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atterns of genetic variation


小花蔓澤蘭危害與管理研討會專刊 2003 (頁1 – 10)
台灣蔓澤蘭屬植物之族群遺傳變異
曾國洋1、周昌弘1,2,3
1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所
2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3 通訊作者 E-mail:choumasa@mail.npust.edu.tw)
摘 要
利用直接定序(PCR- Sequencing)和簡單序列重複區間(ISSR,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標誌技術以確認「節位突起(enationstructure)
」辨識蔓澤蘭(Mikania cordata(Burm. f. )B. L. Robinson)和小
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 H. B. K. )的穩定性和族群遺傳變異的情形。
結果顯示核內核醣體DNA 內轉錄基因間隔區(nrDNA ITS region)序列和
ISSR 分子指紋分析均支持節位突起辨識的穩定性,因此建議農政單位利用節
位突起的辨識方法推廣「除蔓活動」,如此可降低對本土弱勢的蔓澤蘭所造成
的衝擊。進一步以ISSR 的數據分析蔓澤蘭和小花蔓澤蘭的族群遺傳變異,
結果顯示兩種蔓澤蘭屬植物種內族群間有很高的遺傳分化(Gst>0.55),其中
小花蔓澤蘭的遺傳距離與地理距離無關(r=0.0053,p=0.47),推測小花蔓澤
蘭入侵台灣時具有不同的遺傳變異,受到人為活動隨機的散佈,各地族群由
少數個體(先驅者)所建立,由於此種族群結構易受遺傳漂變(genetic drift
)的影響,使對偶基因隨機漂失或固定造成族群分化,其中分化主要發生在
東、南部族群與離島(澎湖、綠島)或北部族群(台北、苗栗)之間;本土
蔓澤蘭則與地理距離相關(r=0.44,p=0.025*),符合距離隔離模式(isolation
by distance model),推測應是自然散佈的結果。整體來說,小花蔓澤蘭的族
群結構呈現穩定的狀態,故建議防治研究應針對分化大的族群進行。
(關鍵詞:小花蔓澤蘭、蔓澤蘭、族群遺傳變異、簡單序列重複區間)
小花蔓澤蘭危害與管理研討會專刊
2
前 言
在分類上蔓澤蘭屬(Mikania)植物係屬菊科(Asteraceae),澤蘭族(
Eupatorieae),蔓澤蘭亞族(Mikaniinae),在全世界約有430 多種,主要分布
在熱帶美洲,其中有三種廣布的有害雜草,分別是米甘草(M. scandens (
L.)Willd.)、小花蔓澤蘭(M. micrantha H. B. K.)以及蔓澤蘭(M. cordata (
Burm. f.)B. L. Robinson)(孔等,2000b),然三者當中又以小花蔓澤蘭的入
侵性最強(Hills, 1999),國際保育聯盟(IUCN, 2001)已將其列入全球100
種最具危害力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在台灣地區除了有原生的蔓澤蘭(
M.cordata)之外,尚有入侵種小花蔓澤蘭(M.micrantha),而米甘草(
M.scandens)目前則未被紀錄。三種蔓澤蘭屬雜草的區分主要依據花器特徵
(總苞、頭花、瘦果、冠毛等)(孔等,2000b;陳等,2002)。但由於三者的
營養器官十分相似,不易區分,經常造成混淆,影響防治工作的進行。根據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陳等(2002)的報告指出,蔓澤蘭和小
花蔓澤蘭除了花器大小上的差異外,莖節上的節位突起(enation structure)
形態亦有顯著的不同,小花蔓澤蘭呈半透明薄膜狀撕裂形突起,而蔓澤蘭則
呈不透明皺褶耳狀突起。利用逢機多型性核酸(RAPD-PCR)技術所產生的
專一性條帶,也可輔助確認兩種蔓澤蘭屬植物。由於該研究僅分析中部地區
(太平、埔里、國姓、南投市)的樣本,有必要擴大取樣範圍以及應用更多
的分子標誌技術,一方面確認營養器官節位突起辨識的穩定性,另一方面,
由於RAPD 的條帶在同種不同個體間有所不同,值得進一步探討兩種蔓澤蘭
屬雜草的族群遺傳變異(population genetic variation)的情形,作為農業單位
