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形態特徵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矮小,呈半平臥叢狀生長,根係為鬚根系,在土壤中分佈較淺。草莓的莖呈短縮狀,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地上短縮莖節間極短,節密集,其上密集輪生葉片,葉腋部位著生腋芽。地下短縮莖為多年生,?是貯存營養物質的器官,也可發育成不定根。匍匐莖是草莓的特殊地上莖,?是其營養繁殖器官,莖細,節間長,一般座果後期發生。?葉屬於基生三出複葉,呈螺旋狀排列,在當年生新莖上總葉柄部與新莖連接部分,有兩片托葉頂端膨大,圓錐形且肉質化。離生雄蕊20~35枚。雌蕊離生,呈螺旋狀排列在花托上,數目從60~600不等。?花序為二歧聚繖花序至多歧聚繖花序。果實為假果,主要是花托膨 大肉質化形成,瘦果以聚合果形式生於花托上。果實成熟時果肉紅色,粉紅色或白色。(2)生物學特性草莓根系在土壤溫度達到2℃ 時開始活動,在10℃ 時開始形成新根,根系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5~20℃ ,秋季溫度降低到7~8℃ 時生長減弱。春季氣溫達5℃ 時植株開始萌芽,莖葉開始生長。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較耐蔭。光照充足,植物生長旺盛,葉片顏色深,花芽發育好,能獲得較高的產量。相反光照不良,植株生長勢弱,葉柄及花序柄細。葉片色淺,花朵小,果實小,著色不良。草莓的根系分佈較淺,加上植株矮小,而葉片則較大,因此蒸發量大。在整個生長季節,葉片幾乎都在不斷地進行老葉死亡、新葉發生的過程,葉片更新頻繁。這些特點,決定了草莓對水分要求較高。但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開花期土壤的含水量應不低於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0%。果實膨大及成熟期土壤含水量應不低於80%,而秋季9、10月份,土壤持水量達60%即可,草莓不耐澇,要求土壤既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又要有良好的通氣條件。草莓對土壤適應性強,在各種土壤上都能生長。但由於是淺根性作物,要求肥沃、疏鬆、透水、通氣的中性、微酸性或微鹼性土壤。
二、栽培方法(Cultivation Methods)
在自然條件下,草莓用匍匐莖分株法繁殖,這種方法繁殖係數高,保持了母本的優良性狀。在繁殖圃設1m 寬行距,50~60cm株距定植,從5月到9月均可繁殖。圃內保證肥水供應,保持土壤濕潤、疏鬆,減少結果量。?匍匐莖發生後,將其向母株四周拉開,排列均勻,並在偶數節上壓土促髮根系,每條匍匐莖上可形成3~5個壯實的子幼苗,待莖苗長到3~ 4片葉時可以移出,作為定植苗用。移出時每株小苗靠母株一側的匍匐莖留2cm長剪斷,另一側齊根剪斷。起出的苗可進行假植,假植寬度以15× 15c m為宜,假植深度以根和葉柄分界線埋入土壤1cm為宜,假植後要做好管理工作。
三、草莓的脫毒苗培養(Culture of Disinfected Seedling )
1.熱處理脫毒
將草莓植株在40~41℃ 溫度下處理4~6週,然後取微莖尖培養。
2.微莖尖脫毒
(1)初代培養取草莓生長健壯的母株或匍匐莖上的頂芽,用自來水流水沖冼2~4h,然後剝去外層葉片,在無菌條件下,用0.5%次氯酸鈉溶液表面消毒5min,並不停地攪動促進藥液的滲透。在無菌條件和解剖顯微鏡下剝取莖尖分生組織,以帶有1個葉原基的莖尖為好。0.2mm的莖尖無病毒率可達到100%,但接種後的成活率下降,並延長培養時間。莖尖分離後,迅速 接入培養基MS+BA0.25+NAA0.25或White+IAA0.1中。培養條件為22~25℃ ,日照16~18h/d,光強3000Lx。經2~3個月的培養,可生長分化出芽叢,一般每簇芽叢含20~30個小芽為適。注意在低溫和短日照下,莖尖有可能進入休眠,所以較高的溫度和充足的光照時間必須保證。
(2)繼代培養把芽叢割成芽叢小塊,轉入MS培養基中,令其長大,以利分株,待苗長大到1~2cm時,可將芽叢小塊分成單株,再轉入前述的分化培養基中,又會重複上述過程,達到擴大繁殖的目的。
(3)生根培養在培養基中加入NAA 1m g/L或IBA 1m g/L,?使髮根整齊,由於草莓地下部分生長加快,髮根力較強,也可將具有兩片以上正常葉的新莖從試管中取出進行試管外生根。
(4)馴化用鑷子把草莓苗從試管瓶中取出,洗掉根系附帶的瓊脂培養基。?事先備好8× 8c m或6× 6c m的塑料營養缽,內裝等量的腐殖土和河砂。栽前壓實,澆透水,用竹籤在缽中央打一小孔,將試管苗插入其中,壓實苗基部周圍基質,栽後輕澆薄水,以利幼苗基部和基質密合。
栽後的試管苗要培養在濕度較大的空間內,?一般加設小拱棚保濕,並經常澆水,以增加棚內濕度,以見到塑料薄膜內表面分佈均勻的小水珠為宜。?約過7~10d後。當檢查有一定的根系生出,可逐漸降低濕度和土壤含水量,進入正常幼苗的生長發育管理階段。
留言列表