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原球茎液体悬浮培养的可行性以及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的影响.结果无论鲜重还是干重,铁皮石斛原球茎在液体培养基上均极显著好于固体培养基(P<0.001).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培养天数为30 d时,对于鲜重:67-V极显著好于B5(P<0.01),B5极显著好于1/2 MS(P<0.01),1/ 2 M S显著好于MS(P<0.05);对于干重:67-V与B5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B5极显著好于1/2 MS(P<0.01),1/ 2 M S极显著好于MS(P<0.01).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接种量影响最大,体积其次,互作最小,若不考虑互作,对于鲜重和干重,最佳处理为:接种量6.194 g/瓶+培养液体积150 mL/瓶或100 mL/瓶;对于干重,若考虑互作,接种量为6.194 g/瓶时,应选培养液体积150 mL/瓶或100 mL/瓶,接种量为3.102 g/瓶时,应选培养液体积150 mL/瓶或100 mL/瓶,接种量为1.693 g/瓶时,应选150 mL/瓶或50 mL/瓶.结论液体悬浮培养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的生长有利,获得了最佳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的最佳搭配方案,表明通过液体悬浮培养生产铁皮石斛原球茎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分别以霍山石斛成熟种子、茎段和愈伤组织为试管苗的初始材料进行继代培养,利用RAPD、ISSR以及DALP 3种分子标记方法对不同继代次数(1~4代)的霍山石斛试管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成熟种子和茎段为材料的继代培养,其试管苗后代在所检测的范围内未探查到变异,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以愈伤组织为材料的继代培养,其试管苗后代从第4代开始,部分引物带型发生变化,但变化甚微,仅是带型强弱的改变.以愈伤组织为材料的继代培养物种内存在一定的变异,但在4代以内仍可稳定遗传.3种继代方式比较之下,以成熟种子和茎段为材料的继代培养是更能稳定遗传的组培快繁方式.
目的 研究继代周期对霍山石斛试管苗长势及培养基成分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继代周期时间.方法 测定不同继代周期试管苗的株高、分蘖数、鲜质量、叶绿素量及培养基pH、含水量、含糖量的变化,并计算石斛试管苗生长所需的培养基和其他的成本.结果 继代周期为40 d,试管苗的株高比继代前增加了282.86%,分蘖数比继代前增加了3.5倍,试管苗的鲜质量最大,叶绿素的量趋于最大值;培养基的含水量、可溶性糖的量最低;pH<4.75,已不适合石斛试管苗的生长,石斛苗生长所需成本较低.结论 40 d为霍山石斛试管苗生长的最佳继代周期.
目的 研究继代周期对霍山石斛试管苗长势及培养基成分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继代周期时间.方法 测定不同继代周期试管苗的株高、分蘖数、鲜质量、叶绿素量及培养基pH、含水量、含糖量的变化,并计算石斛试管苗生长所需的培养基和其他的成本.结果 继代周期为40 d,试管苗的株高比继代前增加了282.86%,分蘖数比继代前增加了3.5倍,试管苗的鲜质量最大,叶绿素的量趋于最大值;培养基的含水量、可溶性糖的量最低;pH<4.75,已不适合石斛试管苗的生长,石斛苗生长所需成本较低.结论 40 d为霍山石斛试管苗生长的最佳继代周期.
文章考察了培养基、碳源、氮源及激素组合对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培养生长和多糖合成的影响.在MS、B5、N6、SH及各自1/2基本培养基中,SH最适原球茎生长,1/ 2M S最适多糖合成,继代培养30 d,原球茎增重3.73倍,多糖质量分数为2.78 mg/g.蔗糖、葡萄糖和果糖3种碳源中, 30 g /L蔗糖促进原球茎生长,明显优于其它体积质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提高碳源体积质量抑制原球茎生长促进多糖合成.NH+4与NO-3、NAA与BA或KT的体积质量与比例可以调节悬浮培养中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合成,低体积质量NH+4对生长有利,高体积质量的氮源及ρ(NAA)/ρ(BA)为1∶1时,多糖体积质量较高,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合成呈负相关关系,为优化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培养条件提供了依据.
以金钗石斛茎段诱导出健壮的原球茎为材料,研究培养基中不同激素组合及不同有机物质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以MS+ 2 m g/L6-BA+ 0.5 m g/LNAA的增殖效果最好,50 d后统计,其增殖倍数在6倍以上;在添加不同有机物质的研究中,发现10%椰汁有利于金钗石斛原球茎的增殖,而10%香蕉汁则有利于原球茎的分化.
选用珍稀濒危的霍山石斛为试验材料,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原球茎离体诱导和快速繁殖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N6+ 2.0 m g/L KT+ 0.1 m g/L NAA+2.0﹪蔗糖,原球茎诱导芽最佳培养基是N6+ 1.0 m g/L 6-BA+ 0.1 m g/L NAA+2.0﹪蔗糖,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 2M S+ 0.5 m g/L IBA+2.0﹪蔗糖.