防治小花蔓澤蘭時的參考依據。
現代分子生物學所發展的各類DNA 分子標誌(molecular marker)技術
,能直接反應DNA 水平的遺傳變異,在品種鑑定、遺傳圖譜建構、物種親
緣關係、系統演化、以及親緣地理等研究方面獲得廣泛的應用。以PCR 技術
為核心的DNA 分子標誌技術快速發展,主要有兩大類,一為針對標的序列
分析的技術,例如直接定序(PCR-sequencing)、切割擴增多型性序列(CAPS,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或PCR-RFLP),簡單序列重複(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等;一為偵測整個基因組變異的技術,例如:
逢機擴大多型性核酸(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擴大片
段長度多型性(AFLP,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簡單序列
台灣蔓澤蘭屬植物之族群遺傳變異
3
重複區間(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等,其中由Zietkiewicz 等(
1994)所發展出的ISSR 技術,具有高多型性、高再現性、操作方便以及花
費較少等優點。
本研究應用節位突起辨識法在台灣北、中、南、東及離島地區各設置2~4
個取樣點,依分布情形與實驗目的進行採集。共採集小花蔓澤蘭16 個族群,
84 個樣本,蔓澤蘭9 個族群,48 個樣本,藉由PCR-sequencing 及ISSR 兩種
分子標誌技術的分析,確認節位突起辨識法的穩定性以及進一步分析台灣兩
種蔓澤蘭屬植物族群遺傳變異的情形和族群分化程度。其中在
PCR-sequencing 方面選取核糖體DNA 內轉錄間隔區(nrDNA ITS, nuclear
rDNA Inter-Transcribed Spacer)及葉綠體DNA trn L(UAA) intron、trn L(
UAA)-trn F(GAA) IGS,此三段序列是基因組中變異較快的區域,適合
作為近緣種間的分子標誌(Scheiber et al., 2000;黃&徐,2001;Gielly and
Taberlet, 1996)。
結果與討論
一、物種的鑑定
由實驗結果可知PCR-sequencing 中兩段葉綠體序列(trn L intron 和
trn L-trn F IGS)無法區分蔓澤蘭和小花蔓澤蘭,僅nrDNA ITS 序列可將蔓澤
蘭、小花蔓澤蘭甚至米甘草,三種蔓澤蘭屬雜草區分開來,其中蔓澤蘭和小
花蔓澤蘭之間有97%的序列相似度。利用鄰接法所獲得的樹狀圖顯示,蔓澤
蘭和小花蔓澤蘭親緣關係較之與米甘草來的接近。另外ISSR 的條帶分析中
,根據DICE 相似度矩陣,經UPGMA 歸群的結果發現蔓澤蘭和小花蔓澤蘭
在相似度0.23 之處立即被分成兩群,而AMOVA 的分析也顯示種間的變異佔
總變異的93%(p<0.001)。nrDNA ITS 序列和ISSR 分析的結果除了顯示蔓澤
蘭和小花蔓澤蘭的差異之外,亦支持節位突起辨識法的高穩定性。因此,節
位突起辨識法可作為蔓澤蘭和小花蔓澤蘭非開花時期種間辨識的依據,
nrDNA ITS 序列,及ISSR 種間的專一性條帶則一方面可作為輔助確認,另一
方面也可作為未來疑似雜交種的判定,由ISSR 的分析雜交種可能介於兩者
之間。例如蔡(2001)應用ISSR 研究台灣水柳與水社柳之遺傳變異時,根
據UPGMA 歸群圖及主座標分析的結果,可將水柳及水社柳分成兩群,但水
小花蔓澤蘭危害與管理研討會專刊
4
柳中的左營族群介於水柳和水社柳之間,且較偏水社柳,葉部型態也介於兩
種柳樹之間,被判定為雜交種。Hollingsworth 等(1998)利用ISSR 和RAPD
分析蓼科(Polygonaceae)兩種Fallopia 屬的外來入侵種(F. saxhalinensis 和
F. japonica)族群遺傳結構和種間的交互作用,根據兩種分子標誌技術split
decomposition 圖所顯示的基因型關係,雜交種(F. bohemica)介於兩種之間
,且型態上疑似F. japonica 和F. bohemica 的回交種亦忠實的介於兩者之間。
二、族群遺傳變異
以ISSR 的結果分析兩種蔓澤蘭屬植物族群遺傳變異的分布情形。
從多型性條帶的紀錄來看,小花蔓澤蘭34 個多型性條帶中有13 個(佔38%
