、菊花、牛膝、桔梗、白芷、瓜蔞、紅花、延胡索、女貞子、乾薑、大黃、澤瀉、生地、玄參、丹皮、香櫞、無花果、紫蘇、白芍、魚腥草、艾納香、板藍根、砂仁、大力子、枳殼、梔子、木瓜、薏苡、荊芥、火麻仁、萊菔子、三尖杉、喜樹等。(二)貴州中草藥生產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中藥現代化進程的推動,貴州省各地區、專州已建起多個中藥材商品生產基地,如施秉太子參基地、赤水石斛基地、湄潭黃柏基地、鳳岡天門冬基地等。但是貴州省中藥材發展中目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是:中藥材生產特點不突出,整體發展意識淡薄,集中度低,管理水準不高,難以形成競爭優勢;生產經營粗放,規模小,佈局分散,抗市場風險能力弱;產品結構單一,技術含量低,產品品質不穩定,檔次不高,低水準重複嚴重,獨家生產的優勢品種少,形不成規模;科技投入不足,實驗條件和設備落後;資訊不靈,資訊網路不健全,服務機構不完善等。(三)貴州中草藥發展前景  貴州省有豐富的藥材資源;適宜的氣候、土地;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為中藥材生產提供良好的條件。貴州省的中藥產業已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後續經濟支柱產業重點扶持,根據全省醫藥工業發展及中藥資源品種優勢,以省內製藥企業為龍頭,重點建設天麻、杜仲、喜樹、銀杏、淫羊藿、頭花蓼、觀音草、艾納香、何首烏、桔梗十大藥材生產基地與產業鏈,將形成具有貴州特色並較為完整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通過科學規劃、專家論證,各地千方百計抓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努力為中藥產業的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和高效優質的服務環境。據瞭解,全省已有30多個縣以政府協調服務、省內各企業購買或租賃荒山土地、公司加農戶等形式建立了中藥材種植基地,一些基地在省科技廳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正與國內外的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加緊中藥材的GAP試驗示範研究。貴陽、遵義、黔南、黔西南等地紛紛出臺優惠政策和提供良好的投資服務環境,創辦起中藥現代化工業園區,鼓勵扶持製藥企業建立藥材生產基地。因此,貴州中藥材發展前景廣闊。正因為有貴州的天時、地利、人和等多種因素,本專案基於綜合考慮決定落戶貴州。

五、產業政策分析  中藥產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傳統優勢產業,幾千年來,中藥都以其產量多、分佈廣、毒副作用小等優勢佔據著我國醫藥產業的半壁江山,但是多年來我國對中藥產業的重視程度不足,中藥產業的技術標準體系也不健全,我國對中藥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較弱等等原因使得我國中藥產業一直發展緩慢。不過近年來,我國的中藥產業漸漸迎來了希望的曙光。早在1993年,我國就出臺了《中藥品種保護條例》,利用強制性行政保護的手段,來促進中藥行業提高生產品質,保障優良中藥品種的生產;2006年,國家出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要求我國要在中藥產業中重點開展理論創新和研究;2007年,國家出臺《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建立中醫藥標準規範體系,國家先後幾次對中醫藥的扶持政策使我國中藥的發展有了一個質的飛躍。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的發佈,不僅體現出國家花大力氣進行醫療體制深化改革的決心,也將對行業產生深遠意義的影響,未來幾年,我國的醫藥市場將繼續擴容、非營利性與營利性醫療機構並存、國家基本藥物將會作為制度推行、醫藥商業或將向商業物流公司轉變並不斷整合、中醫藥事業扶持力度將繼續加大、而創新將繼續成為行業發展的主題。而一直以來,我國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障礙就是標準不規範,而代煎中藥也一直沒有一個標準和規範的引導,54日國家出臺的《醫療機構中藥煎藥室管理規範》不但使中藥煎藥有法可依,也為新醫改下中藥標準越來越國際化,實現與國際接軌而打好良好的基礎。另外,國家出臺《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是我國新醫改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新醫改發佈以來一項專門針對中醫藥發展的實質性政策,政策的出臺對中藥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也將對所有中藥生產企業帶來利好影響。《意見》為中藥生產企業帶來良機。受這個政策的影響,我國主要的中藥生產企業將迎來一個快速的發展期。而有望進入基本藥物目錄裡的中藥企業也會從中受益,從而促使整個中藥生產企業業績的提升。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針對中藥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中藥產業的發展,不論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還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還是《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都顯示出國家近來對中藥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這些政策的發佈不但對我國整個中藥產業亦或是我國中藥相關生產企業都將產生很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為我國中藥的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國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和扶持中藥發展的政策來促進我國中藥產業的發展,相信在新醫改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以及《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三重影響下,未來我國傳統的中藥產業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契機,在這些相關政策的利好影響下,我國的中藥產業必然會實現大踏步的增長,不管從銷量、品質還是相關標準上有會有一個大的提升。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符合中醫藥產業政策。

六、經濟影響分析  本項目建成後,項目完成預計可實現年收入100億元,年均實現利稅2億元,項目盈利能力較強,經濟效益顯著。本項目的建設能對當地國民收入再分配做出積極的貢獻。  本項目建成後1-2年:產業聚集階段,科學規劃與佈局,完善基礎設施,吸引科研院所、中醫藥學院,擴大產業規模、拓寬產業領域,基本形成集藥品、科研、教學培訓、保健、養生服務的研發、生產及貿易為一體的規模化產業園區。年收入50億元,實現利稅1億元。積極開發國際國內市場,培養、儲備人才,為下一步發展做好準備。  本項目建成後3-5年:跨越式發展階段,在一定產業規模的基礎上,使園區建設由數量擴張階段轉為品質提升階段,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與市場競爭能力為核心,引進一批大專家、開發一批大產品,佔領一批大市場,迅速把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實現研發、教育培訓、生產、貿易(期貨)、服務的全面升級,達到現代化、國際化標準,打造一批國際一流的研究開發中心、開發一批國際名牌產品,培育一批國際知名企業,迅速提升園區生產規模和國際知名度。年營業收入80億元,實現利稅1.6億元。園區各項功能完善,發展態勢良好,形成具有特色的綜合性產業園區。本項目建成後6-10年:持續發展階段,使園區建設逐步進入全面增長、實現突破、持續發展的新階段。重點是增強產品與企業核心競爭力,關鍵擁有一流人才,開發一流產品,把人才作為第一戰略資源,引進人才用國際標準,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實現中醫藥產品種類齊全,生產企業集中,研、產、貿、醫、健產業鏈條完善。年營業額收入100億元,實現利稅2億元。在全國市場佔據穩定的市場份額,出口業務運轉成熟,成為國際市場上知名品牌。

七、社會影響分析   1、本專案建成後,將引導中國中醫藥發展的方向,有利於社會的穩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對構築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2、本項目建設對建材的需求,可直接、間接帶動鋼材、水泥、建築裝飾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在工程建設中需要大量的建築工人。因此,項目的建設將增加一定的就業崗位,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專案堅持後也可以提供部分就業崗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