霍山石斛(Dendrobidium huoshanness)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在组培过程中,其营养器官脱分化困难.本文研究了霍山石斛拟原球茎(PLBs)诱导的适宜条件,发现假鳞茎下段是诱导拟原球茎适宜的外植体,低浓度的NAA和CPPU的诱导效果较好,黑暗培养可缩短诱导时间,提高诱导率.
采用单因素浓度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Mg2+、Ca2+、Fe2+、Mn2+和Zn2+离子对液体培养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金属离子对类原球茎增殖影响的主次顺序为Fe2+>Mn2+>Mg2+>Ca2+>Zn2+,促进类原球茎增殖的优化组合为Mg2+1.5 mmol·L、Ca2+4.5 mmol·L-1、Fe2+ 0.1m mol·L-1、Mn2+0.5 mmol·L-1、Zn2+ 0.06m mol·L-1.经优化的液体培养基增殖的类原球茎能保持植株再生能力,平均每克类原球茎增殖后可再生植株1 985.2株,是相同时间内对照类原球茎再生植株数的4.2倍.
在10 L气升式反应器中进行了霍山石斛类原球茎悬浮培养. 研究了接种量、通气量、碳、磷等营养成分对霍山石斛类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合成的影响. 在接种量为100 g/L(鲜重)、通气量为0.5 L/min时, 30 g /L的蔗糖、2.5 mmol/L的磷酸盐有利于类原球茎生长,而0.312 mmol/L的磷酸盐有利于多糖积累. 根据霍山石斛类原球茎生长和多糖积累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两步培养方式,采用补料策略,确定了最佳补料时间. 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培养,生物量达46.7 g/L(干重),是一步培养的1.5倍,多糖产率达8.15 g/L,是一步培养的2.6倍.
===========================================================================
花惠兰的繁殖
作者用不同浓度的大量元素及NAA和BA的组合来研究大花惠兰的繁殖系数.试验结果表明:以2MS+BA 1.0m g/L照+NAA 0.2m g/L+糖20mg/L+琼脂7g/L为分生培养基,有利于提高大花惠兰的繁殖系数,以1/ 2M S+BA 0.3m g/L+NAA 0.7m g/L+糖30g/L+琼脂7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84.1%.
综述了国内在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添加物对大花蕙兰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原球茎继代的切割方式和褐化的防治,以及生根壮苗的方法等,并提出了大花蕙兰种苗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产业化体系构建的设想.
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法,采用五个处理,对大花蕙兰的原球茎增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1+BA 0.5m g·L-1+NAA 0.5m g·L-1对原球茎的增殖效果最好,仅加BA 2m g·L-1有利于原球茎的生长.在继代培养30d后转瓶可以更好地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采用茎尖诱导原球茎的方法对大花蕙兰"瀑布"进行初代组织培养,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最佳消毒方式是用0.1%的升汞处理10 min,对大花蕙兰的原球茎诱导和增殖及幼苗分化的作用极显著.
以大花蕙兰的茎尖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对原球茎增殖、分化和小苗诱导及壮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的原球茎诱导和增殖都可以用培养基1/ 2M S+ BA 1.0 m g/L + NAA 0.5 m g/L;2)适合大花蕙兰组织培养原球茎芽苗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1/ 2M S+BA 1.5 m g/L +NAA 0.5 m g/L;3)适合大花蕙兰壮苗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 1/ 2M S+NAA 0.1 m g/L +GA 1.0 m g/L的组合.
[目的]筛选适宜原球茎一步成苗的培养基,探讨原球茎试管苗的快繁移栽技术.[方法]以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um)幼嫩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激素,分别设计5种配方的原球茎诱导培养基和3种配方的原球茎一步成苗培养基,原球茎一步成苗的最适培养基.用农用链霉素稀释2 500~3 500倍对原球茎试管进行消毒后,栽入不同的基质,研究原球茎试管苗的移栽技术.[结果]大花惠兰在MS+6-BA 1.0 mg/L+NAA 0.1 mg/L配方培养基上诱导原球茎效果最好.试管苗的快繁以MS+6-BA 2.0mg/L+NAA 0.2mg/L的培养基为最适,21 d后原球茎大量增殖和分化,诱导出丛生芽并生根.在腐殖土中适当使用农用链霉素有利于练苗成功.[结论]该试验探究出原球茎从增殖,诱导分化到生根只用一种培养基,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但其生根率只有75﹪,需做进一步研究.
通过对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试验,筛选出B5+BA1.0+2,4-D2.0的组合对大花蕙兰花梗诱导类原球茎有明显作用.B5培养基较MS培养基更容易诱导花梗产生类原球茎.激素BA浓度在1.0~5.0 mg/L之间,2,4-D浓度在0.5~2.0 mg/L之间有利于诱导花梗产生类原球茎.筛选出MS+BA1.0+NAA0.5的组合对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增殖有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