)條帶僅出現在特定族群內或僅在特定族群不出現,如條帶810-8 僅出現在
壽卡族群內、條帶825-8 僅在壽卡族群不出現;而蔓澤蘭13 個多型性條帶,
則有8 個(佔61%)條帶僅出現在特定族群內或僅在特定族群不出現,如條
帶886-16 僅在宜蘭族群出現,顯示族群的特殊性。從奈氏(Nei)基因歧異
度(H)所推估的遺傳分化值來看,小花蔓澤蘭族群間的遺傳分化Gst=0.5969
,略高於蔓澤蘭的遺傳分化Gst=0.5537,顯示族群間的基因歧異度佔總基因
歧異度55%以上。從分子變異分析(AMOVA)來看,小花蔓澤蘭族群間的
變異佔總變異的47.41%,而蔓澤蘭族群間的變異則佔總變異的41.92%。若
比較一般異交植物的RAPD 分子標誌所得的結果,Gst、AMOVA 通常<20%
(Bussell, 1999),因此台灣地區蔓澤蘭和小花蔓澤蘭的族群遺傳變異主要分
佈在族群間,且有顯著的遺傳分化。
進一步分析台灣小花蔓澤蘭和蔓澤蘭族群分化主要發生在哪些族群
之間。依Wright(1931)的意見,若基因流傳Nm>1,則族群間至少每個世
代有超過1 個個體的遷移,可使族群均質化避免族群分化。依此標準,將
UPGMA 的歸群圖上較相近的族群合併,計算其族群間的基因流傳值。結果
顯示在小花蔓澤蘭方面(整體的基因流傳值僅0.34),可將台灣14 個族群歸
為三大群和其他7 個小族群。第一群是大武山和花蓮(Nm=1.56),第二群是
雲林、藤枝、小琉球(Nm=1.38),第三群是嘉義和綠島(1.23),從主座標分
析的立體圖來看,這三大群群內的族群在立體空間的位置也較接近,但歸群
方式似乎和地理無關。利用Mantel test 檢測小花蔓澤蘭西部族群地理距離和
遺傳距離(Φst)的相關性(r=0.0053, p=0.47),顯示沒有顯著相關。這可能
是入侵之後,受人為活動的影響(如交通、栽種),隨機的散佈,使族群間的
親源關係與地理無關。若依據Ellstrand and Elam(1993)的意見,基因流傳
台灣蔓澤蘭屬植物之族群遺傳變異
5
值只要大於0.5 則被認為足以克服隨機漂變所造成的分化,那麼可將這三大
群及台東、壽卡等9 個族群再併為一大群(基因流傳值Nm= 0.5168)。因此
以較不嚴格的基因流傳為標準(Nm>0.5),台灣14 個小花蔓澤蘭族群的分化
主要發生在9 個族群所併成的大群和其他5 個小族群之間。在本土蔓澤蘭方
面(整體Nm 值約0.40),9 個族群依據Nm>1 的標準可分為兩大群和其他三
個族群,第一群是西部群(Nm=2.54),包括新竹、台中、嘉義、藤枝;第二
群是東部群(Nm=1.17),包括屏東壽卡和宜蘭。依據主座標分析,這兩大群
和其他三個族群在空間關係上似乎與地理相關。利用Mantel test 檢測蔓澤蘭
族群(除宜蘭族群外)地理距離和遺傳距離(Φst)的相關性(r=0.438, p=0.025
),顯示有顯著的相關性。由此可知本土蔓澤蘭自然散佈的結果符合Wright
(1943)所提出的距離隔離(isolation by distance)模式。也就是基因流傳主
要發生在鄰近的族群間,因此距離越相近的族群,遺傳組成也越相似。若以
Nm>0.5 的標準來看,可將東部群、西部群和綠島等7 個族群再歸為一大群(
Nm=0.6)。因此台灣的蔓澤蘭族群分化主要發生在7 個族群併成的大群和烏
來、蘭嶼兩個小族群之間。蘭嶼族群在葉部型態上與台灣的族群有顯著的差
異,其較為多毛且厚,此特徵在帶回台灣的枝條所冒出的新葉上仍可發現,
但因其在溫室中培養生長不良半年後全數死亡,無法繼續觀察此特徵的穩定
性,未來可直接從蘭嶼帶回種子播種,檢測幼苗是否具有該特徵,可確定是
否具有遺傳性,進一步說明該特徵是蘭嶼族群為了適應多風且高鹽的環境方
向性天擇的結果。另外,烏來與其他族群的高度分化,因為和西部群似乎沒
有明顯的地理隔離因素,推論可能是當初拓殖時創始者效應,再加上受長期
天擇(如溫度或土壤特性)的影響,與其他族群產生分化,此點有待進一步
驗證。
依據Hamrick and Godt(1989)的意見(主要是allozyme 的數據),異交
植物的Gst=0.2 而自交植物的Gst=0.5。若以此為標準,小花蔓澤蘭和蔓澤蘭
應該歸為自交植物類群(Gst>0.55)。但從文獻中得知,小花蔓澤蘭是屬於異
交或自交均可的植物,且為雙子葉、多年生草本、昆蟲傳粉、可產生大量的
種子,種子藉由風力傳播,其依據Hamrick and Godt(1989)的統計,Gst 值
介於0.143 到0.273 之間。顯然台灣的小花蔓澤蘭和蔓澤蘭族群實際的Gst
值和與其生活史特性匹配的Gst 值有顯著差異。族群遺傳變異的分布除了受
