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 引言 | 24. | 「穀殼育苗」化腐朽為神奇 |
2. | 台灣奇蹟 | 25. | 「南秧北調」育苗中心錦上添花 |
3. | 台灣農業機械化的奇蹟 | 26. | 農機工業同業公會之誕生 |
4. | 糊里糊塗學農機 | 27. | 水稻聯合收穫機械化之進展 |
5. | 刻苦寒酸的農機研修歷程 | 28. | 水稻聯合收穫機械化之引進 |
6. | 農業機械化前鋒─耕耘機 | 29. | 國產聯合收穫機曇花一現 |
7. | 農機工作人才的培育 | 30. | 華農牌聯合收穫機驟起驟落 |
8. | 風馳電掣的土產耕耘機工業 | 31. | 台企牌聯合收穫機與黃氏兄弟 |
9. | 台日合作耕耘機工業起死回生 | 32. | 大明牌聯合收穫機的掙扎 |
10. | 人才缺乏農機計畫面臨夭折危機 | 33. | 稻穀乾燥機械化的發展 |
11. | 大型曳引機下水田 | 34. | 「加速推廣稻穀乾燥機計畫」之執行 |
12. | 走的農業蛻變為坐的農業 | 35. | 稻穀乾燥中心與自動化 |
13. | 1970那一年 | 36. | 由絢爛趨於平淡的稻作機械化 |
14. | 「現階段農村建設鋼領」之提出始末 | 37. | 蔗園機械化的啟蒙 |
15. | 「加速農業機械化」方案拔得頭籌 | 38. | 農地搬運車異軍突起 |
16. | 經濟部農業機械化推行小組之設立 | 39. | 管理作業機械化的種種 |
17. | 「農機研發中心」基金募集經緯 | 40. | 旱田作物收穫機械化面面觀 |
18. | 李登輝政務委員之約 | 41. | 脫胎換骨的茶園與茶園機械化 |
19. | 農機研發中心之成立 | 42. | 蔬果園機械化與設施農業自動化 |
20. | 鄉鎮農業機械化推行中心之興衰 | 43. | 台灣農業機械化跨海擴散 |
21. | 為發明插秧機者塑立銅像 | 44. | 孜孜不倦的早期農機人群相 |
22. | 台灣推展插秧機械化始末 | 45. | 追記 |
23. | 水稻育苗中心的成功配套 |
1. 引言
民國 八十九(2000) 年5月20日,李登輝總統卸下十二年總統職務,而陳水扁總統上台,就職禮炮聲響下,新政府團隊將帶領台灣向二十一世紀衝刺。面臨時代大變遷,近年來國人幾乎被政治議題沖昏了頭,我們可否冷靜下來,暫時把「台灣的主張」或「台灣之子」擺在旁邊,來談一談國計民生等相關話題。年長者在自己專業範圍內必定有不少過去的經驗可供傳承並期許後生者。
我年屆七旬,從事台灣農業機械化工作四十多年,因工作環境與年輕同道們相處機會頗多,時常有人希望我把台灣早期的農業機械化進展事蹟留下來。不過如果要中規中矩編寫「台灣農業機械化發展史」則工程浩大,且政府有關單位已有部分編撰史料,故不宜貿然重覆,我就採用漫談方式把過去四十多年自己親身所聽、所說、所做、所接觸的人、事、物,由記憶中披露出來,供後人整理史實的部分參考資料吧。文中將記憶所及予以紀實,對某單位或某人如有記述偏差,則可能因年久而記憶不清,絕無歪意,尚祈原諒!如讀者閱讀後與事實有出入請來函匡正或補充則感激不盡。
彭 添 松 謹識於台北
2000年6 月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