植物本身的特性及分布狀況(如交配系統、物候、生殖方式、花部型態、種
子傳撥機制等)影響之外,尚受三種主要的自然力所左右,分別是天擇(natural
selection)、基因漂變(genetic grift)和基因流傳(gene flow)(Loveless and
小花蔓澤蘭危害與管理研討會專刊
6
Hamrick, 1984; Hamrik and Godt, 1989; Huang,1992)。隨著世界貿易和旅遊的
增加,非原生植物、動物和病原菌的侵擾和威脅也跟著增加。這些物種不只
威脅人類的健康和農業,也危害整個自然生態。通常新的入侵族群是來自原
產地少數幾個個體所組成(具有原族群部分的遺傳變異)(Elton, 1958)。由
於創始者效應(founder effect)和瓶頸效應(bottleneck effect)因基因漂變而
導致族群內遺傳歧異度的降低,而增加族群間的歧異度(Nei et al., 1975)。
由此推論台灣地區的小花蔓澤蘭族群高度的遺傳分化主要是因為小族群受到
遺傳漂變的影響,使族群內的基因隨機流失,降低遺傳變異,致使族群間的
遺傳分化程度增加。另一方面,本土蔓澤蘭族群的高度遺傳分化則可能與早
期進入台灣後經創始者效應的基因漂變和長期在不同環境下的天擇有關。創
始者效應是隨機的基因流失,沒有方向性,而天澤通常帶動有方向性的族群
分化,和環境因子呼應,兩者均會提高族群內的均質度增加族群間的分化。
結論與建議
根據nrDNA ITS 序列以及ISSR 分析的結果,均支持小花蔓澤蘭和蔓澤
蘭節位突起辨識的有效性及穩定性。建議農政單位在推動「除蔓活動」時,
可教導民眾這個在非開花時期的簡易辨識方法,如此可降低對本土弱勢蔓澤
蘭的衝擊。研究期間發現小花蔓澤蘭在南部山區已可達海拔1600 公尺,與原
生蔓澤蘭的棲地重疊。在南部、東部山區均可發現小花蔓澤蘭和蔓澤蘭混生
,根據nrDNA ITS 序列以及ISSR 分析的結果,並未發現疑似雜交的個體或
族群。11 月至翌年2 月是花期的重疊期,未來可針對這些混生區進行形態觀
察及應用適當的分子標誌(如ISSR 或胞器DNA 定序等),了解其雜交或漸
滲雜交情形,並注意雜交種的新基因型組合與其入侵能力的關係。
ISSR 的分析結果得知,蔓澤蘭和小花蔓澤蘭的遺傳變異主要分布在族群
間,表示族群間有顯著的分化(Gst>0.55)。因此在生物防治上的建議是應從
原產地不同的地區引進天敵,選取分化較大的族群如雲林(或藤枝)、大武山
(或花蓮)、壽卡、壽山、台東、嘉義、彰化,分別測試其與天敵的專一性,
提高防治的成效。未來可利用分子標誌比較原產地與入侵地族群的親緣關係
,可進一步縮小至原產地搜尋天敵的範圍,節省生物防治的時間和金錢。其
他防治方法,如化學殺草劑的使用,也應注意分化程度高的族群,是否有不
台灣蔓澤蘭屬植物之族群遺傳變異
7
同程度的抗藥性。
引用文獻
1. 孔國輝、吳七根、胡啟明。2000a。外來雜草(Mikania micrantha H. B. K. )
在我國的出現。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8(1): 27。
2. 孔國輝、吳七根、胡啟明、葉萬輝。2000b。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
B. K. )的形態、分類與生態資料補記。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8(2):128-130。
3. 陳富永、徐玲明、蔣慕琰。2002。小花蔓澤蘭形態區別及RAPD-PCR 分
析。植物保護學會會刊 44: 51-60。
4. 黃士穎、徐國凱。2001。應用葉綠體trn F-trn L 核酸序列探討台灣八種
杜鵑花之分子親緣關係。台灣林業科學 16(3): 153-60。
5. 蔣慕琰、徐玲明、陳富永。2002。入侵植物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
Kunth)之確認。植物保護學會會刊 44: 61-65。
6. 蔡承憲。2001。應用ISSR 研究台灣水柳與水社柳枝遺傳變異。國立中興
大學植物學系碩士論文。
7. Bussell, J. D. 1999. The distribution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diversity amoungst populations of Isotoma petraea (Lobeliaceae). Mol.
Ecol. 8, 775-789.
8. Elton, C. 1958. The ecology of invasions by animals and plants. Chap-man
and Hall, London, 181.
9. Ellstrand, N. C. and D. R. Elam. 1993. Population genetic consequences of
small population size: implications for plant conservation. Ann. Rev. Ecol. Syst.
24, 217-242.
10. Gielly, L. and P. Taberlet. 1996. A phylogeny of the European gentians
inferred from chloroplast trn L (UAA) intron sequences. Bot. J. Linn. Soc. 120,
57-75.
11. Hamrick, J. E. and M. J. W. Godt. 1989. Allozyme diversity in plants. In:
Broen, A. H. D., Clegg, M. T., Kahier, A. L., Weir, B. S. (Eds. ), Plant
Population Genetics, Breeding and Genetic Resource. Sinauer, Sunderland,
Massachuset, 43-63.
小花蔓澤蘭危害與管理研討會專刊
8
12. Hills, L. A. 1999. Mile-a-minute (Mikania micrantha). Agnote, 535.
http://www.dpif.nt.gov.au/dpif/pubcat
13. Hollingsworth, M. L., P. M. Hollingsworth, G.I.Jenkins, J. P. Bailey, and C.
Ferris. 1998. The use of molecular markers to study patterns of genotypic
diversity in some invasive alien Fallopia spp. (Polygonaceae). Mol. Ecol. 7,
1681-1691.
14. Huang, S. 1992. Patterns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northern red oak (Quercus
rubra L. ) populations in midwestern United Staes. Ph. D. dissertation, Univ. of
Missouri, St. Louis.
15. IUCN. 2001. Aliens. http://www.issg.org/aliens_newsletter/Aliens13.pdf
16. Loveless, M. D. and J. L. Harmrick. 1984. Ec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genetic
structure in plant populations. Ann. Rev. Ecol. Syst. 15, 65-95.
17. Mantel, N. A. 1967. The detection of disease clustering and a generalized
regression approach. Cancer Res. 27, 209-220.
18. Nei, M., T. Maruyama, and R. Chakraborty. 1975. The bottleneck effect and
genetic variability in population. Evolution 29, 1-10.
19. Scheiber, S. M., R. L. Jarret, D. Robacker, and M. Newman. 2000. 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Rhododendron L. section Pentanthera G. Don bases on
sequence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region. Sci. Hort. 85, 123-35.
20. Wright, S. 1943. Isolation by distance. Genetics 28, 114-138.
21. Wright, S. 1931. Evolution in Mendelian population. Genetics 16,97-159.
22. Zietkiewicz, E., A. Rafalski, and D. Labuda. 1994. Genome fingerprinting by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anchhor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cation.
Genome 20, 176-183.
台灣蔓澤蘭屬植物之族群遺傳變異
9
Population genetic variation of Mikania species in
Taiwan
GUO-YANG TZENG,1 CHANG-HUNG CHOU1,2, 3
1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2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3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choumasa@mail.npust.edu.tw)
Summar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lucidate the efficiency of enation-structure
(at node) recognition method at pre-flowing stage and to understand the
population genetic variation of the Mikania weeds in Taiwan.Using PCR–
sequencing and ISSR marker techniques, the recognizing techniques of
enation-structure was supported by the nrDNA ITS region and ISSR results.Thus
the finding can be recommended to the Council of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weed and to reduce the impact on M. cordata, which is native in
Taiwan. Moreover, the findings of ISSR analysis in the aspect of population
genetic variation indicated that high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Gst>0.5)was found
among the M. cordata and M. micrantha populations. Based on the Mantle test,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distance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in M.
micrantha (r=0.0053, p=0.47). This phenomenon revealed that populations of M.
micrantha had complex population variability within the short-term invaded into
Taiwan that might be resulted from the random dispersion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population of M. micrantha was established by few individuals (founders)
and grown rapidly in Taiwan, resulting in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via genetic
drift. In contrast to M. micrantha, there was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distance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in M. cordata (r=0.44, p=0.025*). It revealed that
populations of M. cordata agreed to the concept of isolation by distance model,
which might be evolved from the result of natural dispersion. In conclusio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M. micrantha in Taiwan is stable, suggesting that control
小花蔓澤蘭危害與管理研討會專刊
10
of Mikania popul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different populations where have large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m.
(Key words:Mikania micrantha, Mikania cordata, population genetic variation,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Conference “The Harmful Effect and Field Management of Mikania
micrantha”, p.1-10, WSSROC.


-----------------------------------------------------------------------------------------------------------


----------


4 農業生技產業季刊/ 2005 第一期
花卉、水果及蔬菜種苗
【技術】
植物組培技術開發與種苗生技研發
一、前言
利用生物技術量產植物種苗之相關技術研究成果
中,現階段對種苗產業影響最大者為應用組織培養技術
進行健康種苗大量增殖。組織培養技術由於可快速繁殖
健康種苗,近年來已成為種苗生產的主流,也成功的為
台灣種苗產業創造另一波盛況,除花壇草花及觀賞樹木
外,大多數的花卉及觀葉植物都採用組織培養技術來增
殖所需的種苗。有鑑於此,台灣地區近年來已有許多業
者投入組織培養生產種苗的行列,而各項技術之開發,
也因政府相關研發經費的投入,國內學術研究單位已蓄
積相當大之研發能量,並已累積許多重要研發成果。但
是由產業應用的角度來看,政府研究單位歷年累積之成
果對產業發展之貢獻如何?各項成果是否均為產業所
需?過去並沒有相關之調查報告。
為使產業所需關鍵技術能充分反映在政府所支持之
科技研發策略上,本篇報告將歷年來政府投入在組織培
養技術開發之研發成果進行分析,並以生技種苗生產之
角度說明現階段產業利用組織培養技術生產相關種苗產
品所需之關鍵技術。期望國內生技種苗產業能藉由政府
研究單研發能量之釋放而有效率的獲取所需關鍵技術,
共同為生技種苗產業開創另一階段之高峰。
二、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研發成果分析
透過政府研究資訊系統(GRB)資料庫與農業科技研究
及發展資料庫之搜尋分析,國內各農業研究單位(包括
中研院、大專院校與農委會所屬試驗所、改良場)在政
府經費資助下,歷年來已發表近300 篇與組織培養技術
開發及應用有關之研究成果。以作物類別而言,與花卉
有關之研發成果最為突顯,佔總研發成果數之44%,其
次分別為果樹類作物13%,林木作物11%,蔬菜類作物
與農藝作物(各佔9%),中草藥植物6% ,其他類作物
及綜合性技術開發合佔8%(圖一)。以下依作物別分別
撰文 陳駿季、蕭吉雄
說明:
1.
花卉作物
組織培養是花卉作物種苗繁殖重要技術之一。由於
花卉種類眾多,歷年被研究人員選為研究標的的花卉作
物種類也相當多樣化,包括球根類作物之唐昌蒲、百
合、海芋、夜來香、彩葉芋;切花作物之玫瑰、洋吉
梗、非洲菊、火鶴花;觀葉植物類之白鶴芋、蔓綠絨、
合果芋、黛粉葉;盆花植物類之觀賞鳳梨、聖誕紅;蘭
花類植物之一葉蘭、根節蘭、文心蘭、拖鞋蘭、蝴蝶
蘭、虎頭蘭及報歲、素心等國蘭等。這些標的作物之組
培技術經由多年來研究學者之努力,其組培技術在實驗
室階段多已能完全掌控。商業量產技術方面則以火鶴
花、彩色海芋及蝴蝶蘭、文心蘭及部分觀葉植物較為成
功,其他作物所遭遇之量產技術瓶頸主要在於繁殖倍率
的穩定性不夠,植株變異程度無法完全掌控以及內生菌
污染問題尚待克服。
就技術開發面而言,國內投入在花卉組織培養技術
圖一歷年(1993 2004 年)受政府經費支持從事各類作物組
織培養技術開發之研究成果比重( 註:以計畫研究成果篇
數為計算標準。資料來源:政府研究資訊系統(GRB)資料
庫與農業科技研究及發展資料庫)
9
9
13
44
6 11
8
2005
第一期/農業生技產業季刊5
花卉、水果及蔬菜種苗
【技術】
之開發主要著重於無病毒健康種苗生產體系之建立,研
究重點則包括去病毒技術之開發與建立穩定的無變異組
培生產體系。早期的去病毒技術純粹利用莖頂培養配合
物理性高溫處理,近年來利用化學藥劑及病毒干擾素去
除植物病毒已有穩定的成效。就繁殖技術本身而言,雖
然經由組培再生植株的途徑有許多種,但多數的技術開
發仍針對不定芽之誘導為主。經由葉片或其他已分化組
織逆分化形成癒合組織後再分化成完整植株的繁殖途
徑,在理論上雖有較高的繁殖倍率,然而所分化之植株
產生變異的可能性相對較高,因此除了少數因芽體消毒
或繁殖困難的花卉作物如火鶴花外,一般很少應用於實
際商業生產上。蘭花類作物組織培養種苗生產方面,實
生苗之繁殖主要經由擬原球體或根莖階段而形成完整植
株,國內現階段產業所掌握之技術也以此為主。不定芽
繁殖方式因植株整齊度高,種苗品質亦較穩定,通常用
於分生苗之生產,但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無論在研發單
位或是產業業者間,技術差異極大,特別是拖鞋蘭部
分,分生苗生產之關鍵技術仍無法確實掌握。雖然部分
研究成果顯示拖鞋蘭及及部分國蘭可經由癒合組織的再
生系統或得分生種苗,然而其植株變異的比例尚待評
估。
2.
果樹類作物
在有關果樹類作物組織培養技術開發上,與香蕉有
關的組織培養研究成果(包括芽體增殖效率提升,配合
抗病育種之種苗繁殖等)居首位約佔61%,其次為木瓜
(14%)
、百香果(8%)與葡萄(7%)。其他作物包括雜交梨、
蓮霧、桃子與柑橘之組培研究所佔比例不到10%。整體
而言,組織培養技術在果樹類作物之應用基本上可分為
兩類,一為利用莖頂培養技術去除系統性病毒病害病,
進而利用不定芽之增殖生產無病毒種苗,此類技術應用
在香焦、葡萄與百香果已有具體成效。另一類則是配合
雜交育種計畫,利用胚培養技術克服雜種胚發育退化問
題或利用珠心組織的培養,誘導珠心胚的分化進而進行
營養系之繁殖。此外,組織培養過程自然產生的體細胞
變異特性也常被應用於抗病育種計畫中。例如,台灣香
蕉研究所以體細胞變異進行抗黃葉病的選種,已成功的
育成抗病品種。近年來基因轉殖技術已日趨成熟,國內
第一個通過農委會隔離田間試驗之基因轉殖作物即是抗
輪點毒素病木瓜。由於基因轉殖細胞必須經由組織培養
技術再生成為植株,因此相關的木瓜基因轉殖研究,以
及細胞再生及組培生產體系之建立上也有豐碩之成果。
3.
蔬菜作物
近十年來國內學研單位投入在蔬菜作物之組織培養
技術開發以健康種苗繁殖技術為主,目標作物則與國內
的三級繁殖制度有關的馬鈴薯、草莓與大蒜(青蒜)為
主,其中馬鈴薯與草莓的莖頂培養配合去病毒技術與大
量芽體培養技術已能充分掌握,青蒜與大蒜去病毒技術
之開發則仍未有具體成效。其他蔬菜作物之組培技術相
關的研發成果則多集中於花藥培養、花粉培養、細胞培
養及體胚誘導與莖頂培養技術,主要目的著系配合育種
工作(雙單倍體育種)與高品質種苗之生產。十字花科
蔬菜作物因常有自交不親合特性,組培無性繁殖技術也
常被應用在自交系之維持上,例如甘藍的花粉培養,茭
白、芋莖及西瓜等作物頂培養皆有不錯的成果。近年來
配合基因轉殖所開發的細胞再生系統在甘藍、番茄、甘
藷作物也已有成功的成果。
4.
藥用及保健植物
金線連組培繁殖技術是藥用及保健植物最成功的技
術開發例子,相關組培種苗產業及其衍伸之保健飲料在
1990
年代中後期曾風光一時。由於中草藥植物各有其藥
理作用,目標作物之選擇常與當時的流行有關,也常因
研究人員的認知不同而有所差異。目前被選為目標作物
的種類有石斛、柴胡、當歸、白芷、丹蔘、半夏、延胡
索、一點、八角蓮等,其中石斛的組織培養體系經由技
術移轉而已朝產業化方向邁進,其他藥用作物之研究成
果目前仍止於實驗室成果階段,成果無法進一步推廣至
產業,除了產品行銷問題外,藥用作物本身的產品定位
不清,也是一大問題。
5.
林木植物
以台灣紅豆杉之細胞培養紫杉醇二次代謝產物是組
織培養研究成果應用於林木類作物典型的例子。林業試
驗所近10年來投入大量的研發經費於紫杉醇之生產,所
掌握之關鍵生產技術並已開始進行技術移轉。其他林木
包括台灣油杉、胺樹、泡桐、銀杏、烏心石、相思樹、
檜木、牛樟山毛舉等樹種之組織培養技術之開發主要著
重於優良樹種之無性繁殖。部分樹種如台灣油杉,因杉
毬果所產之種子空粒比例高且其幼苗根系易腐爛而枯
死,繁殖不易,組織培養等無性繁殖方法來即成為培育
6
農業生技產業季刊/ 2005 第一期
花卉、水果及蔬菜種苗
【技術】
苗木之主要手段。
6.
農藝作物
農藝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雖然以種子繁殖為
主,然而在組織培養研究中經常被作為技術開發之主要
對象。國內學研單位經多年之努力,目前所掌握之相關
技術包括建立花藥培養單倍體植株與染色體倍加技術、
細胞及原生質培養及再生技術與未成熟胚之培養技術。
目前全世界以商品化基因轉植作物中,農藝作物佔了大
部分,前述有關細胞再生技術的掌握對於相關基因轉殖
作物品種之開發絕對有關鍵性之助益。值得一提的是,
國內過去在水稻作物相關組培研究已累積大量的研發成
果,水稻花藥培養也曾實際配合育種工作執行多年,相
關細胞培養及再生技術也已實際利用於基因轉植植物之
生產。
7.
組織培養自動化
組織培養本質上屬於勞力密集產業,培養技術之掌
握固然重要,相關生產自動化技術的掌握則決定其生產
效率。近5 年來國內組織培養自動化領域在生物機電研
究人力的投入下,開發了不少自動化機組,如自動洗瓶
機、培養基自動分注系統、培養室光電控制系統等,這
些機組設備多以實際推廣至產業上,對於組織培養產能
與效率的提升有相當大的影響。
二、生技種苗產業現況分析
雖然國內有關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開發涵蓋之作物種
類相當廣泛,但根據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針對國內組
培種苗產業的調查資料顯示,基於市場之需求與自有品
種之開發程度,台灣組培業者所經營之作物種類中花卉
作物佔了95%以上。果樹類中之香蕉組培苗生產數量與
產值雖大,但幾乎完全由台灣香蕉研究所供應,民間業
者並無參與。蔬菜類、林木類與農藝作物雖偶有業者生
產,但多為少量生產,不具產業規模。基因轉殖木瓜因
尚未能合法化則不列入統計。
以生產作物大類為分析指標時,蘭花類作物自1998
年起即成為為組織培養產業最主要目標作物,2002-2004
年間,所佔比例更高達85%左右(圖二),其餘15%則
分別為切花類作物、觀葉植物、球根花卉與特用(藥用)
作物,各單一作物所佔比例均低於5%。 蘭花類以外之
作物組培苗生產並未受國內業者重視,無自有品種,國
內市場需求有限,國際市場無法開拓應是主要原因。藥
用(特用)作物類方面,金線蓮在過去由於價格高,野
生植株數量少而人工栽培成功率低,在1998 2000
間曾是許多組培業者主要或重要之兼營作物。近年來由
於市場有供過於求之現象,其產品由原本用於傳統中藥
之用途,轉而成為保健飲料之原料之一。
深入分析蘭花類各作物種苗之生產情形,由於品種
優勢與相關種苗栽培設施規格化與生產技術之純熟,
2002-2004
年間蝴蝶蘭仍為內外銷之主力產品,佔總蘭花
類種苗生產量之42%(圖三)。其次依序為文心蘭(19
%)、拖鞋蘭、虎頭蘭與國蘭(約各佔8%)。文心蘭一
85
5
5
5
8
圖三2002-2004年間台灣地區組織培養業者經營蘭科作物之類

圖二2002-2004 年間台灣地區組織培養業者經營作物種類
7
7
8
19
8 8
1
42
2005
第一期/農業生技產業季刊7
花卉、水果及蔬菜種苗
【技術】
直被國內業者視為另一項極適合發展之花種,雖然近年
調查資料顯示所佔比例略有降低現象但總生產數量並未
有衰退趨勢,每年維持在1,500 萬苗左右。現階段文心
蘭種苗以供應切花為主,但實地訪查發現,盆花型文心
蘭種苗之需求量亦有增加趨勢,配合防檢局推動之健康
種苗驗證制度,其前景應仍大有可為。
其他蘭科作物如嘉德麗亞蘭、石斛蘭、拖鞋蘭、虎
頭蘭及國蘭所佔比例相當。值得一提的是,拖鞋蘭類種
苗並未納入1998年調查項目內,主要是該作物受到瀕臨
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所管制,而當時國內並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六美生技組培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